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试基地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2018-11-29申轶男
申轶男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研究与发展部,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实现‘引领型发展’,关键任务是解放和激发科技潜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 中试基地建设背景和意义
1.1 中试基地建设背景
中试是专门针对原始技术或初创成果而言的,皆在为提升其技术成熟度、解决工艺适应性、完善生产流程,进行全方面的工业化放大试制,最终将科技成果完善为可以或接近实际生产的一个阶段。中试基地就是从事相关具体工作平台的总称,包括场地、设备、厂房、技术、人力、物力等综合条件,是一个组织管理都十分独立的平台。
中试基地的起源就是由于科技成果距离市场比较远,人们想到一个可以对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并可模拟接近实际生产工况来验证成果或技术的实验场所和条件。至此,中试基地应运而生。中试基地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经济市场转化应用。有数据表明,当科技成果经过中试验证后,转化成功率可达50%~80%,而未经过中试基地验证的科技成果,其转化成功率低于30%.目前,在发达国家,对于科技成果进行中试然后转化的情况较为普标;在我国,大部分科技成果并未进行中试试验或者放大,因此,中试基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 中试基地建议意义
中试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技成果通向工业产业的关键环节,为创新技术和创新产业的发展及壮大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平台。同时,中试基地作为新兴技术发展的前端,是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重要通道和桥梁,是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关键环节。在新兴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中试基地不断的应用孵化,进而促进高新技术和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新兴技术只有通过中试基地的孵化,才能足够成熟且具有持续的创新动力。此外,中试环节提供了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集结的大量资源,在不断试错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臻于完善,实现新兴技术集成和熟化,进而推进整个产业发展。中试基地在有效提升成果经济价值和技术成熟度、保证转化效率、降低转化风险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试基地建设对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中试基地发展现状及特点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成立各种中试基地,当时主要依托科研院所成立,科研院所下面均设立中试基地,形成科研—中试—转化一条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家逐渐支持中试基地建设,支持对象也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高校院所分别建立起了国家级或省市级的中试基地。企业中试基地大多是自身筹建,但由于资金量需求比较大,仅限于大中型企业。下面分别从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层面出发,说明我国中试基地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2.1 政府筹建的中试基地
政府建设的中试基地以行业发展为主导,投资规模大,硬件条件好,政策优势明显,建立某一特定领域企业集群产业园。国家政策搭台和引导,社会资源和产业资本唱戏,创新成果中试验证难的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目前,各部委、省市区县都投资建设了不同大小的众多中试基地。基于这些中试基地,相关单位人员可以联合对科技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深究、放大和实验,以期将科技成果顺利提升为工业产品或技术。这种国家根据需求筹建,需求方仅需要花费较少费用的平台可极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更好地衔接技术持有方和需求方。此外,国家筹建有利于行业共性技术的共同攻关和相关技术的集成,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向工业界疏导,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和进步,有利于构建我国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依托高校建设的中试基地
高校是我国科技成果最大的“集散地”,可以说我国绝大部分原创科技成果均出自高校,我国50%以上的专利均来自高校,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因此,依托大学科技园,一些高校建立起中试基地,试图将有潜力的高校优质科技成果通过中试基地的孵化提升,将科技成果培育成可以为企业运用的原型技术或商品,将科技成果与企业无缝衔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原创性技术源,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高校建设的中试基地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针对科技成果在项目上游着手进行技术全流程跟进。高校要保障科技成果可以在中试基地成功转出,需要引导企业和技术持有团队联合进行导向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中试基地可以真正让企业进入科研技术创新上游,给企业和专家吃下“定心丸”,使信息更加对称,以增强项目研发的可靠性、合理性、进化性,真正架起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间技术转移的桥梁。这样既解决了成果与企业匹配性问题,又消除了双方在信任度方面的壁垒。
2.3 依托科研院所建设的中试基地
科研院所开展中试基地建设偏向于实际应用研究,经过多年沉淀发展,科研院所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果转化之路,即通过成立子公司的形式将研发成果直接转成产品出售,同时,又拥有自己的中试基地和下属子公司,形成科研—中试—转化一条龙,且拥有事业单位申请政府课题的优势,保证运行经费充足。由于科研院所通常进行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所以其科技成果更加接近市场和应用,因此,其对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意愿更为强烈,这就是我国第一批中试基地均产生于科研院所的原因。因为科研院所工程化能力比较强,所以,其中试成果往往转化情况好于高校。
2.4 依托企业建设的中试基地
企业建设中试基地往往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的,尤其是对于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及自身发展的企业,当其具有足够的资金和规模,就可以通过中试基地提前把握创新技术或成果,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由于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要利用中试基地解决下一步产业化的中试放大过程和工程化技术开发环节。目前,由于中试在场地、设备、装置、人员等各方面都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大中型企业一般有能力承建,但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目前是无力承担的,并且中小企业技术需求方往往又不愿意在这个环节参与进来,怕承担中试失败的风险;而企业自建中试基地均较为封闭,主要是针对自己企业的基础及未来发展进行设计和运营的。因此,目前企业中试基地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国企。
3 中试环节存在问题
3.1 中试基地理论缺乏
对于如何开展中试研究、中试研究的运作规律以及开发环境等问题,学术界还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很少有专注论述发表,目前尚没有健全的政策性法规和制度保障,这使得建设主体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流动,如何在中试基地进行放大研究等方面的内容研究较为缺乏。
3.2 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项科技成果真正完成工业化生产或投放到市场,其所需的资金往往是实验室成果所需资金量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而中试阶段是其迈向市场化的关键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也相较实验室阶段有了大幅度增长。中试研究是连接成果与产业化生产的中间环节,因其具有资本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所以,很难有政府机构能够持续和专业地为中试基地提供系统性的支持;而商业机构由于其较强的逐利性和短期性,很难长期跟踪支持某一项目。因此,很多优质科技成果在中试阶段就陷入了创新的“死亡之谷”。
3.3 科研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
科研成果持有单位未能建立通畅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通常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成果的管理单位,掌握着科研人员的最近研究成果,集成果申报、认定、推介、转化、合同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各种职能为一体。由于这个部门属于传统的事业单位职能部门,并非市场化机构,所以,很难从各方面调动起大家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很难发挥大家的能力。高校科技产业部门作为市场化的经营单位,是中试孵化科技成果的重要部门,但由于其与学校本身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成果来源不畅,再加上国有资产管理等问题,导致其职能定位也不清晰。
3.4 信息对接不畅通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信息不通畅的主要表现是:校企沟通不通畅、科技创新到应用创新不通畅、技术转移经纪人信息沟通不通畅等。以传统的企业需求发布会、展会等会议形式开展的成果对接效率低、费用高,高校人员应地方邀请,去现场作秀开展成果转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实际合作项目了了。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会议中展示的成果需求不真实、不完善,校企沟通不畅。高校科研人员看重科研不看重市场的传统学术意识,实验室成果申请各种“863”“973”等项目后,以论文、专利形式结题。科研人员通常不考虑其研发的成果在市场上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导致其项目产生的成果看似“高大上”,实则“先天不足”,很难符合市场预期或者市场需求,造成这类成果中试难度较大。不同单位、不同学科技术经纪人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成果信息、企业需求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信息时效性差。
3.5 人才体系不完善
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而中试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了解相关市场的专业人员。对于中试基地的工作人员,更是要求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能够适应工程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对成果进行有效放大和提升。但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对于这类人员的培训系统和培养手段,往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中试孵化的人员不具备相关的复合知识和能力,或者往往仅掌握一部分技能和支持,很难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化的成熟成果或技术。
3.6 中试主体间信任体系脆弱
在中试过程中,中试基地、成果持有人、企业间对技术应用价值的认知,以及主体间人员交流过程中的精神碰撞等多种因素,影响着不同主体的相互认知,进而产生不同主体在中试过程中的信任冲突。比如,在具体合作过程中,成果持有人、成果需求方和中试方三方对于风险、投资和利益的分配很难达成共识,科研机构往往只考虑能否将成果完成,企业往往考虑尽量得到最大收益,而中试基地通常要斡旋与企业和成果持有人之间,为双方起到担保作用,但中试基地一方又担心项目接近成熟后无法收取应得的收益或者服务费用,而且很难把握技术企业是否可以适用,对于成果持有方和技术需求方单独进一步合作并无约定机制。
4 政策建议
4.1 加强中试基地理论研究
中试基地作为保障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关键平台,是联系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的重要纽带,对科技成果转化链甚至实现自主创新型社会都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被国外广泛认可和实施的产品试验模式,中试基地可以起到很好的技术催熟作用。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背景下,重视中试基地的发展方式,研究中试基地的发展规律成为当务之急。
4.2 拓展中试基地物理空间
高校多数实验室成果是通过实验空间研制而成的,尺度和规模通常很小。但当一项成果要面向工业化的时候,它所需要的可能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设备、平台和条件。因此,高校的实验空间就很难满足其中试需求。因此,中试基地是科技成果从学术走向实际的必要中间环节。在科技投入中,学校用于中试的场地极其有限,构成了成果转化的瓶颈,所以,政府应积极协助拓展中试基地物理空间,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空间保障。
4.3 明确中试基地经营方向和内容
国家要下大力气对现有和筹建的中试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和方向指引,要明确中试基地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中试基地建设要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和流程,其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要满足创新性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建设和保障能力,其中包括将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为新产品新技术进行配套工业方案设计、可靠性放大实验和管件工业环节实验能力;质量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能力。这样可以明确示范线的种类、设备投入、中试范围、产出比,从而对其实行监督和考核,考核合格者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对于已将建设的中试基地开展完善建设和资源整合,使得中试基地可以覆盖制造业,同时,打造高端制造业研发中试集成产业链,形成成果辐射效应。
4.4 引导中试基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设定中试基地运行机制,采用企业法人运行制度,建立明确清晰的产权归属关系,开展有偿中试和服务,这样既有利于金融资本在平台聚集,又能提供资金、管理、人才方面的支持。同时,利于中试基地的经营决策是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方式以市场规律为原则。
4.5 建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中试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角色和地位最为特殊,且是科技成果转化最需要支持的阶段。因此,需要探索符合基于中试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路径。在中试前中后期,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投入风险与收益特征的不同进行精准支持和差异化金融服务,以吸引各方资本,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质量,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4.6 引导高校构建产业为主体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将成果转移转化纳入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考评体系,提高科技成果持有人将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引导高校梳理科研与产业的关系,疏通“科研、产业”的管理和孵化职能,彻底解决“科研无暇孵化,产业无种子孵化”的尴尬局面。
4.7 建立中试基地和技术经纪人联盟
为了实现企业需求和科技成果的信息沟通,组织科技成果联合攻关,政府牵头建立中试基地和技术经纪人联盟,定期以会议或者论坛的形式组织企业、中试基地、经纪人参加,以实现信息互通。
4.8 完善成果转化人才服务体系
中试基地需要有一些既懂得专业知识,又了解市场需求的专业人员从众多的科研成果中选择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因此,需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尤其是从事中试放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毅.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新动力 加快推进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J].广东科技,2017(12):12-13.
[2]刘波,杨芮,李科.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风险源研究——基于西北地区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75-87.
[3]张翠.金融要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7.
[4]李元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刘波,杨芮,李娜.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模式、问题及对策[G]//第十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5.
[6]陈兴禹,黄瑛,刘俊友.浅谈技术转移与中试产业化[J].中国高校科技,2014(3):72-73.
[7]王帅帅.我国中试基地的发展建言[J].科技导报,2012(15):11.
[8]邱超凡.基于中试资源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战略[J].中国发展观察,2015(9):54-55.
[9]方奕华,刘波,彭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50-58.
[10]常静,王苗苗.成果转化中试环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解释结构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7(19):194-200.
[11]申轶男,张超,朱国峰,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办法[J].中国高校科技,2016(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