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语类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思考

2018-11-29李婉颐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少数民族毕业生

李婉颐

一.研究项目及意义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尤其是语言类高校就业难问题一直占据着新闻媒体的热门版面,是人们尤为关注的话题。而少数民族语言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社会热点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诸多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汉族学生是。当今社会的就业大环境下,人才市场竞争环境激烈,当少数民族毕业生与汉族同届毕业生面临接受同样的市场选择时,会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而语言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一项老大难,因此,语言类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不能忽视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外语类高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严峻形势尤为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要课题。

二.外语类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特点

该研究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对英语学院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样本的抽样调查,并对大连外国语大学其他各语言类专业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作出对比分析。同时对英语学院有典型性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及其导师进行了深度专访,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为专业外语类高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外语专业”和“少数民族”无疑是他们身上最显著的特征。现对这两个特征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就业难一直都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少数民族问题更是国家再三强调的重点问题。把着眼点放在热点中的重点,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更是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同学的就业状况。

(2)语言专业:少数民族毕业生的优势

外语院校里的少数民族在学习某些语言时有着先天的优势。维语中就有着很多和世界其他小语种相似的大舌音或者小舌颤音,和很多中东国家的语言相通,因此往往在这些语言的学习中少数民族同学会更加优秀。这直接影响了外语院校的少数民族外语学习的方向。比如很多新疆同学选择在大学学习俄语,很多朝鲜族同学在大学学习朝鲜语,等等。少数民族的语言反而使少数民族同学自身在学习语言时更具先天优势。

三.对外语类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1.语言类高校少数民族就业概况

语言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严峻形势更为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要课题。通过对大连外国语大学近年的350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并不乐观。经过分析,少数民族毕业生尤其是语言类高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就业率普遍较低,且实际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因为少数民族的特殊性,一些用人单位甚至会委婉的拒绝少数民族的求职者。

(2)就业行业与语言类专业联系不大。参与调查的语言类高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们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从事着与语言专业并无关联的工作,如行政前台、地产销售等工作。语言类专业学生的标签在他们身上开始慢慢淡化,已然不再是他们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的优势了。他们很难在身上找寻到语言类高校毕业生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归属。

(3)就业区域过于集中,就业渠道受限。受文化信仰等诸多因素影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乡土地域观念强烈,毕业后纷纷返回新疆等故乡就业。作为语言类专业的学生,相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的相关就业机会和成长平台明显更多。

2.语言类高校少数民族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

根据对大连外国语大学语言类专业少数民族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当被问到形成这一双积弱就业状况的原因时,语言专业少数民族毕业生群体也对这一严峻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由此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1)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

(2)就业意识淡薄,求职不够积极主动,准备工作不充分

(3)就业期望值过高,追求高薪或者过高的社会地位

(4)汉语水平的短板

通过调查我们能够了解到,除了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外,家庭、高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外部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家庭方面,很多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家长是比较传统的,他们有着一定的民族信仰,要求子女毕业后返乡工作。虽然大学生毕业留在北上广还是回到家乡是学生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有其特殊性,少数民族所在的西部地区经济稍弱,所能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成长平台相对较少,尤其是语言类相关的工作,更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

高校方面,给予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帮助仍然不尽人意。高校扩招涌入大批量少数民族学生进入语言类高校学习语言,这是他们走出新疆、走出家乡的机会,但是当他们面临就业之时却无法给他们更好的帮助,四年高等教育如同昙花一现。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考研大热的浪潮下,尽管就业形势严峻,只有极少的少数民族同学会选择读研深造,这不禁让人深思。诚然,培养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类学生或许要比培养一个普通的语言类大学生需要更多的精力,但是这其中的付出是有价值的,高校应当在录取工作时候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相应的照顾,根据其的强势学科进行分流。在其面临毕业就业时给予一定的推荐和指导。在国家再三强调民族平等的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毕业生还是会有很多的无奈和心酸。

在社会用人单位方面,对少数民族态度并不客观。用人单位和企业更倾向于文化背景相同的或是汉语等基本水平较高的毕业生,这就导致在这几个方面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很不占优势。社会与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最终归宿,用人单位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社会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一个缩影。用人单位要反思自己,是否给与了少数民族毕业生平等的机会。

四.结语

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民族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千万户杉树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而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更尤其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把着眼点放在热点中的重点,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更是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同学的就业状况。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少数民族毕业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少数民族的服装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