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8-11-29闫婷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闫婷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也造成了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组织的规模日益庞大。在这股浪潮当中,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也产生了变化。为此,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一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的问题
当前,有个别的学生干部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使得自身长期处在“官”的地位,对同学指手画脚、摆架子,精神浮躁,缺少脚踏实地工作的态度,更加不注意自身的修养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忘记了服务学生才是学生干部的职责所在。
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争做“老好人”,责任意识淡薄,缺少对教师、对学校以及学生应尽的责任心;有的还缺少正义感,对于学生违纪与违法的行为听之任之;有的干部对于学生当中的不良情况非但不给予制止、批评,还帮着一块作假,缺少是非观念;个别学生干部还滥用职权,结交一些酒肉朋友,整天吃吃喝喝,以义气代替从事原则。
少数学生竞选干部的初衷就是为自己入党以及就业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出现了入党之前尽心干,入党以后随意干的现象。部分学生干部在入党之后就辞去了学生干部的职务,不再关心班级事务,影响了党员的光辉形象。有的学生参与工作是为了能够满足优越感与表现欲,工作中情绪化趋势严重,在领导面前注重自我表现,背后对工作推三阻四。
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部分学生名利思想作祟,妄图通过竞选学生干部达到一己私利,这种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二)学校层面的问题
1 相关制度问题
首先,选拔机制。很多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的选拔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从不同层面全面了解学生,依然是采用民主选举以及主观任命制度。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民主选举会将那些老好人推选到学生干部的岗位上,而那些有真正才能的学生通常无法获得普通学生的支持。主观任命制度会受到教师个人偏好以及印象的影响,这会让某些学生应为先入为主而具备优势。
其次,考核机制。高校当中,多数班级采用的是学生干部终身任职制。对于校级学生来说,则是每年都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周期一般在大一与大二,任职期间干部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大三与大四的学生,他们已经趋于成熟,学校不需要在管理上投入太多的经历。为此,很多辅导员因为工作麻烦,将学生干部换届工作形式化。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缺少考核奖惩机制以及跟踪培养机制,造成了学生干部尽管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履行好职责,但是却长期的处于领导岗位,导致了资源浪费,使得校园工作很难持续推进。
2 培养工作问题
对于学生干部所开展的培训工作不够完善。高校中每个院系的学工部、团委负责了干部管理的职责,这些部门通常会承担很多学生事务,比如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军训、社会实践以及学会建设等。因为工作涉及的内容多而杂,很多事务都需要处理,再加上高校所设置的学生干部的人数较少,很难拿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来培训学生干部和组织各种活动。各个班级的辅导员更多的也是通过言传身教以及个人魅力的形式来影响学生干部,而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工作经费极为有限,学生干部培训以及教育工作少之又少,部分高校中根本就没有设立学生活动的专项经费。从培训方式上看,很多学校都是开设讲会以及培训班的形式,学生干部很难获取外出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干部办公的场所也不固定,多数高校都不会为学生干部设置专门的科室。学生干部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他们在奖项评选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照顾。
二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首先,不善于处理学业和工作的联系。我国高校学生的学校活动非常丰富,可是这些高质量以及高水平的活动一般都需要学生干部抽出时间以及精力来进行设计,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干部学习时间被占用,使得成绩较低。在学校教师为每个学生干部分配不同的活动任务的时候,学生干部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活动进行安排,部分学生干部会直接放弃学习。此外,因为当前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比较看重,所以,很多学生会将综合素质简单地认为是社会经验,而并非是学习成绩。
其次,抗挫折能力差。很多长期在班级当中担任干部职位的学生很难接受亲朋的质疑,对于外界质疑会表现出强力的反抗意识,这也从层面体现出了我国很多学生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在工作当中遇到了任何阻碍,都会对自身的水平与能力产生怀疑。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需要各个方面之间的团结协作才可以实现,因此,工作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不都是因为学生干部自身的能力不足,很多心态相对较差的干部,会将问题的原因都归为自身,如果教师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原因
1 选拔、培养制度不完善
首先,选拔制度。高校设置形式多样的制度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不同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流程以及体系是不同的。选举优秀干部,建设良好队伍可以推动学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选举的时候,应该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可是现在的选举制度通常忽视了学生个人意愿,只是胡乱规定了选拔准入方式以及条件,难以合理的确保选拔合理、公平。
其次,管理制度。学生干部选好以后,更加重要的内容是管理以及培养干部,当前,很多学生干部在面临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校管理制度尚需完善,学生干部需要具备随机应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做好学校交代的各项工作。
最后,考核制度。当前很多高校的考核制度并不完善,核心问题还是考核内容的表述不够具体,考核要求不清晰,主观意识造成了考核很难保证合理与公平。此外,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学业成绩作为考核的核心内容,即便是选举产生的学生干部能力较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干部整体的素质都会随之降低。
2 培养机制不健全
学校以及社会不能单纯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提升素质,需要众多的部门共同合作,才可以培养出高能力与高素质的学生干部,从而推动学生干部的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的。
首先,责任无法贯彻到个人。在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责任归属问题始终无法解决。部门在划定职责的时候,难以做到每个人都能够恪守自己的职责。在问题产生以后,很多人都习惯于推诿、躲避,然后就会产生部门管理混乱的问题。
其次,部门之间缺少配合以及沟通。高校生活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形式多样的问题。合作互助是每个学生干部都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合理的使用部门之间的资源,是学生干部工作的根本目标。只有保证学生掌握了灵活使用这些资源的技巧与能力,才能够使得工作更加的简单,学生干部也才能够体现出应有价值。
最后,统筹模糊。部分高校认为学生干部的实际作用就是辅助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缺少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视。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理念存在着误解。甚至很多教师对于学生干部并不看好,缺少学生干部的培养意识,在学生干部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还会拿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完全不关注学生干部的实际困难。这会造成学生干部和导员之间产生很多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干部素质的提升。
(三)家庭、社会原因
1 社会风气影响
当前社会上很多舆论会对大学生校园生活产生影响。在面对这些不良信息的时候,很多大学生会误入歧途,无法保持自身的操守。特别是在自身追求的信仰与现实生活产生矛盾与落差的时候,很多学生干部就会产生质疑,这也是大学生行为前后矛盾的根本原因所在。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工作。
实际生活当中的以权谋私与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也会对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影响,导致学校当中也充斥着这些不良的思想。此时,学生最需要的是导员以及父母的帮助。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社会经验以及规矩之后,会感到有种盲从感,当周围的同学都选择适应这些规矩之后,他们也会默默地接受,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这也会成为他们所追求的行为准则。
2 父母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素质以及行为举止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最开始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多是来自于父母的教导。目前,很多父母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疏于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思想、性格的管理。此外,很多学生干部可能家庭条件并不优渥,家长让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出人头地,因此在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现实与理想产生偏差的时候,就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认为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从此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