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应成为楼市终极目标

2018-11-29郭林涛

决策探索 2018年21期
关键词:买房楼市降温

郭林涛

又是一年“金九银十”。但对于楼市来说,今年传统的“金九银十” 逊色不少,成色似乎有些不足。网易房产近日针对“金九银十”的市场前景和购房意愿对近2000名网友展开的调查显示,有近7成网友表示不会在今年“金九银十”购房。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信心指数自7月开始一路下滑,10月相比8月又下降了2.3%。而万科、保利、恒大和万达等房地产“大佬”今年又纷纷更名,去掉了“房地产”三个字,似乎意味着房地产整个行业的转向,房企纷纷谋求转型,找寻新的发展途径,试水医疗、农业、教育、养老、特色小镇、长租公寓等多个领域,去地产化态势明显。同时,多地楼盘打折促销,“寒冬论”“拐点论”甚嚣尘上。房地产市场真的提前入冬了吗?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落幕了吗?近期的房地产市场话题不断。

的确,仅就郑州而言,9月商品住宅销售量比8月仅增加12.71%,远不及去年的增长率,而且销售均价还下降了1个百分点,因此确实算不上“金九”。就全国而言“金九银十”也都不再!9月全国楼市成色不足,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减少1%,一线城市成交处于低位,二三线城市涨幅也开始回落。即便是在堪称“消费黄金周”的国庆期间,多地楼市销售依然“凉凉”,一天成交几十套房子成为普遍现象。譬如北京,10月1日—7日的住宅签约套数均为个位数,总共仅为44套,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退烧”迹象,二手房价也同比下降2.2%,失色毫不意外。同时,因经济下行压力,在地产周期的下行期,不少开发商迫于环境压力而降价,多地房产市场由此还出现了“房闹”现象。

“金九银十”行情为何不再?房地产市场伴随秋风飒飒,逐步降温走向理性,这与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有关。本轮调控自2016年9月30日开始,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尤其是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其中就包括稳预期、稳投资,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控制房价上涨;8月11日住建部會议提出“三稳”,即稳预期、稳房价、稳地价。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各个地方又相继采取了很密集的措施,政策“打补丁”、市场“管秩序”。 新出台的调控政策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建立在分类指导、因城施策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一城一策”对症下药,精准调控,该降温的降温,该刺激的刺激,因城施策、因地制宜。调控首先从购买端入手,比如限购限售限贷;再从代理商中介环节进行调控打击违法交易;再就是提高房企拿地和融资门槛等。在各项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虽有回暖却尚未出现高温情况。“万人抢房”“摇号买房”“人造日光盘”现象已很少再见。

目前,在持续严厉的措施影响下,房地产调控已进入一个博弈平衡期,此时既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又要防止房价大幅下跌。现在可以说已明显感到楼市调控的威力正不断显现,尽管离公众预期还尚有距离,但只要调控不放松,不浅尝辄止,并且配套给力的跟进措施,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现象就会得到遏制。但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城市房价仍存在虚高,还有许多市民无力买房,买房贵买房难依然是大多数当代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可以说是从源头上抓住了楼市调控的根本和“牛鼻子”。房子,自此不再那么“一牛冲天”“牛气哄哄”。房地产行业或许真的有可能逐渐从“黄金时代”进入到“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房子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要求回归住房居住属性,是“住”而不是“炒”,房价便失去了非理性上涨的根基。这意味着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变,也预示着调控不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那就需要政府、企业和购房人等利益攸关方放弃幻想,做好稳房价的长远打算,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公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增添对楼市、对未来的信心。

总之,只涨不跌的楼市博傻时代已成过去,重申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还需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在楼市降温的大背景下,继续“稳字当头”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确保房价稳中有降的同时,让房地产市场真正走向理性。房地产市场的利益攸关方唯有全面落实房子是“住”而不是“炒”的定位,从共识变为行动,多措并举、动真碰硬,才能进一步强化“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应成为楼市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买房楼市降温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动物降温有妙招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孩子,我为什么不帮你买房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