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深圳市科技评价政策实施建议*

2018-11-29许靖敏魏碧莹张雅萱倪士光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0期
关键词:深圳市评估科技

许靖敏,魏碧莹,张雅萱,倪士光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深圳市科技评价政策实施建议*

许靖敏,魏碧莹,张雅萱,倪士光

(清华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满意度调查对于科技评价政策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圳市科技项目投入逐年加大,科技创新产出效果明显,得到了科研工作者较高的评价。但是目前项目评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较为复杂,其中财务审核过程尤为突出。此外,项目的跟踪和验收管理也较为粗放,验收过程不够透明,验收后的项目价值也没有得到持续性体现。未来建议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体系,项目评价机制多元化,并且加强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申报评审;跟踪验收;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科技发展的基本环节,其本身所兼具的选择导向性,成为科技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手段。科技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评价体系具有调节资源分配、导向、参谋、学习、塑造、选择、完善、导向、判断、预测功能[1]。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公平、公正、公开水平,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各地区的科技评价体系有所差异,但是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备、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够规范等问题。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竞争力越强,其政府牵引的科技资金配给制度及其科技体系越健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科技评价的国家,主要由政府和民间评价机构2部分构成。分为前期论证、筹备阶段,基础准备阶段,数据或资料收集阶段,数据或资料的整理阶段以及综合汇总阶段[2]。德国的科技评价机构由科学与人文委员会、科研教育自主组织、大学、研究院所组成。德国在评价时坚持公开透明、充分参与、真实可靠、公开一致的原则[3]。日本科技评估分为综合性科技评估机构、由国家直接管理开发的事业评估机构、专业性评估机构和企业行评估机构等近20个机构。评估流程主要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与国际上各国相比,我国科技管理的理念与美国更相似,将科技作为生产力进行管理,强调科技为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以科技计划作为重要的资助形式。在实际执行中,我国没有建立类似美国对科技计划跟踪评估与问责的机制。在科技体制上,我国的科研机构体制更接近于德国体制,科研机构有较大的独立性。与美、德科学共同体具有良好的制度与学术规范不同,我国科学共同体在科技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自身建设方面也存在缺陷。

满意度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人对某事物的现实体验与内心期望的差距,差距越小,满意度越高[4]。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于深圳市科技评价政策满意度的研究还相对空白,深圳市科技评价政策还有待完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科技政策评价调查中,高等院校参与度较高,因此,本文讨论过程中侧重对机构性质的比较和分析。被研究机构所属行业与申报项目类别分布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研究机构所属行业情况

类别频率百分比/(%) 软件和服务外包2314.94 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4831.17 高端装备制造3623.38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2415.58 新材料3120.13 新能源3220.78 节能环保2314.94 其他9863.64

表2 研究机构项目申报类别情况

类别频率百分比/(%) 知识创新计划11272.73 技术创新计划2818.18 协同创新计划2516.23 创新环境建设计划159.74 科技应用示范计划127.79 创客专项资金2314.94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科技政策的反馈与评价体系实际上是全社会社会经济政策体系的一个子体系,是社会经济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一个既定的科技政策实施之后,便将面临如何对科技政策进行反馈与评价的问题。这种评价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①对在科技政策下发展和产生的科研成果与发展结果的客观评估;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对于科研政策满意度的反馈与评价。

基于上述2方面的科技政策评价角度,本研究拟制订针对科研人员和单位的科技政策评价反馈问卷,于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单位进行网上问卷发放,截至问卷有效日期实收问卷154份,有效154份。其中,被调查者所属单位性质以高等院校为主,占到148份,其余有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单位规模以300人以上为主,占到132份,其余为20人以下、21~50人、51~100人、101~300人不等。

2 深圳市科技评价现状分析

深圳市科技评价和评估涉及多个部门,其中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创新委员会、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是深圳市科技项目的3个典型主管部门。深圳市政府为规范科技评审活动,更好地发挥科技评审在促进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制定了多项政策法规,对这些政策的梳理和解读可以看出深圳市政府对科技评审活动的政策导向和趋势引导。

深圳市政府制定的规范科技项目管理规定,注重结合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科技评价活动的实际情况,注重为高科技开发活动提供良好平台,注重专家库的建设和对科技评价活动的监督。这些政策涉及到专家的遴选与专家库的建设、项目的立项分、项目实施的跟进与监督、项目的成果评估等多个方面,对于科技评价与决策活动的规范化、秩序化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约束作用,反映了科技评审活动管理的法制化思维[5]。

2.1 科技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效果明显

72.73%的问卷参与人员认为深圳市科技政策的财政资金支持对于项目的成功作用很大,98%以上的参与人员对于科技项目的财政支持都有着积极正向的评价,可说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推进并完善科技政策对于科技项目的完成和成果产出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圳市科创委的财务单独核算管理、资金到位情况,受访者均表示较为满意。最终,98%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政策支持对于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整体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2.2 缺乏统一评审标准

多部门独立评审必然造成评审标准的多元化,增加申请者的负担与困难。评审标准不统一的原因主要是评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易影响评审结果。在制订统一的评审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定性指标,更需要关注定量指标。各部门都有各自的专家库,而专家的数量和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容易出现身兼数职或疲劳工作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必须严格管理评审专家的遴选程序,对专家的实际评审能力进行反评估[6]。

2.3 项目申报和评审流程过于烦琐

从问卷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申请材料繁复、申报流程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财务的审核过程更为复杂,且缺乏有效的管理。科技项目的申请过程需在网站上填写的内容繁杂冗长,加之可行性报告等材料的重复内容过多,且部分材料受限于形式。例如,在提出项目申报时条目的字数限制都是1 000字,缺乏灵活性和合理性。

2.4 项目跟踪和验收管理过于粗放

验收流程的公开透明度有待提高,且验收管理过于简单,仅依靠指标来评定较为粗放,不能科学、全面地保障验收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在财务验收方面,经费预算的审核和验收不够合理,财务验收资料过于繁杂,且财务各项花费与预算的差额浮动范围过小。在目前验收结束后的管理中,没有涉及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这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 深圳市科技评价政策完善建议

3.1 建立科技专家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结合专家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各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各类专家评分数学模型,建立科技专家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应用专家评审信用和专家信用信息等专家信用指标,从而促使科技项目能够得到公平、公开的评审。同时,还可以对专家的科技成果指标进行细分,从而保证专家评审的准确性[7]。

3.2 优化科技评价流程

加强流程管理,完善科技项目评审和验收的各个程序,对复杂的流程和材料进行适当简化,提高科技评价效率和质量;提高各环节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及时公开评价标准、评审时间节点、评审意见、验收标准和验收时间节点等信息;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全球专家库,促进全球智力资源的汇集,提高评审水平与质量;构建“公正、公平、公开”的可行的评价体系[8]。

3.3 建立“黑名单”制度和“灰名单”制度

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验收过程中,可能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推荐或违反项目管理规定、财经纪律及其他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等情况,应按照“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业务处室提交局务会研究后,记入“黑名单”,采取通报批评、提高立项标准、取消申报资格等方式进行处理[9]。同时,建立灰名单制度,项目申报人、申报单位和主管部门等通过打招呼、托关系等方式干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立项和项目实施等活动的,一经发现将纳入“灰名单”,列入重点监测项目库,严格审核申报条件,严格审查立项程序,增加项目评估和检查次数等。

3.4 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增强评价公平性

科技评价体系要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10]。围绕各机构、项目、计划或政策的定位、目标进行分类评价,以定位的实现、目标的完成、产出的贡献和影响等为主要评价标准。减少或避免不同评价之间的干扰,减轻科研人员评价的负担。开发多样性评价指标,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加强科技专家库的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明确奖惩制度,吸引优秀专家入库。建立诚信专家库,对于失信的专家采取惩罚措施,对于诚实守信的专家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科研资源有效配置中,管理者应认清“马太效应”现象的辩证性和合理性,强化正向作用,弱化负向效应,通过项目评价机制多元化、重视科研产投比、从政策制度上向青年学者倾斜等措施增加弱势科研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11]。

3.5 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

加强宏观科技评价,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重大科技计划、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绩效问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机构、各类计划的定位,并对现有的各类评价进行梳理,加强不同评价之间的衔接[12]。

建立基于第三方独立机构的科学、公正、公平的科技评价体系。出台相关制度保障和规范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明确第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机构运作方式,评价结果提供,信息公开,举报、检查和惩处等,鼓励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评估活动,扩大第三方评价需求。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行业规则,建立资质论证和评估制度以及评估效果打分和排名制度,给第三方机构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13]。

科技评价制度的逐步优化过程是科技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过程[4]。循序渐进地消除影响深圳科技项目评价的制约因素,在科技项目评价制度上真抓实干,从而提升科技项目评价对于科学研究的创新激发力,这将会是深圳科技评价政策制度建设的方向。

[1]宋艳峰.从科学共同体视角看科技评价体系[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2]陈宁.美国的科技评价与科研事后评价概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12):25-31.

[3]陈乐生.德国科学评估经验及其对中国科技评估实践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8(04):185-189.

[4]钟坤.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及模型[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0):187-191.

[5]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J].[出版社不详],2016.

[6]蔡桂兰,彭健铿,韦霁芸,等.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中项目与专家精准匹配的技术实现——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30-36.

[7]杨青梅.科技专家评价方法研究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8]莫年发.基于Web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9]广东省科技厅监督审计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管理的实施细则[EB/OL].http://www.gdstc.gov.cn/HTML/zwgk/tzgg/1409898532536-8934978377968417828.html,2014-09-05.

[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5-12/14/content_5023426.html,2015-12-14.

[11]刘魁.大学科研经费“马太效应”的辩证试解[J].教育财会研究,2015,26(02):25-28.

[12]郑祥慈,房迈莼,苏国华.科技评价中如何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J].科研管理,2015,36(Suppl 1):340-345.

[13]肖小溪,程燕林,李晓轩.第三方科技评价前沿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8(08):11-14.

[14]吴金希,孙蕊,马蕾.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特征与挑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08):3-9.

2095-6835(2018)20-0030-03

G311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0.030

深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深圳市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编号:RKX20170804160352915)

倪士光(1981—),男,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与科技评价。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深圳市评估科技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