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营商企业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方案研究

2018-11-29张瑜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使用者架构管控

张瑜



运营商企业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方案研究

张瑜

(中移铁通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电信行业的转型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电信技术基础服务商进行转变,新业务规划重点在工程、网维、市场代维方面,原有的业务支撑系统也无法继续发挥其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整合、规划,建立了一套企业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服务于企业主营业务转型,致力于构建生态开放、架构敏捷、体验极致、运营智慧、管控高效的IT能力,助力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数字化服务的引领者、数字化生态的开创者和数字化社会的建设者。

经济管理;移动数据;数字化服务;云化系统

随着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转型拓展,新时期业务规划将电信全业务代理运营、网络维护、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其中,代理业务包含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固网语音业务、固网数据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业务、固网增值业务、移动基础语音业务、移动补充业务、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网络维护业务包含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以及家客、集客装维的维护管理业务;工程建设业务包含拥有专业的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人才队伍,提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为了更好地支撑转型期业务的发展,研究建立一套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势在必行。

1 研究目标及技术实现思路

1.1 系统研究目标

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必须在满足转型后的代理业务、网络维护业务、工程建设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在既有业务仍在运营时期,拥有延续对传统固话业务的支撑能力。系统架构转型与提升的目标驱动力还来自于IT技术发展的拉动,借鉴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发展,确定架构的发展方向;依托事件驱动、流处理、数据分布部署、服务管控等技术,推动新架构所需的关键技术能力落地。

1.2 系统总体特征

结合业务发展趋势,业务支撑系统需要成为“连接数字化服务的纽带”,并且实现“从内部IT系统转型为开放的移动互联网节点”的目标。鉴于此,业务支撑系统应具备“能力开放、极致体验、架构敏捷、智能考评、统一管控”的5项特征。

1.2.1 能力开放

提升IT能力,全面支持自有管理与合作管理。系统需要提供自有能力的对外开放,在满足自有业务人员使用的情况下,开放给合作伙伴使用,使合作伙伴可以在一个标准下,协助企业发展业务和管理。

1.2.2 极致体验

实现全触点实时的个性化、社交化客户交互与体验。系统需要为使用者提供极致体验,才能为业务提供更完美的支撑。提供各触点渠道一致的服务能力,并结合渠道自身特点,确保使用者在各服务触点之间的无缝体验;通过合作与创新,为使用者构建移动数字化工作圈,增强使用者的操作黏性。同时,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差异化、人性化的操作流程,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通过提升与使用者交互和响应的实时性,实现实时处理、实时流转、实时考核、实时服务、实时反馈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知。

1.2.3 架构敏捷

构建敏捷、高效的云化系统架构。系统需要构建敏捷、高效的系统架构,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业务灵活性、部署灵活性等方面的需要:满足短时高并发访问与处理的要求;满足架构的开放性、标准化与良好的可集成能力要求,支持系统快速、低成本、平稳地升级、变更或扩容;满足业务功能迅捷发布、业务承载能力平滑提升的要求。

系统应采用高性能、可扩展、高可靠的云化系统,通过动态增加或减少节点应对不断变化的负载请求,支持可预测的性能扩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与灵活调整。

1.2.4 智能考评

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行为洞察和智能管道策略。智能考评是对使用者的深入洞察,以支持业务运营的精准化、个性化需求。智能考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支撑系统的必备能力要求。综合业务支撑系统应具有集成大数据的能力,为使用者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使用者使用行为、动作以及访问内容、位置等相关信息的分析,实时洞察使用者业务趋向的变化;根据使用者的个性需要,实时、精准地推荐业务产品或服务,达到提升销售能力、服务效率和工程质量的目的。

1.2.5 统一管控

统一IT管控,实现全网IT能力协同。综合业务支撑系统在敏捷、快速响应使用者需求和考核KPI变化的同时,要求其IT运营管控能力同步得以提升,包括加强对IT的统一管控,助力全网IT的能力协同与一致,并对需求、设计、交付方法进行集中管理,增强对支撑系统规划演进的统一规划。统一管控的目标是实现全网业务系统的集中化管控,实现业务支撑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功能、服务、接口、数据模型等)。

1.3 系统总体要求

对应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能力开放、极致体验、架构敏捷、智能考评、统一管控”的总体特征,在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总体架构上的要求有:①实现内部能力的对外开放和外部能力的接入。实现开放能力的统一管理,适配互联网技术,提供标准化轻量级的接口能力,并可实现复合型合作伙伴自有产品和业务对接。②面向使用者体验的极致要求,学习互联网化的架构设计,在架构层面提供实时的处理与交互能力框架。基于互联网化交互与体验设计实现全触点极致使用体验能力,实现实时考核、实时提醒、实时查询、实时销售等功能。③构建高扩展、高性能、高可靠的云化系统架构,实现架构整体的敏捷要求。实现客户交互与业务逻辑分离、应用数据分离,实现业务逻辑解耦、服务标准化、应用中心化;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与访问,适配多种混搭数据结构;实现弹性云化架构,支持线性水平扩展。④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者洞察能力与智能管道策略运营能力,实现与大数据技术的集成衔接;实现智能的使用者运营能力;实现实时智能管道控制,支持管道策略运营能力。⑤支持IT管控统一与全网IT能力协同要求,实现满足IT统一管控要求的架构。

1.4 系统指导原则

围绕支撑系统“高性能全云化架构、大数据与流处理实时驱动、开放式能力集成”的目标架构要求。总体指导原则为:①平稳转型。综合业务支撑系统的新一代架构转型应在现有系统基础之上平稳演进,在既有业务继续支持的要求下,响应数字化服务与移动互联网节点的业务驱动目标,继承与拓展既有的支撑体系并完成向新一代支撑架构目标的转型。②面向互联网化。系统需要体现面向互联网化的设计开发理念,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极致使用体验要求,全面指导业务支撑各功能以及接触渠道、交互界面等的应用规划部署及能力建设。③横向可扩展。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的整体架构应该从现有的纵向可扩展转向横向可扩展,即通过扩展相应节点的方式增加性能、容量等扩充需求。

2 系统技术框架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大型系统,因此,本着立足现状、考虑整体、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在进行系统分析设计时采用分层模型,各个子系统内部的软件架构设计采用3层体系结构。

2.1 纵向描述

2.1.1 数据层

数据层分为数据子层和数据操作组件2层。数据层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中的数据子层存放系统中用到的所有数据。数据层的数据操作组件向业务层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操作对象,用于屏蔽业务数据的存储、组织和访问细节,实现业务数据的充分共享。业务层必须通过数据操作组件访问业务数据,这些业务数据包括共享数据和私有数据。

2.1.2 业务层

业务层的业务逻辑通过数据层的数据操作对象访问业务数据。一组业务逻辑过程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业务组件是业务逻辑的原子功能,是完成业务的最小单位,在业务层中业务组件组成业务库,通过在业务库中组合业务组件形成具体的业务逻辑。业务层通过向接入层提供统一的业务逻辑过程实现业务逻辑的共享。

2.1.3 接入层

接入层可实现系统与外部的数据交换,包括界面逻辑和接入逻辑。对于系统使用者,接入层接收使用者的数据输入,通过调用业务层的业务逻辑过程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并将处理结果返回接入层,利用交互界面进行表示;对于外部系统,业务过程通过接入层的接口服务完成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

2.2 横向描述

综合支撑系统是多层次、分布式体系的系统,数据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传递和交换,因此,采用应用管理、全局事务管理、软件总线结构进行通信和管理。从横向上分为3层管理。

2.2.1 应用管理

对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等应用软件设施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应用管理可以完成应用配置管理、应用安全管理和应用系统监控;应用配置管理是根据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配置,比如动态增加组件、重新分配位置、调整负载、配置负载因子等;应用安全管理是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比如权限配置、防止非法访问等;应用系统监控完成对应用的故障、性能、状态的监控,比如进程的死活、系统的负载量。

2.2.2 全局事务管理

由于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有新建系统、已有系统,应用存在跨平台、数据存在异构性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应统筹全局事务管理,保证数据在各个部分的流转。

软件总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系统中采用API、数据库表、文件等接口进行信息的流转和交换。该技术的应用为未来与其他系统之间进行接口调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 系统功能模块

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包含5个模块:我的任务、核心模块、分析模块、接口平台、专业模块。

我的任务:展示本系统及其所链接的内部专业模块,可写入的外部系统的专有界面,实现在前端展示填报多个模块的内容,具备日历、工作任务的弹出功能、简单的查询功能以及其他系统的待阅、代办功能。

核心模块:核心模块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收入管理、公共基础资料管理等。

分析模块:分析管理、查询统计、数据展现等。

接口平台:接口平台分为内部接口、外部接口,内部接口实现核心模块与各专业模块的对接,外部接口实现本系统与其他外围系统的对接。接口平台实现接口统一、灵活扩展的插件式服务模式。

专业模块:各专业模块需求分为两类,即生产经营类需求和收入及成本相关类需求。生产经营类需求主要是与各专业线条与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相关的业务流程、申请及审批流程等,可与收入及成本有关,也可与收入及成本无关,需要统一纳入经分系统解决的需求,或利用经分系统的业务流程替代现有生产系统流程或支撑系统流程。收入支出相关类业务需求是只与收入支出有关的业务需求,不包括具体生产经营等工作流程内容的需求。

4 系统扩展功能

4.1 统一认证

统一认证主要包含访问管理模块(单点登录、访问控制)、身份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审计管理、我的任务、接口平台等。

4.1.1 访问管理

访问管理的目的是解决企业用户访问内部各应用系统的统一认证问题,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并实现单点登录功能,给最终用户访问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良好的体验。访问管理能够根据安全级别要求定义不同的认证方式。

4.1.2 身份管理

身份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内部各应用系统的统一身份管理与授权管理,通过在身份管理平台定义工作流,自动将用户账号信息供应(或者同步)至各应用系统中。

4.1.3 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主要用于记录访问各业务系统的登录日志和操作日志,并可根据日志信息对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形成相关审计报表等。

4.1.4 我的任务

提供统一代办集成功能,可以将其他业务系统的代办事项集中管理,比如将OA、HR、ERP等的代办事项集中在一起,方便员工使用,提升工作效率。

4.2 智能监控

为了对系统进行统一IT管控,实现全网IT能力协同,对应用系统的输入输出结果流程化进行仿真操作,实现对IT运营能力的智能监控。通过仿真业务操作流程,实现了对IT系统应用的全业务流程监控,可通过此系统的仿真功能来实现外部业务系统Web界面操作流程级的数据抓取与填报工作。系统采用完全可视化页面配置技术,用户操作起来更加容易,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轻松访问系统,界面采用Flex技术,美观、简洁。使用者只需掌握基本的录制方法和绘制流程的技巧即可成为数据抓取和填报的“高手”,即完成数据的自动抓紧与填报,又可实现对应用系统的全流程监控。

系统基于业务场景的概念开展数据服务的设计和制作,整个产品的功能围绕业务流程而服务。将数据服务用例分为颗粒度相对小的功能模块用例和相对大的场景编排用例,功能模块简单而言就是模仿人的操作将录制数据服务操作转化为脚本内容,通过对脚本内容的修改可以做到遍历页面元素,从而准确定位,目标页面框架更改也可以准确定位,做到数据服务的准确性,完全跨越单纯使用爬虫技术的局限性。

5 结束语

通过对运营商企业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方案的研究,全面分析了在新时期业务转型需求下企业支撑系统转变过程及转变后的业务支撑方向,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企业可实现劳动力的转化,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IT换人的目标。

[1]纪承.三层结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2]杨子怡.信息系统三大能力与软件三层架构模式分析[J].信息通信,2018(03):143-144.

[3]赵宏阳.基于移动云服务的智能监控信息平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2095-6835(2018)20-0058-03

TN915.09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0.058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使用者架构管控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田间微课堂”创建农机培训全新架构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架构及实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