意大利修道院:理性与心灵的归宿
2018-11-30黄艳红
黄艳红
(作者介绍:黄艳红,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英国病人》是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著作,该书于1992年荣获布克奖。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在1996年将小说改编成的同名电影搬上大荧幕,并在当年斩获九项奥斯卡奖,创下了好莱坞的又一神话。
小说以广袤无垠的北非沙漠为背景,谱写了一曲浪漫的爱情童话。奥尔马希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似乎给狂乱的世界增添了一丝宁静。但在二战阴影笼罩下的外面世界无序而疯狂,人们逐渐丧失理性,心灵漂泊无依。在二战结束前夕,年轻的加拿大女护士汉娜自愿留下来照顾被严重烧伤的奥尔马希。奥尔马希因从着火的飞机上坠落而失去记忆。他们独自住在一个废弃的意大利修道院,后来又来了两个拜访者:一个是加拿大小偷卡拉瓦焦,另一个是锡克教工兵基普。他们四人带着各自的创伤在这个暂时的避难所逐渐找到理性和平静。
一.个体创伤:奥尔马希的精神困境
卡鲁斯认为大量的创伤会排斥所有的表征,因为普通的意识机制和记忆都被暂时性地破坏了,但它们却会以一种闪回、创伤性噩梦以及重复式的现象延迟性地再现。(Caruth,1995:4)
因为战争的无情和背叛,奥尔马希被当作德国间谍受到逮捕而错失救助凯瑟琳的机会,但他一直铭记自己的承诺——回到游泳者洞穴。他深知这个世界是无序的,战争已经摧毁了人们的信仰,原有的道德伦理体系已经分崩离析。随着沙漠探险的终结,凯瑟琳成为他生活中的唯一信仰。他不惜把地图交给德军以换得汽油回到凯瑟琳身边。1936年,奥尔马希在日记中写道:与和平时期的背叛相比,战争时期的背叛要纯粹的多。对他而言,凯瑟琳的死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被掏空,只剩下一缕青烟。哀大莫过于心死,他的灵魂已经和凯瑟琳一起死去,只剩下行尸走肉。飞机事故使他失去了姓名与记忆,但与凯瑟琳有关的点滴就像梦靥一样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记忆是会消失的,但心中的痛却无法消除。在病榻上,奥尔马希时常会被卷进浩瀚的北非沙漠。那像噩梦一样的伤痛总是闪回,折磨着奥尔马希的肉体和精神。
根据创伤理论,经历创伤的人遭遇恐惧、焦虑和压抑之苦后,往往会选择诉说以疏解痛苦。诉说创伤是获得心理疏解的重要渠道。诉说既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文字上的,即以书写的形式叙述创伤。(刘国清,2015:56)在汉娜为英国病人朗读希罗多德的《历史》的过程中,他的记忆逐渐恢复,这种断断续续的交流唤醒了奥尔马希心底的伤痛。但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也逐渐疏解了心理创伤,最终奥尔马希终于解开所有心结。那些夹杂在书本里的零星文字也给了他些许的安慰,毕竟这段铭刻在心的爱恋没有被遗忘。时隔多年,这段在当时并不被祝福的爱情终究得到旁人的同情和谅解。当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时,奥尔马希最终选择自杀,希望与自己的爱人在没有国界的天堂自由徜徉。年轻时的痴狂与自私也随着奥尔马希的死而归于泥土,心里的创伤也因最后与爱人的灵魂交融得以痊愈。
二.战争创伤:走出战争的阴霾
战争创伤在人类遭遇的各种创伤类型中是最难治愈的。遭受战争创伤的人往往会出现迷茫、恐惧、安全感的丧失、被梦魇折磨等。冷酷的战争夺走了汉娜的父亲、爱人以及还未出世的孩子,历经了太多的死亡、暴力与鲜血,她常常会在睡梦中歇斯底里地哀嚎。难以承受的悲伤已经使她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她把自己隔离起来,长年累月地不照镜子,也不与人交流。
而奥尔马希的出现唤起了汉娜对生活的希望。严重烧伤的奥尔马希像个圣人一样,他以朗读为由逐渐打开汉娜的心扉。汉娜也逐渐像个正常人一样尝试着与外界交流。创伤理论认为,治疗创伤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记忆、叙述和与他人交流。“治疗创伤是一个发声过程。”(LACAPRA,2001:189)因此,创伤受害者想要彻底摆脱和治愈创伤必须倾诉创伤经历,直面过去,接受现实和自我。奥尔马希之所以能够走近汉娜,是因为他填补了汉娜无法照顾临终的父亲的缺憾。而那间破败的修道院则成为汉娜为自己建立的安全城堡,她在那里安静地生活了几个月。汉娜向英国病人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并一度认为自己是个不祥之人。而基普的到来更使汉娜重新拥有少女般的笑容,他们二人的爱情理性而又纯粹。基普慢慢地缝合了汉娜心中的伤口,尽管他最后选择了离开,但汉娜已经学会独立而又坚强地活着,对未来充满希望。汉娜通过倾诉、与他人建立联系而逐渐走出战争的阴霾,爱治愈了她的伤痛。
《英国病人》中的卡拉瓦焦在战争中失去了亲友,也丧失了信仰,战争给他造成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他的大拇指被砍掉,而回忆过去就是不断揭开心灵的伤疤。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分析了“创伤的执著”现象,他指出有些创伤病人执著于创伤经验,以至于对现在和将来都不发生兴趣,而永远沉迷于回忆之中。(弗洛伊德,2009:217)卡拉瓦焦始终对过去耿耿于怀,向战争中的叛徒复仇成为他唯一活下去的理由。多年的战争使得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夜不能寐。他常常在夜间出去,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觉得安全。卡拉瓦焦像《红字》中的齐灵渥斯一样拷问着英国病人的灵魂,使他遭受着精神折磨以获得快感。战争已经使他的世界扭曲,他再也无法融入别人的世界。在实施复仇的过程中,卡拉瓦焦却也逐渐被英国病人的博学与睿智所折服。当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他对英国病人也充满敬意和谅解。卡拉瓦焦不再执着于过去的背叛与伤痛,他最终放弃了复仇而决心重新生活。
三.文化创伤:印度人不是白种人
基普在印度出生,在英国接受教育,二战爆发后又在意大利工作。他一直缺乏身份认同而处于边缘化,作为被殖民者,他一直相信能与殖民者达成和解。他不像哥哥那样仇视英国人,而是对宗主国充满崇拜与热爱。他在欧洲战场上出生入死,扫除暗雷。但他却从不愿轻易踏进那座只有白人的修道院,而是在旁边搭建了自己的帐篷。他只有在受到邀请后才进入房子里,短暂地拜访一下。尽管基普一直努力忘记自己的身份,积极融入白种人的文化世界,但被殖民的自卑感却从未消除。他习惯于独自欣赏教堂里的悲伤女神,而对庆祝英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无动于衷。这种文化隔阂一直压迫着基普的神经。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一书中写道:创伤的作用具有正反两个方面,其正面作用是复活创伤,努力回忆被遗忘的经验,或者说,是使它成为真实,使它在生活中再次重现;如果这种被遗忘的经验是一种早期的情感联系,它就会在另个人的类似联系中被复活过来。(弗洛伊德,1992:65)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事实彻底击垮了基普对宗主国的崇拜,他疯狂地冲进英国病人的房间,端着来福枪指着他的头。早期的文化创伤随着对亚洲国家的打击再次复活,基普原有的信仰不复存在。这个世界从来是不公正的,他们绝对不会在一个白种人的国家投放炸弹。基普无法再在这个只有白人的领地安心生活,他离开了修道院也放弃了与白人姑娘汉娜的爱情。也许只有逃离才能让自己的良心好过点。事隔多年,基普已经结婚生子,在和平年代里安稳度日。那时的伤痛如鲠在喉,但当一切回归平静的时候,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他内心的创伤已经被时间治愈。
正如多米尼克·拉卡普拉所言“一个人治愈了创伤,他就能分辨过去和现在,能记起那时候到底自己发生了什么,并清楚认识到自己生活于此时此地,享有美好未来。”(LACAPRA,2001:189)奥尔马希、汉娜、卡拉瓦焦和基普在经历了各自的创伤后,在修道院这个暂时的“诊疗所”相互慰藉,相互疗伤,最终找到各自的心灵归宿。战争意味着文明的死亡,但控诉战争的残暴并不是最终意图,通过与创伤历史和解,继续坚强地生活才是文学作品的主旨。
[1]Michael Ondaatje.The English Patient[M].Bloomsbury Publishing,1992
[2]Michelle Balaev.Trends in Literary Trauma Theory[J].Mosaic:An Interdisciplinary Critical Journal,Vol.41,No.2(June 2008),pp.149-166
[3]LACAPRA D.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4]Cathy.Caruth.ed.Trauma:Explorations in Memory [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9
[6]刘国清.创伤与自我疗伤:泰德.休斯的战争诗与挽歌 [J].国别文学研究,2015:55-61
[7]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M].李展开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2
[8]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