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环”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

2018-11-29

中学政史地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五环学习效果课程标准

一、研究背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其中所倡导的教育思想与今天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作为教师,应该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法,为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五环”教学法的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网,这是获得和整合新知识的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探究,从而建立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综合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思维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有很强的好奇心,乐于了解与生活相关的各种知识,喜欢讨论和争论,表现欲望较强。

所以,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学生情况和具体教学实践,我设计构思了初中地理的“五环”教学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构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其在一个自然、民主、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中进入上课状态,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都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合作讨论的学习效果良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合作交流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合作交流中,效果较好。

4.成果展示,教师点评。

合作交流后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讲授自己和本组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做适当点拨和评价。

5.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是要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训练检测,以期达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巩固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必要的实践练习对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非常明显。

三、思考与心得

本文提出的“五环”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构建的,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学习方式。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心得。

1.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自主学习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静下心、会看书、善思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合作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用心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秩序。

首先,教师要科学分组,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组内有合作,组间有竞争。其次,小组中要分工明确,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最后,教师要适当引导,保证合作和探究的方向不偏离主题。

3.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比如,当学生面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时,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评价和必要鼓励。有效的教学应该允许学生出现问题,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和锻炼,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4.协调好各环节的进度和关系。

“五环”教学法的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独立的任务,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课堂学习中又是密切联系的,有着共同的目标,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分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5.选择应用在合适的课堂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种教学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选择并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猜你喜欢

五环学习效果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五环数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