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爱”成了“碍”
2018-11-29吴其玥
□吴其玥
8月13日 晴
不少人一看见了可爱的小动物们就很想给它们喂食,可是大家知道吗?你这么做反而会伤害它们,如此一来,动物就不会再去自己觅食,慢慢地它们就会丧失本身的习性。
现在物质生活好了,不少家长打着“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的旗号,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亲自包办。生活中并不缺乏“孩子拼命苦读,家长在旁边喂饭、打扫、整理衣服······”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各位家长想过没有,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孩子上了四年级,还不会自己系鞋带;上了六年级,还不知道如何买东西;上了初一,还不会自己拖地,打扫自己的卧室······家长这么做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只会让孩子变成成绩好的“书呆子”。前几年报纸上就报道过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名牌大学的女生,每天早上她的妈妈还要到学校里来,只是因为她的女儿不会梳头,她要妈妈帮她梳。可能现在有些家长只是图一个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可是几年后,是孩子步入社会而不是家长,这么做会让孩子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会让孩子恐惧,不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这样的家长使自己的爱反而成为孩子的障碍,有的青年甚至因此就跳楼自杀。
家长这么管孩子,也会滋生出一些不好的影响,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既然父母替我打理,那还关我什么事儿”的想法,坐在家里悠闲自在,任由父母为他张罗饭菜,替他找工作,这就是现在典型的“啃老一族”。
曾经在书上看到过这么一个例子,一位60多岁的老母亲,在求职现场里写了好几十份应聘单,旁边的人一打听,原来她是在为自己的儿子求职,再一打听,她的儿子,现在正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更有甚者,每个月回家管父母要钱,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直到下个月钱花光了再来向父母要,要是哪一次父母怠慢了,实在是有特殊情况时,便不耐烦地责备父母亲。瞧,自己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不说,还挨孩子的责骂,真是能气个半死。
之前有一批中美志愿团来到非洲贫困地区支援,其间有一个非洲小男孩跑过来对中国的志愿者说,能不能给他一些吃的。中国志愿者动了恻隐之心,正要给小男孩拿吃的时,美国志愿者大喝一声:“放下!”中国志愿者吃了一惊,美国志愿者走了过来对小男孩说:“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吗?”于是小男孩就唱了一首家乡的民歌,唱毕,美国志愿者说,唱得真好!并给了小男孩一些吃的。晚上,美国人对中国人说:“我对我白天对你的态度感到抱歉,但是如果你真的给小男孩吃的话,他以后就可能靠这个吃饭并不好好干活了。”看看,不仅是家人,就连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善意的举动,都很有可能变成孩子的障碍。
所以,不要这么爱孩子,因为这终将成为孩子的障碍。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步入社会时是在天上高高翱翔的鹰,而不是只是在地上蠕动的大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