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欣赏课的思考
2018-11-29杨琳
摘 要:我国现阶段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改革的课程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和措施,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程;发展建议
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选修课程之一。许多高职院校将专业技术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相结合,最终实现了高职教学的基本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一、目前音乐欣赏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欣赏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教育模式和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该课程的理论性质较为突出,课时、教材、场地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1. 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高职院校一般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校在课程投入方面出于对经费的问题考虑,选用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师一般是从专业音乐院校毕业,通常只擅长乐器或声乐中的某一学科。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方面考虑,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很难满足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需求。部分学校还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差异巨大,队伍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2. 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音乐欣赏相结合。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课程选用的教材常常由自己编著。音乐欣赏课程教材选用从内容、编排方面來看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音乐课程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体制,没能很好地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相结合,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学习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欣赏课程的相关解决措施
1. 注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水平。首先要求音乐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欣赏课程不能把课程限制在演奏或乐器相关知识的层面上。教师应该注重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的角度入手,将音乐欣赏进行趣味化讲解。教师个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知识储备,对课堂讲解的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等做到良好的把控。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深度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具备一定的唱歌技巧和乐器的使用了解层面上,音乐作品中还包括歌舞剧等的欣赏,对部分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进行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在领域内的更好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应用的活动,如合唱、舞蹈、歌剧队伍建设等。音乐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堂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 高职院校非专业音乐欣赏课程的教材编制。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基本情况相结合,选用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音乐欣赏课程的特色教材,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学生的音乐素养需求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和实验,聘请有关教师和编辑,最终形成符合本校建设发展要求的教材或教案资料。
3. 建立完整的音乐欣赏课程的评价体制。高职院校要有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可以加大经费的投入,购入相关的音乐器材设备,建立专门的音乐活动教室或场地,保证音乐欣赏课程基础设施完善。教师要改进音乐课程的评价体制,将实践考核和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最终实现音乐欣赏课程的有效实施。
4.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工作建议。音乐教师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堂的参与感的调动。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较强,教师通过音乐作品播放适度地让学生参与,不能只是让学生进行听和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身份转变,让学生主动进行聆听和学习音乐并成为课程的主体部分,这样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将会提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互动最终实现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欣赏课程要通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发展并对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善,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谭嫄.素质教育理念下对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21(6):97-100.
作者简介:杨琳(1980— ),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