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

2018-11-29袁飞

群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名城无锡文化产业

袁飞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并作出了“六个高质量”的发展部署,“文化建设高质量”是其中之一。2017年无锡经济迈入万亿“俱乐部”,推动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名城”是题中之义。

从历史和现实高度,理解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的时代要求

政策层面。党的十九大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战略部署,将文化繁荣兴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支撑。建设江南文化名城,推动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举措,也是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层面。无锡是吴文化、中国民族工商文化、中国乡镇企业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城市,无锡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上具备雄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设江南文化名城,推动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无锡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历史使命。

现实层面。随着无锡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站在新的平台上,建设江南文化名城,推动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打造无锡制造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双核”优势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惠民之举。

从时间和空间向度,发挥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的基础优势

全方位构建理论学习平台。党的十九大以来,无锡市各级党组织举办各类宣讲报告会近9000场,受众超过100万人次。“思想云”经验做法《“思想云”:微时代理论学习好帮手》,作为江苏省唯一典型经验入选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编写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近5年来,“梁溪大讲堂”共举办讲座80余场,多次荣获“江苏优秀讲坛”称号。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和主题社区等,建成无锡好人文化广场,做法经验在中宣部现场会作交流。全面深化城市塑德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5人、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1人。评出无锡好人632人,129人荣登江苏好人榜,7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100平方米,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906.7万册,建成省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18家。近5年投入76亿元进行文化事业建设,市(县)区、镇(街道)连续投入日常群众文化活动经费达2亿元。首创星级团队评定,三年来向1500余支群众特色文化团队给予小额资助。

文化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相关办法,三年来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122个项目发放奖励扶持资金1.16亿元。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功能布局和特色空间塑造,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5个、省级园区10个,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园区1个。国家广电总局和省政府连续两年在锡举办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签约基金总额达170~L元。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有序推进。清明桥、荡口古镇等相继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无锡被列为中国大运河重要节点,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14公里)、黄埠墩、西水墩成功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惠山祠堂群跻身《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极大丰富和激活了城市文化秉赋。这些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承,是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潜力、特色所在。

从价值和功能的维度,构筑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的五大高地

构筑文化价值高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努力建设与“强富美高”新无锡目标和“文化高质量”发展部署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动核心价值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构筑文化传播高地。实施新闻创优工程,深化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着力改进经济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水平。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抢占网上舆论阵地,实施网络文化建设工程,不断优化网络问政环境,打造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网评品牌。

构筑文明风尚高地。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道德建设载体和工作品牌,建好用好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切实建成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深化崇德乐善“一月一主题”公益活动、环太湖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大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等品牌活动,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建设。

构筑文化服务高地。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完善文艺创作引导扶持,启动影视剧、舞台剧“优秀剧本孵化计划”,建立体现无锡特色、全国视野的文艺创作题材库,着力打造一批文学、影视剧、舞台剧、纪录片精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准开展文化扶贫。

构筑文化产业高地。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升工程,完善园区(基地)、示范企业认定评选扶持机制,引导文化产业向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生产、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深化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做好“文化+城市”、“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以及文化与制造业、旅游业等方面融合发展的大文童。

从传统和现代的厚度,打造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的三个品牌

打造吴文化品牌。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吴文化历史遗存。加强对吴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研究,推动名人文化、东林文化、运河文化、祠堂文化、诗词书法绘画等深具无锡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加强非物质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加大全市非遗重点项目和重要传承活动资金扶持。

打造工商文化品牌。制定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建设管理好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一批纪念馆、陈列馆;开发利用好各类工业遗存。大力弘扬“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无锡工商文化精神,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为推进产业强市提供精神动力。突出“百年工商繁荣”的城市形象,利用好工商文化这—独特资源和城市名片,积极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打造影视文化品牌。优化影视文化发展环境,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奖励政策。成立影视文化基金,办好太湖影视投资峰会,加大文化投资基金和规模影视企业签约落户力度。加强与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合作,办好江南影视艺术学院,培养优秀影视文化人才。延伸影视文化产业链,成立无锡市外景拍摄联盟,打造国际剧本交易工场,建设影视资产交易平台,提升影视服务功能,形成功能更加完整的现代影视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冷超

猜你喜欢

文化名城无锡文化产业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鼎鼎大名“大名府”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