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工业化时期工业4.0对广东省制造业的影响

2018-11-29陈志聪曾基业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0期
关键词:广东制造业工业

陈志聪,曾基业



后工业化时期工业4.0对广东省制造业的影响

陈志聪,曾基业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0070)

在德国提出工业4.0的背景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推动全省制造业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工业4.0;广东制造业;个性化定制;高层次人才

1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目前,广东省制造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点状出现工业4.0阶段特征,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品牌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工业4.0的出现,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必须化挑战为机遇,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1.1 处于工业化中期,进入爬坡的关键阶段

现阶段的广东制造业面临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受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面临着低成本的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制造业发展进入了爬坡的关键时期。由于制造业较长时间处于全球价值分工的低端,价值实现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技术水平较低的生产加工环节,较少涉及产品设计、高端制造、品牌经营等高附加值的环节。制造业升级也包括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低端延伸,从制造过程衍生出研发、设计、营销、售后等其他的环节,帮助制造业提高竞争力。所以想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创新仍是重中之重。

1.2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纵观广东全省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地区分布中,深圳、佛山、广州、东莞、惠州排名前五,佛山虽排名第二但产值仅为深圳的1/2.除深圳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供给不足,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这与过去制造业平推式发展、缺乏高度和深度、科技创新没有向产业下游转移有关。中小制造业企业往往因追逐利润,进行以削减成本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一旦遭遇经济下行,企业压力便骤然升高。提高制造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技术研发与供给乃当务之急。

1.3 劳动力成本增加,高层次人才缺乏

未来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将会是中国,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的“2050世界人口预测”一文中指出,就人口平均年龄而言,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2040年超过欧洲,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时代恐将画上句号。同时,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工厂工人的工资连年大幅上涨,受此影响,一些工厂向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中国以外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分流。高层次人才、资源相对较为缺乏,所以未来的广东制造业必须改变以传统人力成本为优势的制造业思维。在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上升时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制造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2 工业4.0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工业4.0带来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工业4.0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为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便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也需在市场调节的同时通过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科技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发展效率。

2.1 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小微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2025》充分认识到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专项资金、发展基金、融资体系、征信体系、建设创业基地、科研资源共享和综合服务体系等7个方面对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扶持。用意在于采取措施激发中小微企业的活力,释放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工业4.0时代的商业模式强调为购买商品的用户提供服务,中小企业的新附加值在于服务型制造。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且通常是小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提供定制化服务,从中获益。因为拥有数量庞大员工的企业基本不涉及这一领域,恰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2.2 商业模式带来转变

2.2.1 个性化定制成为常态

在工业4.0的智能工厂中,可以开展定制自动化生产,消费者站在了“制造”的起点位置上。制造工厂根据消费者个性化要求,运用人工智能、信息物理系统等技术,进行个性化生产制造。互联网消费的推进,使得工厂零部件的采购和产品的出厂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动化处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小规模定制化生产将成为主流。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将个性化生产发挥到极致,进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生产厂商的竞争力。

2.2.2 提高后市场服务附加值

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从事零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元器件生产,其产品和服务仍处于附加值中低端环节,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主要扮演加工、组装为主的角色。今后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与现代服务业、信息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地方产品优势,打造原创品牌,对标国际化标准,向附加值高端环节靠拢。糅合我省工业4.0的“硬”制造和国外工业互联网的“软”服务,实现制造、通信、大数据的集合,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将市场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

2.3 管理模式带来改变

2.3.1 颠覆传统生产流程

传统工业遵循“先生产,后消费”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流程,导致生产周期长、原材料利用率不足、产品大量积压等一系列问题。工业4.0时代,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将被适当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所取代,形成“先定制,后生产,后消费”的新模式。

2.3.2 搭建“互联网+智能化”平台

工业4.0时代企业通过搭建“互联网+智能化”平台,借助网络等虚拟化手段将企业资源形态与组织形态集成到运作平台上。生厂商通过平台利用分散在社会各地的闲置设备进行生产,实现跨地域式生产和可视化智能配送。面向客户群体,为产品设计、配置、订购、规划等个性化环节提供使用渠道。

2.3.3 构建智能化工厂

随着新型传感器、机器学习工具和检测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工厂设备不仅能够立即自主纠正错误,生产过程也能实时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追求。作为“互联网+智能化”平台的基础设备支撑,智能化工厂糅合了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协作机器人和Li-Fi等前沿技术,是制造模式的一场变革。

2.3.4 实现开放式创新

传统制造型企业由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化的产品设计和研发,随着创新工厂、孵化器、制造设备实验室的兴起,人人可以成为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来源。传统制造企业可以解开束缚,实现“开放式创新”。

2.3.5 人的角色转变

随着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智能生产工艺的普遍采用,生产对人员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会发生质的变化。人在生产制造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工业4.0将需要知识型高素质技术型员工。

3 对策与建议

3.1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制造业当前的发展态势和瓶颈,研制出合理的政策和实施方案,基本建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提升对全球高端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改进发展方式,强劲发展动力。在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发展。传承改革开放的精神,大胆探索,率先破题,把广东建设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

3.2 以高科技产业为依托,加大创新

结合广东制造业的特色,以高科技产业为依托,加大创新,提高产品原创性和质量。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遇,以大湾区为平台参与全球竞争,由珠三角核心区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标国际标准水平。以智能工厂、机器人应用为重点,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

3.3 以智能制造为主,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针对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供给不足,需加强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等领域的薄弱环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紧扣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依托创新型标杆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水平大学,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控制。聚焦工业互联网、高端智能装备领域,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并打造“广东创造+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模式,努力建成多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3.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专利和产业产品标准体系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为市场准入和首创首用创造条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强化优质优价,优胜劣汰,强化质量技术标准门槛准入,倒逼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加快专利和产业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打造国家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技术、专利、标准的协同。

3.5 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

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着力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卡脖子”问题。以国际化视野建立完善制造业领域引人、用人和育人机制,聚集、培养一批掌握世界尖端技术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解决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链从低端走向高端、价值链往创新方向延伸等“卡脖子”问题。

[1]刘靖巧.优化产业链增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以广东为例[J].新经济,2018(5):56-59.

[2]张娟娟.广东省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潜力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6):221-222.

[3]梁志鸣.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18(6):25,29.

[4]夏新燕.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多角度分析及策略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1):65-69.

[5]连晓鹏.“广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专题⑤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广东制造业大发展[J].广东经济,2018(2):34-37.

[6]孟涛,周小柯.工业4.0时代生产新模式及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17(8):36-38.

[7]李妍.全球“工业4.0”最新进展及其对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J].广东科技,2017,26(3):31-35.

[8]高歌.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启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6(1).

[9]李剑川.德国工业4.0对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J].广东科技,2015,24(14):4-5.

2095-6835(2018)20-0096-02

F424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0.096

陈志聪(1982—),男,研究实习员,学士,研究方向为科技项目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咨询服务。曾基业(1992—),男,研究实习员,学士,研究方向为科技项目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咨询服务。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广东制造业工业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广东舆情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