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初中历史线索教学法

2018-11-29

中学政史地 2018年3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长征中国共产党

●()

历史线索是历史知识的脉络,无处不在。只有理清历史线索才能将分散的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初中历史知识点纷繁复杂,学习起来常感觉没有头绪。为此,初中历史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历史线索,掌握各个历史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时间线索将各个朝代的历史串联起来,加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被历史的“线”牵引着走进历史世界。

一、以基础知识为点,点线结合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通常采用时间顺序编排内容,借助“点-线”结合的形式呈现内容,而历史基础知识就是“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就是“线”,即历史脉络。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线”。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以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尝试找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主要人物以及原因、经过、结果等这些基础知识点,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历史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这条历史线索。这样,学生能够深入领悟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基础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明白在这场运动中工人阶级是主力军。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如果学生不了解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基础知识点就无法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这条历史线索。

二、把握时间点,建立纵向联系

历史发展的时间性很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关键的历史时间点,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以《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依据时间线索先后建立经济重心南移各个阶段的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认知,从而掌握该内容的历史线索。经济重心南移准备阶段(魏晋南北朝之前)—开始南移(唐朝)—继续南移(五代十国)—完成南移(南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历史事件线索,总结历史规律,如我国经济重心逐渐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最终转移到东南沿海。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把握各个关键的历史时间点,帮助学生建立各个历史事件的纵向联系,可以使学生循着历史事件线索记忆和理解各个历史知识点,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根据空间点,发现历史线索

任何历史事件都具备时间、地点这两个要素。在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不但要重视从时间角度去发现历史线索,还应该善用地理知识,从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寻找历史线索,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为例,长征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针对长征经过的重要地点,了解长征路线,构建完整的时空观念,深入感受长征的艰辛。学生通过仔细研读长征示意图就能够发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是瑞金,终点是吴起镇,而在遵义这个地方,举行了决定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遵义会议。在这次重大会议中,中国共产党坚决批判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对毛泽东的军事战略进行了充分肯定,确立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因此,遵义会议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让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红军转危为安。这样,学生将会深刻理解如果没有遵义会议的正确决定,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也无法获得革命的巨大成功。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长征途中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如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长征途中红军是如何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草地过雪山的,深入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综上所述,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通过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更细致地学习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时间点、空间点,挖掘历史线索,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长征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爷爷的长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