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安全隐患的预防与处理策略探讨

2018-11-29梁西淋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安全隐患跆拳道

摘 要:本文从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出发,对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因素做出探究,并对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处理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跆拳道练习者以警示,加强在教学与训练中的安全意识,尽可能提高跆拳道教学与训练的安全性。

关键词: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安全隐患;预防处理

一、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因素

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安全问题集中表现为运动伤害。探究造成运动伤害的安全隐患,应从教学训练中人的主观因素与外部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尽可能全方位地探究其成因。

1. 人为因素。教练是跆拳道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安排组织教学,指导进行训练的作用。专业素质不过关、欠缺经验的教练,可能会在安排组织教学与训练中,考虑不到每个学员的实际能力,造成学员身体负荷过重,容易产生运动伤害,造成安全隐患。教学与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练习者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是影响教学训练中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练习者不可能都有合格的身体素质,加之教练不能因人而异地展开教学与训练,就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2. 外部客观因素。造成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安全隐患的外部因素,主要集中在场馆的条件上。一些场馆设施老化,地面的弹性与摩擦力不足,无法对练习者提供良好的运动保护。在冬季开展教学训练时,因场馆内温度过低,造成练习者血管弹性不足,肌肉僵硬,身体灵活性发挥不佳,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安全隐患的预防

1. 合理安排组织教学训练。教练在教学与训练的安排组织上,必须因人而异、逐步递进地展开教学。其中性别、年龄、技能基础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应尽量确保针对不同个体,安排组织难度与负荷不同的教学训练,避免教学与训练超过个体的负荷承受能力,使练习者身体疲劳,引发安全隐患。在教学与训练开展之前,教练需要预先对可能产生运动伤害的因素做出说明,并指导练习者正确有效地进行规避,保证教学与训练的安全性。

2. 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开展跆拳道教学训练的必要环节,要真正将准备活动重视起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准备活动。跆拳道的准备活动以下肢与关节的活动为主,配合慢跑、踢击等动作,做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的程度。

3. 提高练习者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教育是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安全意识教育重点应放在护具的规范佩戴、制止处理打闹嬉戏行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通过对训练中产生运动伤害的反面案例的讲解,使练习者从心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加强对场馆设施的检查。场馆设施是跆拳道教学与训练的物质基础,在教学与训练的开展中,必须对场馆的地面、护具、器材等设施做充分检查,尤其是较为老旧的场馆,在设施上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更大。只有在保证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才能够展开教学与训练。

三、发生安全问题的处理策略

1. 擦傷。擦伤的处理根据伤口深度、大小与位置决定。一般伤口较小,发生在肢干部位的擦伤,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酒精消毒,最后涂抹碘伏或紫药水加快伤口风干愈合,这种擦伤一般不需要包扎,也不必就医处理。对于发生在关节等部位的擦伤,要认真地进行伤口清洗,使用酒精消毒,再涂抹抗生素或消炎药膏等,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伤口感染,给关节机能造成影响。

2. 拉伤扭伤。由于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跳跃、踢击等动作频繁,容易导致关节扭伤、肌肉韧带拉伤等情况发生。对于拉伤扭伤等情况,发生后应迅速将受伤处高置处理,防止受伤处血液过多造成肿胀,给受伤处带来更大的伤害,同时立刻采用冰块、凉水、湿毛巾等进行冷敷处理。

3.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出现后,教练应迅速指挥伤者向痉挛方向的反方向用力,同时提醒伤者注意力度,避免用力过度造成二次伤害。

参考文献:

[1]郝涛.跆拳道教学中的损伤调查与预防[J].大众科技,2010(11):159-160.

[2]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梁西淋(1977— ),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安全隐患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浅谈冶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