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问题导学彰显历史课堂魅力探研

2018-11-29刘京

成才之路 2018年3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刘京

摘 要:将问题导学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突破传统教学,激发学生興趣,让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不断深入,而且能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将知识、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培育结合在一起,提升整体素养。文章结合实际,阐述问题导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具体运用,以此探索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3-0033-01

“问题导学”是指借助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导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中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掌握,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新课——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快速融入到学习中,展开对新知的探究,提升学习效率。基于问题导学,教师可以创设历史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其穿越时空,回到历史节点,深刻体验其中的事件。例如,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考虑到内容难度较大,学生若不深入理解会很难把握,因此,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深入思考,把握其中的重点,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以此回顾历史,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其次,教师可以针对视频内容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一般不会草率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因为他们需要弄清楚事情始末,才能做出判断。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引导学生探究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教训,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可适当延伸,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探究整个世界的历史局势。这样,能让学生对这一事件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进而把握教材内容,完善认知。

这样的设计,能充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对重点问题的探究。同时,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借助问题有效吸引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的趣味,进而积极探究。

二、复习——问题启发,查漏补缺

历史学科理论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复习,就容易出现短板,影响之后的学习。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在新课学习之后,教师会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帮助学生复习,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答案,理清脉络。复习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知识体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具体实施时,教师会根据重难点创设相应的情境,并借助具体材料如图片、资料、人物等,将所有重要线索贯穿起来,以此形成知识链,一步步引导,让学生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教师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加强引导,让学生寻找答案。这一过程,能培养学生记忆、理解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领会其内涵,并且能正确、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例如,在复习“中华民国史”时,教师可结合实际,根据学情,设计以下的问题:1)回顾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2)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3)你从中获得哪些启发?4)你是如何评价孙中山的?以此启发学生,先让其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这样,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就能回到历史情境中,展开深入、有效的思考,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动向,及时引导,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高三——问题归纳,完善认知

问题导学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上经常被用于专题复习和历史阶段的复习,内容跨度较大。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会先呈现知识,之后进行引导,以促进知识的联结,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复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容时,教师会配备一些历史图片,然后展开提问:“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初步形成的?请结合史实说明。”这样,学生就能结合实际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为之后更深入的探究奠定基础。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会增加问题的难度:“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洲地区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以此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用的认知,充分运用已学展开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

这样的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思考中获得认知,加深理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时,教理由要灵活掌控难度,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其在思考过程中获得突破。

总之,问题导学模式的运用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利用问题导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不断深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落实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波.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5(06).

[2]张彩凤.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