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018-11-29张颖
张 颖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儿童游乐园,北京 102600)
1 水果的种类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有机体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水还具有一种特殊魅力,它既可以是静止状态,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给人带来美感。现代园林中,水景按照水的来源及建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自然水景
自然水景是不经过任何人工雕琢,天然形成的水景。如位于我国贵州省境内,享有“中华第一瀑”美誉的黄果树大瀑布,便是天然之作。
1.2 人工水景
人工水景就是经过人工设计建造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视,园林中的人工水景也得到迅猛发展,如浙江杭州的音乐喷泉,湖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带给人们极大地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1.3 自然与人工相融合水景
它是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围绕其进行一系列的人工建造,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比如南京的夫子庙,就是以秦淮河为中心,建立了孔庙、学宫、贡院等三大建筑群体,形成了南京的一大标志性景区,引得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在这里,本文将园林水景进行分类说明的目的,即表明本文所指的园林水景主要是指人工水景及自然与人工相融合的水景。
2 水景的类型
2.1 水景的形态
2.1.1 静态水景
静水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常见于湖泊、水池、水塘中。静水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是借助河流、湖泊的开阔宽广 ,水中倒影掩映出天空及周围景物,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朦胧之感。目前在我国,静水的应用数不胜数,如杭州的西湖、四川九寨沟等,就是以静水而闻名于世。
2.1.2 动态水景
它着重强调水流的动感,如流动的溪流、瀑布、水帘、喷泉等。动态水景的流动规律是由动到静,动静交替,不断轮回。
2.2 水景的形式
水在自然界中有滞、流、落、喷4种基本存在方式,每种方式因存在环境的不同又分别产生丰富的表现,从而使水的景观千变万化,异彩纷呈。而在园林中通过对自然的再现或经艺术加工的再创造更使水景绚丽多姿,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2.2.1 静水
静水在园林中的体现因其汇集水面的大小、深浅以及所处位置、功能的不同可以表现为湖、池、塘等各种形式。安静、祥和是静水的显著特点,宽阔的水面能够映射出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景物,利用水池的深度和水池的表面色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丰富了景物层次,增大了立体空间,而且通过虚实对比,产生一种朦朦胧胧的虚幻美感,引发缥缈、神秘的联想,为单一平静的水面增添光彩。这种造景手法广为应用,并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精致的小水面则能把局部空间装点得更加妩媚动人,使人与自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视野开阔,烟波浩渺;再如人定湖公园,在喷泉型水池的底部,用五彩斑斓的鹅卵石装扮出美丽的图案,在碧波中时隐时现,形成千变万化的静水效果,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2.2.2 流水
流水在自然界中表现为带状的水面,既有宽窄、高低的不同,还有婉转曲折的变化,宽的河面或波涛汹涌,或静静蠕动,还有小溪,涓涓淙淙,清澈见底,充满活力和动感。这一切的艺术再现就成为园林中流水设计的追求。此外,由于流水的特点为动,动而有声。据说委内瑞拉有一条奇妙的河,它能“奏出”河水交响曲。我国位于居庸关中的“弹琴峡”,元代陈孚的“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形象描述了它的诱人风采。此后,对流水这种美妙情景的创造便成为流水设计的“点睛”之笔。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颐和园中谐趣园的“玉琴峡”便是师法造化的佳作。
2.2.3 落水
落水是指水从陡坎处滚落下跌时形成优美动人或奔腾咆哮的景观,在园林中即指瀑布、跌水等。瀑布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千姿百态,在园林中也有披落、帘落、分落、对落、连续落、丝落、离落、布落、线落、泪落等形式,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缠缠绵绵,有的狙犷、有的清秀。这就为创造不同的园林空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在园林中跃水的形式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环境中则多应用水幕。跌水所用的背景材料也日趋丰富,包括石材、玻璃、不锈钢等,根据环境需要加以选择以产生更为协调的质感和效果。在园林造景中,往往追求瀑身的变化,创造多姿多彩的水态,营造出一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好意境。
2.2.4 喷水
喷水又称喷泉。喷泉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理水手法之一,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声、光、电的应用和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喷泉的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音乐喷泉、灯光喷泉等是高科技在现代园林中的体现,如我国新疆的库尔勒旱式喷泉(夜景),还有北京的跑泉、廊坊的水幕电影,无一不是高科技成果的体现。绚丽的彩色喷泉、典雅的音乐喷泉、古朴的雕塑喷泉等形式之多内容之精彩、诱人自不必说,光是各种各样的喷头就已令人眼花缭乱。如环形喷头能使水流形成外实中空的环形水柱;旋转型喷头喷出的水花或欢快旋转或飘逸洒脱婀娜多姿;喷雾喷头,当旋转的水流由顶部小孔喷出时,进速散开,弥漫成雾状的水滴。每当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在太阳对水珠表面与人眼之间连成的夹角为40°36′~42°18′之间时,伴随着蒙蒙的雾珠,就会呈现出色彩缤纷的彩虹,辉映在湛蓝的晴空,景色十分魄丽。世界著名的天然喷泉是美国的洛基山脉禁猎区,海拔2000 m的高地上,景色十分壮观。另外我国西藏的羊八角、甘肃的宕昌泉,所喷出的水柱和蒸气,在青山和蓝天的映照下,景色也是异常壮观。总之,喷泉不仅是造景的一种手法,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振奋精神,陶冶情怀,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3 城市水景的应用原则
3.1 宜“活”不宜“死”原则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述:“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四环……”极为鲜明地描绘了水的显著特性——“活”。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生机,而可以流动的“活”水可以带给城市灵气与活力,就如同人体血脉一样,唯有水系相通,才能活水清流,万物复苏。可见,城市血脉的流动和更新是保证城市肌体健康的前提。
3.2 宜“弯”不宜“直”原则
水体的岸边,溪流的沿岸,讲究的就是一个“线”形艺术。河流的自然性、多样性是河流的本性,所以设置水体时,除了考虑因地制宜外,还要随弯就弯,尽量体现“九曲十八弯”的天然特色。此外,还可根据地形地势设置成蜿蜒形、蛇形、折线等加以变换,不但可以增加美感,同时也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繁衍,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3.3 “虚”“实”共享原则
园林水景讲究"知白守黑",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相间,景致万变。大一些的园林水景设置可以适当增加亭、廊、水榭、小岛等,不仅增加了水面的层次,同时又对湖面的空间进行了划分,避免了水体的"一览无余",使园林水景更引人入胜。
3.4 “山”“水”相间原则
传统的中国园林,山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系与山体相互组成有机整体,山的走势、水的脉络相互穿插、渗透、融汇,而不能是孤立的山,无源的水。
4 城市中水景的作用
4.1 衬托作用
平静的水面,可以向草坪铺装一样,做其他园林要素的陪衬。同时,还能映照出天空和周边景物的倒影,增大景物的立体空间。如果需要加强水面的反射功能,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①水面应布置在需要映衬的景物之前;②水体的深度和水表颜色决定倒影强度,水面越暗倒影越强,如果要使水色深沉,除增加深度外,还可把池壁和池底做成深蓝色;③保持水体清洁。总之,平静的水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基底衬托作用。
4.2 纽带作用
园林景观中,道路作为游览路线可以把各处景点统一起来,巧妙分布景点来引导游客。而由于水的相对统一性、连续性,同样也能起到串联景点,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连接画面的作用。例如:在北京颐和园中,从昆明湖的南湖岛起始,过十七孔桥经东堤北段回折经万寿山前山,再转南循两堤而结束于湖南端的乡绮桥,形成一个完整的螺旋形的“景点环带”,犹如一幅连续展开的山水画卷。又如杨州瘦西湖的带状园林长达十余公里,“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充分利用河道的转折和道桥的布置,形成长卷画面起承开合的韵律。这些水面区域之间似隔非隔、似连非连,各有周围,各自成景,形成了丰富的园林景观。
4.3 焦点作用
流动的水犹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极易引人注目,自然会成为某一区域的焦点,如我国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其激越的水流和声响如此之壮观,早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一大焦点。还有在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也是举世闻名,它每隔65 min喷1次水 ,水柱高达40~50 m,场景也是极为壮观。而在我国城市居民区,人们为了更便捷的观赏到园林水景,建造人工喷泉更为普遍一些,它主要是利用水压,使水自喷嘴喷向空中,达到一定高度后在回落到地面的过程。人工喷泉的喷水形式非常丰富,各种各样的喷泉或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此外,还可以用水的音响,光影创造出意想不到效果的游戏喷泉、音乐喷泉等等,常常使人耳目一新,也会成为布局某一地区的焦点。另外,水墙、水帘、壁泉也常常作为焦点水景来布置。
5 现代城市园林中水景的应用
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水景早已被广泛应用,而常常采用的是挖湖堆山的办法,即水与山石、建筑、植物共同成景。由于地形发生了变化,园中的水体除了可以扩大空间感,使景物生动活泼、产生柔和的倒影之外,还有许多平地上难以达到的效果。“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从诗中可以联想到一种远山近水、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优美意境。水与山石组成景观,可谓“依山傍水”,“山水相依”,两者相得益彰。如圆明园中的“山高水长”,“湖山在望”等景点都是以山水景色著称。由于人对水的亲合性及水面的镜面作用,堤、榭、桥、舫等建筑自不必说,就连许多亭、台、楼、阁等建筑也时常设在水边甚至水中。如圆明园中的“方壶胜境”建在临水北岸,正殿哕鸾殿,其前有汉白玉石座成山字形伸向水面,上建一榭五亭,整组建筑群玲珑剔透,与水中倒影上下掩映,宛若仙家琼楼玉宇的境界。此外,园林中水与植物相互映衬的美景更是数不胜数,无论是岸边垂柳柔枝低垂拂于水上,还是水中荷花含苞待放、蜻蜒点水、锦鳞游嬉,或是风动竹篁声如碎玉倾洒配合泉水叮咚,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6 水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园林水景是城市景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时间较短,但是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得更加迅猛,在这样一个时期,设计师们面对大量的城市园林水景项目标书和紧迫的时间要求,常常是疲于奔波而无力对园林水景做深入的思考,或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其设计有悖于城市水景的建设初衷,给城市水景的后续使用带来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6.1 避免盲目打造城市水景
我国幅员辽阔,往往两个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南北分配差异较大,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口占了全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据81%;而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却仅仅19%。可见我国北方水资源之匮乏,因此对于北方园林水景的配置,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环境、循环水过滤、中水处理等环节的应用,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切忌不加调研、不切实际的盲目建造,为日后的维护带来不便。
6.2 注意水景的经济实用性
打造园林水景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陶冶人们情操。因此必须重视人们的亲水性,不要把水景做成可望而不可及,要使人们能够参与其中,其乐融融。这就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居民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建造城市水景,避免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另外,水景建造之初还应将经济成本考虑进去,由于现如今人们对环境生活的要求较高,人造的水景不但要考虑当时的建造成本,还要考虑日后维护费用,而通常水景的日常维护费用都是很高的,所以必须加以重视,量力而行。
6.3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应用园林水景要注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生态水的应用要循环,植物种植要符合自然规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北京南郊近几年建成的湿地公园-三海子郊野公园。在水景建造中,其引入了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经过严格过滤、消毒处理的再生水,既节约了北京地下水资源,又使公园再现了绿水悠悠、碧波荡漾的景观,成为了缺水干旱的北京城的一个“大肾”。该公园还在水体内放养了各种鱼类等水生生物,还在不同水域栽种了香蒲、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吸引了大量野生动物来此栖息,形成了完备的生态圈,与位于北京北五环的奥匹公园遥相呼应,成为贯穿北京南北"龙脉"的一颗闪亮明珠。
7 结语
水作为重要造园元素,其晶莹剔透纯净超脱的外表以及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园林造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材料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为园林工作者,我们应当充分尊重自然,尊重资源,合理运用、合理配置园林水景观,使人们在得到充分精神享受的同时,珍惜地球的水资源,保持水景观的长效发展。同时对水景的作用、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努力在展现其艺术魅力的同时,激发人们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融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共兴共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所以,现代城市园林水景的建设也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多更新鲜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本文通过对水景的形态、类型、作用等的描述,对水景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园林建设中水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