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消费升级的若干思考

2018-11-29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晁钢令

上海商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额消费市场消费品

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晁钢令

今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9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了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这充分说明消费升级已成为我国当前市场变化中的趋势。那么,当前我们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具备了消费升级条件吗?

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900美元,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三万六千三百九十六元,这个数据是2000年的5.8倍,是2010年的1.9倍。国外的咨询机构也对中国的购买水平做了调查,比如美国的麦肯锡公司,在2012年所做的调查中显示,中国有超过50%的家庭年收入水平达到了九千到一万六千美元,约合6万至11万人民币,成为大众中产阶层,他们预计,家庭年收入在2020年能达到1.6万到3.4万美元,约合11万至23万元人民,从而成为中上阶层。中国已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收入水平已达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所以,我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具备了消费升级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讲,我国居民家庭也具备了消费升级的需求。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率已达到90%,甚至95%以上。比如,洗衣机拥有率2016年达到94%,电冰箱达到95%,彩电达到122%,空调达到了124%,移动电话达到了231%。可以说,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已趋于饱和,家庭汽车的拥有率现在已经超过35%。因此,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从追求基本消费品的配套完善转为追求更加便捷、舒适、体面的高品质的享受,消费升级的主观意愿已经形成,也就是说,已经不满足于有没有,而是能不能享受得更好、享受得更多。

在家庭基本设施已经完善,大额的刚性消费逐步减少之下,缺乏热点的消费市场也必然会日趋减退。我们现在的消费市场呈现疲软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有所下降。所以,消费升级也是启动内需,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主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对消费升级的问题如此关心,因为它是促进消我国费市场持续发展,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如何促进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会趋向于哪个方向呢?现在理论界和各个研究部门研究得比较多,大体归纳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他们提出要调整政策,形成良性机制,进一步推动住房、汽车的发展。

住房、汽车是我们本世纪以来,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主要热点,也是我们整个消费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但是我们对住房有限购政策;还有汽车,由于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我们对汽车消费也是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牌照拍卖等。所以,汽车和住房的消费增长受到了抑制,因此,有专家提出,要求能够积极调整政策,促使住房、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提出要创新产品,激发需求。认为新产品是拉动消费很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在实物消费方面,能够形成新的热点。还有一些专家提出,要把开发和引进相结合,从国外引进更多的高品质消费品,包括提出在关税方面能否考虑进一步下降,来挖掘中高端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把去国外的购买力拉回来。也有专家提出,我们现在服务消费是欠缺的,所以我们能不能通过启动服务消费来增加新的消费增长,包括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包括怎么去促进旅游、文化、娱乐等非物质的消费等等,这些都是学术界以及研究机构提出的建议和研究结论。

应当讲,这些观点都有它的道理,而且在我们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希望拉动我们整个消费市场的发展。我认为,这里面最应当关注的是我们居民家庭的大额刚性消费的升级,要把大额刚性消费的升级作为我们消费升级的一个主要突破口。为什么呢?大额刚性消费是指我们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甚至必不可缺的大件的耐用消费产品的消费,比如,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是每个家庭大额刚性消费,也是老百姓主要的消费目标。而到了本世纪初,住房、汽车以及信息产品又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消费目标,这些大额刚性消费对整个消费市场起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当前,我们这些大额刚性产品的整个消费热潮已经过去了,比如说住房、汽车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住房有限购,汽车要控制总量,所以我们有牌照的拍卖等,这就是使我们的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使我们现在的消费市场缺乏热点。

为什么大额刚性消费应当是整个市场推动的主要突破口呢?这是由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所决定的,我国居民长期所形成的消费观念,是把家庭大额刚性消费目标的实现和提升,作为主要消费追求,也就是说购买力中,相当一部分或者主要部分是用于实现大额刚性消费的目标。

有时候,为了要实现大额刚性消费目标,甚至会去抑制日常消费来形成对大额刚性消费购买力的积累,我们现在储蓄率为什么那么高,因为很多家庭想买房子和汽车,或者想实现其他大额刚性消费的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在大额刚性消费产品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性创新,并让这种创新产品成为我们中国广大居民家庭的主要追逐目标的时候,我们居民的购买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才可能对消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拉动作用。

从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看也是如此,只有当家庭大额刚性消费产品的购买形成热潮时,各项消费指标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曾有过两次大幅度的上升,而推动上升的就是家用电器的消费高潮。

2004年到2008年期间,我们也出现过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快速的上升,那个时期的上升也是由于住房、汽车包括一些信息产品出现了集中购买的热潮,整个消费市场的指标上升明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促使家庭大额刚性消费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才有可能真正对整个消费市场起到比较明显的拉动作用。

什么是家庭大额刚性消费品发展的方向呢?或者我们讲,什么是家庭大额刚性消费的升级版呢?我认为,家庭的智能化或家庭智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会成为我们家庭大额刚性消费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家庭智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现已初露端倪,我们在一些人工智能的展览会中,看到一些家庭的智能产品大量涌现,比如家庭的扫地机,家庭的教育机等等。但为什么这些家庭智能产品并没有形成消费热潮呢?我认为,目前家庭智能产品的开发,重点还没有对准我们现有家庭的刚性需求,由于没有对准这些刚性需求,比如我们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如何做好智能化的改造升级,如果没有做好的话,就很难对现有大额刚性消费品形成一种替代效应,消费者就不会把原来的东西扔掉,转过来买你的东西。

我们讲家庭智能产品的开发,重点要对现有家庭大额刚性消费品的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让他们形成替代效应。其次,我们也要瞄准一些家庭的潜在刚性需要,去拓展家庭智能产品的新领域,比如家庭的安保,家庭的节能,家庭的健康监测护理,包括各种车载智能产品和智能穿戴产品等等。只有家庭大额刚性消费真正由电器化开始转向智能化,我们家庭智能化的时代才能到来,而一旦我们由家庭的电器化时代进入到家庭的智能化时代,就会成为我国消费升级的一个主要标志。

关于服务消费的升级。对服务消费来讲,我国居民目前还不是一个升级的问题,因为我们服务消费满足度是不够的,甚至是短缺的,所以与其强调服务消费的升级,更应当强调服务消费的补缺和适合,比如在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家政领域,养老等服务领域,这些方面,目前存在较大程度资源短缺,在量上和质上都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在教育、医疗、家政、养老等领域使消费者有更高的满意度,我们把它称之为补缺,这个补缺一旦补上了或者部分补上,我们的消费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拉动。

另外,服务产品的提供应当针对各类市场的不同需求,不能一味地进行高端市场的开发和升级,有观点认为,服务消费的升级就是我们要去开发中高端的产品,比如,新闸路很多养老院,设施很豪华,功能和齐全,看上去是一种中高端的升级服务,但对大多数老人来讲,如果他走得动,玩得动,是不愿意去养老院的,所以,大多数老人更需要的是健康护理,更需要的是医务,对这些养老院来讲我们现在恰恰是最短缺的。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到,服务产品只有吻合了各类市场需求,才有可能对服务消费有比较大的拉动。

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对于高科技消费产品,呈现知识化消费的趋势,也就是说消费者要在消费中学习,在学习中消费。比如,现在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很多人对手机的很多功能并不会用,加上要在手机上操作下载APP,从过去用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到如今可以转帐,可以看病挂号,这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但如果不学习,你就不会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出现,那就要求消费者有一个学习过程。当然,我们的开发者和销售者也要有一个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在消费中学习和在学习中消费。智能化一定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常态,成为消费者乐于体验的一种消费模式。所以,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消费升级过程中间,创造良好的消费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来吸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消费真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大额消费市场消费品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银行大额存单的蝶变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大额存单“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