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结合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9高正松安徽庐江第四中学
高正松 (安徽庐江第四中学)
文学作品可以将特定的历史背景反映出来,是学生用来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初中历史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将文史结合法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构建高效化、生动化的历史课堂。
一、通过文学作品对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丰富
很多的文学作品都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某些历史背景,尤其是一些古代诗词,虽然言简意赅,但是却将当时的历史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初中历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将这些古代诗词作品充分利用起来,对其中蕴含的历史背景知识进行深入挖掘,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历史背景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唐的盛衰”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有效感知盛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忆昔》这首为杜甫所作的古诗展现出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通过这首古诗,学生对唐朝时候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也有了具体的了解,通过诗中描述的画面可以直观地感受“开元盛世”时候的历史发展状况。
二、通过文学作品对历史本质进行触摸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学会将文学作品穿插到历史事件讲解之中,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相关的文学作品将当时的社会本质充分反映出来,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在讲解“中国时局和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历史教师可以将《药》这篇为鲁迅所写的小说引入到课堂上。这是一篇写实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辛亥革命。在故事叙述过程中,鲁迅使用了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一暗一明,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革命没有深入到普通民众之中,缺少扎实的群众基础。通过这篇写实小说,学生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而且这个阶段的历史学习更形象、更具体,学生的记忆也更深刻。
三、通过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形象进行活化
文学作品通常带有作者的一些主观色彩,经过艺术加工,使用形象的、直观的、具体的方式将历史反映并展现出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积极运用文学作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在历史情境中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进行活化,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等思想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整体素质。
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感受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历史教师可以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为苏轼所作的诗词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这首意境辽阔、气势磅礴的词感受到赤壁之战的激烈以及周瑜的英姿飒爽。在分析完文学作品之后,历史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教材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这场战役中的历史人物、具体情况以及战役对当时历史发展的意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文史不分家,文学和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初中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点,通过文学作品对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丰富、对历史本质进行触摸、对历史人物形象进行活化,让学生对历史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历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文史结合法,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