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幼教须找好利益平衡点
2018-11-29张嘉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意见》指出,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意见》发布当天,资本市场震动,在美国上市的部分教育类中概股,及A股相关上市公司股票均应声下跌。之前爆出虐童丑闻的红黄蓝教育当天股价更是暴跌53%。
玩具行业与幼教行业,有着高度重合的目标受众群体,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特别是2016年该领域传来双重利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过审并明确了民办教育企业可以选择营利性办学。于是,不少面临着原有主营业务疲软、业绩增长缓慢或停滞压力,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突破口的玩具企业,纷纷调整策略,积极尝试在幼教领域寻找机会,发力、加码幼教业务。
据笔者了解,号称千亿级规模的幼教市场近年引发资本竞逐。目前涉及幼教的上市公司主要是跨界类企业。操作大体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直接收购幼儿园,打造第二主业;一种是成立教育产业基金,配合孵化产品;还有一种是原主业与幼教产业融合,如一些玩具企业。
但近两年,幼教行业受资本追捧的同时,行业内人才资源短缺、加盟管理不善等问题也随之暴露。《意见》的出台,目的之一就是遏制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倾向,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此番《意见》的出台虽然严格,但业界不应过度悲观。未来幼教领域投资将更加关注本质,以内容为王。如为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对玩教具和图书配备的指导;为幼儿提供有益的游戏材料和玩教具。当中还是存有很多投资发展空间的。
资本逐利求快,教育发展求稳。让幼儿园与上市“脱钩”的目的,是不想让幼儿园被资本绑架、被投机伤害。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所以,玩具企业在投资幼教领域时,应回归“教育”本质,积极配合政府探索多层次办园的模式,努力为促进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