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

2018-11-29

文学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院校英语教学高职

王 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因此,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下文以高职学生就业为导向,深入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实施高职英语教育模式的方法。

一.就业与高职院校教学的联系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教学进行调整的教育方式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于教育应该发展什么、应该限制什么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通过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获得的不仅是对相关专业的认知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更为关键的是发展了学生将来作为社会有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高职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依靠专业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只有全面发展才是高职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具备扎实的英语能力是优秀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高职英语教学。

二.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制约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在我国,一直以来高职英语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在办学特色和授课方式等方面没有从学生就业实际出发,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英语作为连接专业知识与外界的桥梁作用。在一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注重应试能力的考查而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2]。

(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动力不足

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英语能力上的确比较薄弱。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进入大学的门槛降低;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存在“哑巴式英语”的弊端,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较强,但是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一直不被重视。在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以前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打折扣,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也就无从谈起通过提高英语能力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高职学生还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一些理工科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英语是“文科”,以后用不到,这种对英语学习在思想上的偏见,高职院校比比皆是。

(三)教材的使用缺乏针对性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媒介,英语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是《实用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新世纪高职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当前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优劣:优势的地方在于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话题是教材的主要内容,题材广阔;但是,其劣势的地方在于专业针对性不强,当然,这也是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3]。

(四)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就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学历水平来看,相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大部分为英语专业研究生学历。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对英语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不足。客观条件的种种制约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很多教师对教学并不用心,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是不上心。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教学层面。相对本科和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现阶段对高职英语教学研究较少,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都是沿袭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灌输式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注重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专业性等,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三.构建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

(一)将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紧随社会发展,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要更新英语教学观念,应试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英语的能力是教学的的要求;记住单词、语法虽然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但高职英语教学更为重点的是在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应该作为高职院校改革教育的重点。

(二)根据专业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英语教材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4]。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专业性不足的状况,笔者认为,在保留公共英语教学以保证全体高职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同时,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自主研发、编写英语教材。例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由于和互联网和海外贸易联系紧密,编写的教材可以注重对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也可以多增加一些贸易、科技小品等,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三)投入资金,改善英语教学环境

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改善英语教学环境的最终目的。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已有的英语教学环境,如英语语音室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英语教学[5]。另一方面,可以搭建适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络平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平台中可以了解本专业的英语知识、英语表达。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外教,如文秘专业可以聘请有文秘学习或工作背景的外教来进行授课,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四)为学生模拟应用英语的场景

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工作岗位,针对将来工作特点进行英语场景模拟是十分有意义的。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工作特点和实际的工作环境,模拟工作过程,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加深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应用英语技能。例如,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进行英语场景模拟,教师选定模拟场景:为国外投资商讲解工程预算。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由一人扮演国外投资商,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资料用英语就工程在现阶段的预算情况与投资商进行交流。在这种场景模拟中,学生平时学到的专业词汇可以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说”出来,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体会其在不同场景中的用法,也能够使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所了解,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应在英语教学环境、教材、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院校英语教学高职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