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浪游人小吕(九首)

2018-11-29柏桦

江南诗 2018年5期
关键词:黎明芬兰亲人

云,一丛丛白或黑宗教。总论之后

夕阳红云,让中国人只想到“离休”

但大多数时间,云,呈现佛教的蓝……

蓝空下,郑愁予递过来一件“衣钵”

“错误”之后,还会有什么来小城?

“我提过你的箱子,像怀沙的沉重”

云,年轻的其芳曾在万县山巅瞭望……

像急迫的波德莱尔偏起细细的颈子

那是他的学习时代,数如花的流云……

老年终究是不是个负担?逝而无回

云,近如人生,远如人亡,1964年春

庾信白居易的今生今世有龙恼龙嬉。

诗人与亲人

“如此多的雨水,如此多的生活,

如黑八月那肿胀的天空。”一天

清晨读到这句翻译诗时,我想到了

老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临死前

在圣卢西亚家里,边打瞌睡边写诗……

这时,某云南诗人说他耗尽了他的

青春和悲悯,他只会爱他的亲人。

这时,另一个成都女诗人突然觉得——

常常,人总有什么东西,不能直说,

是的,人其实最不喜欢的就是亲人;

常常,人又有什么东西,无法摆脱,

是的,人终其一生成为他人的亲人。

致浪游人小吕

那一天神秘得像创世的第一天。

——题记

真的只有我一个人才见过破晓?!

“这世间只诞生过一人,只死过一人。

说别的纯属统计数字,实在多余。”

哪种人最终成了诗人(放之四海皆准)

——童年期反父母的人。未必?!

丰子恺护生,周作人养身,我发现

我现在的发声已不是原来的发声;

留短发的东南亚男人脑壳如刺猬,

我发现在新西兰,他越真实越不像人。

五十四年一过,若五百四十年一过。

云太缥缈,水很实际,尼尔森星空

星星密集、命途高悬,我不敢评论

暗黑保护区,毛利战舞,手边Kiwi。

人,终于无知一生,归于大地与尘埃……

黎 明

黎明有时是铁灰的,

张爱玲钢盔令人入迷;

黎明有时是灰扑扑的,

满空不含铁,只有灰;

黎明有时又很像暮晚,

聚起一股不安的南方;

当然,这行诗最吓人:

“黎明是狼的爱情。”

哦黎明,叶芝愿意和

你一样无知,无耻……

哦黎明,纯粹而永恒

既无过去,也无未来——

此时初生的牛不怕虎,

孩子又怎么可能胆怯。

瞬 间(二)

我们短暂的生命是表现天意的瞬间。

——博尔赫斯

如一套节律,一套机械思维

一分钟有六十秒真实的瞬间

十分钟有六百次,以此类推

一亿分钟有多少次,开始乱

起来,或我们已失去了耐心

但回忆会帮助我们认清瞬间

某年某月某日下午四点零八分

三秒我握过临死者溫暖的手

人的一生每一瞬间都包含着

他所有的过去和所有的未来——

这是王尔德瞬间说出的真理

赖活的可怕程度胜得过好死?

他的新工作,也可说新任务

即一瞬一粒,清点那恒河沙数。

关于梣树我们知道些什么?有人说它

永不凋零,有人说它是未来的树木。

广告一条:“木材是一种极其复杂的

材料。我们只能着手于眼下的工事。”

记住UK!至少每间隔三行,我们必须

种梣树!是因为它的木质白里透红,

非常接近白种人的肤色吗?不,因为

它那非审美的但却万能的实际用途——

(可梣树怎么成了英国画家的宠儿?)

嗨,屠砧,鱼竿,拐杖,桌椅,梯子……

嗨,担架,伞柄,衣架,球杆,织机……

筛筐和船桨,甚至阿喀琉斯的长矛!

甚至爱尔兰梣木自行车,2000英镑!

甚至乔·迪马吉奥的球棒50万美元!

一个,十个,百个,千个,万个……

一棵梣树!它到底能派上多少个用场?

航海人戴上了小小十字架作为护身符

然后,试试看,我们来利尿,来通便

来防风湿,再来喝上一大杯梣树叶酒……

常言道每一寸梣树都会满足人的需要

对于我们现在的和即将到来的生活,

你对梣树的感觉还这么包罗万象吗?

遗憾梣树不能做棺材,让给榆木去做。

遗憾诗人不歌唱梣树,只歌唱橡树。

“人都会爱一个伤口”却不爱树的伤口

我们年复一年,就这样不停地劈下去,

“采山因买斧”,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是的,所有好男人劈梣树都有把好斧头

“马有风尘气”——庾信

“马闲无羁绊”——白居易

“马过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蒲宁

鲁云如马,见母如马

桃花颜色美如马

龙卵睾丸白如马

“一个庄稼汉在鸡蛋中找马”

那匹生了一只兔子的马?

在萧鱼,马口衔木,胖子迎客

抒情诗轻若马面细雨

死神一尊!坐在灰马上。

(小马耳通人性,

小马脾易喂养,

大马肺善飞奔,

大马心不惊跳……)

黎明的耕马呀,

跑得愈快,样子愈愤怒

“马何时睡觉,怎样睡觉?”

马每年杀一次人,怎样杀人?

人站马脖子下安全,

人站马屁股后危险。

但“做官就是荣誉,

就能骑在马上,

就能找到水源”。

从芬兰开始……

芬兰悬崖被巴拉丁斯基

歌唱后,写红笑的作家

安德列耶夫来到了芬兰。

“迷信也许是戴着假面

的智慧”普希金在芬兰

设想了如下死法?死在

决斗中,或死在流浪中,

或死在波涛中,或死在

附近的山谷里……谁说

芬蘭人在出生的那一刻,

他们的知识就已按需要

匹配到位了?可有人说

我们总是怕老胜过怕死。

你还在看什么呢?世上

会有一种物理使每个人

成为自己意志塑造的人;

我将看到我未来的回忆——

我身处童年却不说童年,

童年的风系上一条围巾,

那件芬兰小衣服的尸体……

那首她译的芬兰狂想曲:

“他只需坐着系好鞋带,

不必起身,将带金属尖

的绳索打结……”

日月逝矣

人名,无论多么好听,不知为何皆有

种不祥之感,那死去的孩子叫陆瓷轻

哀牢山好听么?云南!莫去问哀牢人

地名入诗,古有细柳营,今有猫背沱

莽汉,我说过,一天到晚提着个锤子

结实!一碗饭像一只拳头,打向肚子

好!晨在客店吃稀饭,晚在客店吃干饭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投店离店通吃

诗人简介:柏桦,1956年生于重庆。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出版诗集《望气的人》《往事》《为你消得万古愁》《秋变与春乐》《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等,英文诗集《风在说》。法语诗集《在清朝》;另有回忆录《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随笔集《蜡灯红》。

猜你喜欢

黎明芬兰亲人
黎明的沉思
黎明的沉思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念念不忘
亲人( 连载一)
黎明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