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
2018-11-29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前锋中心小学丁连财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前锋中心小学 丁连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同时还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这就使我们明确了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有意义内容的能力。这种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字、词、句、篇”等知识和基本的表现方法为基础,以“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为前提。为此,小学生作文教学我们坚持观察、阅读、说话协同发展,注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改革作文命题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步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
一、注重观察指导,搞好看写结合
作文教学是从观察生活入手的,学生的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时就越得心应手。因此,笔者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注重观察指导,狠抓看、写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兴趣,掌握观察方法,为作文提供具体而丰富的内容。
1.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小学生平时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兴趣,对周边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为此,笔者潜心研究《小学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学》,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儿童的好奇心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首先就要抓住儿童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往往对狗、猫、鸡、鸭等小动物最感兴趣,有一次,我有意识地带他们观察附近的养鸡场,事先向他们提出观察要求:鸡场里鸡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哪些形态和动作?对你最喜欢的一只鸡细细观看,回来后用文字写出来。在观察中,教师边看,边讲,边指导,回到教室后,先让学生口头说说,再写成短文。虞道芳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母鸡吃饱了,肚子鼓鼓的,像个袋子似的挂在脖子上,走路时左摇右晃的,走了一会儿便蹲在一边。大公鸡的冠子就像一朵红艳艳的鸡冠花,一身鲜艳夺目的羽毛,在鸡舍里昂首挺胸地走着……”。
2.掌握观察事物的正确的方法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特点,我们每次组织学生只观察一个事物。并指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做细致具体的观察。在观察中帮助学生辨认事物的细微差别。为了写《冬天的雪》一文,教师就专门带学生去田野、小区、树林、公园观察,让学生体验家乡冬天的美景和冬的特点。邓树晴同学写道:“早晨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茫茫一片。雪花不停地下着,房顶白了,大地铺上了一层白白的地毯。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路旁的白杨树穿上了白色衣服,老松树也变成了白胡子老头……我走在上学的路上,也几乎变成了一个小雪人。”
3.创造观察条件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写大自然的美景。如春天来了,我带学生们观察小草、柳树等景色;夏天来了,我让他们体验骄阳似火的阳光,电闪雷鸣的中狂风暴雨;秋风刮起,我带学生们观察片片落叶,累累硕果;雪花飘飘、寒风凛冽,我让他们感受冬天的美景。同时,通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如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祭扫金湖县革命烈士陵园,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参观周总理纪念馆、周总理故居。活动前提出参观要求,回校后口头训练,然后写成文章。由于有了第一手材料,有了写作内容,学生们的文章自然也写得具体、逼真多了。
二、注重阅读教学,搞好读写结合
学生要把观察到事物生动具体表现出来,必须要以“字、词、句、篇”等知识和基本的表现方法为基础。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阅读教学,搞好读写结合,提升小学生作文素养。
1.抓好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
文章内容需要语言文字来表达。不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句段、修辞和标点等,作文训练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力求把这些基础知识教实、教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得住、用得上。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各具特色。我们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仿写片段。如仿写一个物体;仿写一种感受;仿写一个连续动作……其次是让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仿写总——分——总结构段;仿写承接结构段;仿写设问结构段……此外,还搞一些思路仿写、过渡仿写、修辞仿写等。这样的训练难度不大,占时不多,学生积极性高,为作文训练打下基础。
2.训练写作技巧
我们根据读写对应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相机传授写作技巧。如解题时,训练如何审题;归纳中心思想时,训练如何立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时,训练如何编列作文提纲;分析文章结构时,训练如何布局谋篇;分析重点词句时,训练如何选词、造句。
三、注重说话训练,搞好说写结合
“说”和“写”是表达思想的两种不同形式。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表现。如果学生能够达到“出口成章”,那么作文时也就不难实现“得心应手”,下笔成文了。就小学生而言,大部分说话不规范,大白话多、语病较多。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始终坚持说写并重,边说边写。一方面人与人交流日益广泛,另一方面,说的训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说的训练能带动写的训练。我们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两分钟演讲”,开展“小小辩论会”等活动……总之,抓住一切可以说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只有说得有条理,才能写通顺,只有言之有物,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四、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是推动小学生写作的直接动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设计一些新颖、活泼、饶有兴趣的练习形式,使他们感到作文是一种愉快,“写作真有意思”。
1.观察记录式
即训练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观察,把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这既是练笔,又是为写作积累素材。如我教完六年级下册《广玉兰》一文,再让学生写《油菜花》,先帮助学生理清《广玉兰》的写作结构与特色,再带领学生来到田野里,让学生观看油菜花的形态、花色。看看油菜花的叶片,引导学生由油菜花我们可以想到什么?丁泽万同学平时写作无话可写,通过观察和仿写如下:四月份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黄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白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油菜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植株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盛开着的油菜花,淡黄柔嫩得像刚刚破壳的小鹅绒毛,甜美、淡雅,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油菜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火柴棒的绿色枝梗,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课后该同学谈到写作的感想时,说通过在老师指导观察,感到作文思如泉涌……
2.想象续写式
即凭借阅读教材中的某个故事,推理想象,使情节发展延续下去。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在学完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我是游客遇到扫路人时,老人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是什么样的?学生续写这样的作文积极性很高。
3.记者采访式
即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通过采访活动,调查了解某人某事,为板报、墙报、校小广播台写稿,从而增强写作的社会责任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成若干专题编辑室,从学生习作中选出佳作编成优秀习作文选等。在选编、修改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欣赏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还可以综合运用句群重组式、情景速记式、联想抄写式等方式,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五、改革作文命题方法
命题作文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重要形式,要调动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还要想出好题目,改进作文命题的方式方法,破陈规,脱俗套。
1.自由命题法
如果命题不当,学生容易养成为作文而作文,敷衍了事,任意虚构,矫揉造作得坏毛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根据训练要求确定写作范围,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如我在让学生记发生在寒假中的一件事,只需确定这一写作范围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自由命题,力求具体贴切。有的同学在寒假里旅游,可以《记一次难忘的旅游》为题作文,有的在寒假里扫雪,以《扫雪》为题,题目是学生自己经历的,写起来自然就有话可说了。
2.填充完题法
命题作文的主要缺点是题目统一,限制过死,脱离学生实际,把写作变成了“遵命文学”,这是它的“先天不足”。但采用填充完题法命题,则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实际和经验范围补题选材,增加命题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我最喜欢 》,可以写人,可以写物,可以写事,还可以写景等。再如《记一件 的事》,空白处可填的内容很多:“有趣”“有意义”“难忘”“愉快”等等。
3.借鉴模仿法
学生在阅读课上所学的课文,本来就可以供学生效仿的,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结合课文命题,题目往往是学生熟悉的,写法也是学生初步掌握了的,进行这样的作文练习,就可以借鉴模仿课文,“借瓶装酒”,摹中有创。联系课文命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练习式,有全文模仿式,有引中感想式等。
4.旧题新意法
《我的老师》《难忘的一件事》一类题目,老化、陈旧。如果我们“倚老卖老”,肯定不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反之,改以《老师的微笑》《这事可不小》为题,则可给学生新鲜感,使之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此外,还可运用“自由选择法”“提供素材法”“故事表演法”等等,总之,我们密切注意作文命题的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
六、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指导学生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进行作文教学大胆改革与探究,把批改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写和改结合起来。以训练学生自写、自改、自评、自批几种能力为主线,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作了改革尝试,采用“帮、扶、放”三字批改方法,逐步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1.所谓“帮”:就是帮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教师选一篇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习作,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在修改中,让学生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争论,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体改好后,让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和原文对照、比较,找出改过的文章究竟好在哪里。而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模仿着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如集体批改一位同学的《扫雪》时,同学们发言踊跃,兴趣很浓,字、词、句、篇以及标点符号都改到了,其中一句:“我和顾舒、伍璇等同学干得特别起劲,特别是顾舒同学……”这句话里两个“特别”没改动,也未引起教师的注意。一位同学指出:“这句话里两个‘特别’读起来有点别扭,把后面的‘特别’改成‘尤其’好。”大家都说:“改得好!”这样修改,不但启发了小作者本人,也使大家受到教益。
2.所谓“扶”:就是教师在学生作文上标上记号,稍作提示,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本收上来之后,教师全部浏览一遍,分成好、中、差三类,从三类中各抽看几本,对需要改的地方标出记号,一般不作改动,不加评语,在学生修改时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稍加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对未抽到作文的同学,则采取分组互提的办法,让学生自己修改。这样做,既有利于同学互相发现作文的毛病,进一步进行修改,又能取长补短,得到学习的机会。
3.所谓“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或互相修改。教师先讲清作文的修改要求,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在修改中允许学生重作。本子收上来后,教师抽样修改并做好笔记,便于评讲。评讲课上,把学生修改的情况也作为一项内容来评讲,修改认真的同学和改得好的地方要予以表扬。如有个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写道:“在今年观看金湖荷花艺术节晚会时,把自己的前排座位票换给老师,说:‘老师您就坐在我这儿,我到后边坐。’说完就向后排跑去。”他修改时,把“跑去”改成“走去”。教师问他为什么这样改,他说:“晚会现场坐满了观众,不好跑,改成‘走’字合理。”
作文修改中的“帮、扶、放”三字法,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单项或综合合作,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说,文章难度大的,宜用“帮”的方法;难度较小的就用“放”的办法;开始时宜用“帮”“扶”的方法;后来可采取“放”的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自作自改,学生改出了兴趣,改出了门道,改出了水平。学生在自改、多改中培养了认真思考、反复推敲的习惯,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写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能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备好课,上好课。
综上所述,观察、阅读、说话、兴趣都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命题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形式,写作与修改反过来又会促进观察、阅读、说话水平的提高。同时,观察、阅读是积累,说话、写作是表达。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只有紧紧有效地抓住“观察、阅读” 的源头,“说话、写作”之水才能长流不断。只有改革命题方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掌握自我修改的技巧,提高学生作文技能与水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