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楚成语看湖北人的始祖精神

2018-11-28李汇洲

西部论丛 2018年12期
关键词:始祖荆楚楚文化

李汇洲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楚文化的中心。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也奠定了湖北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地位。今天研究荆楚文化的发展历程,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荆楚优秀文化体现出的湖北人的始祖精神与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湖北人的始祖精神激励全省人民奋勇前进,为全省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楚及楚文化含义

楚,也称荆楚,“楚”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做“荆”,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可用作薪柴等多种用途,人们日常生活少不了。于是远自商代时,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楚人的先祖是苗裔,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楚人奉祝融为始祖),这支部族迁移到江汉流域,不断地与周围的土著民族(九黎、三苗的后裔)相互融合,以炎帝为主的部落,后被黄帝击败,这就合称为历史上的炎黄,是一种部落形式,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楚文化虽只是先秦时期由楚人创造的一种地域性文化,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东周时期影响南部中国的主流文化和南方诸文明的集大成者。楚部族在与北方商王朝的对峙中也吸收了先进的商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从楚成语看楚人的精神特质

(一)荜路蓝缕,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探寻楚人先辈艰苦创业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夏商更替之际,战火连年,楚人先祖辗转迁徙到了荆楚地区。到西周末年,楚人还是一个弱小的部落。熊绎成为部落首领后,率部族居江上楚蛮之地,“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正是这种“荜路蓝缕”的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艰苦创业的典范。周初,周成王盟会诸侯,熊绎出使受到冷遇。熊绎回来后告之群臣,立志发奋图强,发展生产,扩大疆土。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从熊绎到熊渠,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春秋时期,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当时楚国都城是“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曰朝衣鲜而暮衣敝”。正是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楚国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创造了先秦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即追新逐奇不甘人后、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

楚人的创新精神有很多记载:楚君熊通自行称王,首创县制。楚国灭了权国,便设县治之。秦国设县,在楚国之后。早于商鞅变法的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的一次悲壮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大胆的改革运动。楚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文学而言,庄周的散文奇诡莫测,变化无穷,气势浩荡,意象峥嵘。屈原是楚辞的宗师,后人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它道出了楚辞惊世骇俗的奇异之美。楚人大胆革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三)抚夷属夏,兼收并蓄,即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在先秦的诸民族中,楚人的民族偏见最少,主张民族融合,强调兼收并蓄,能够融合其他民族、国家包括来自南洋、西方的文化。在这方面突出的事例不少,其中称作“蜻蜓眼”的玻璃珠就来自地中海东部。

在创业初期,楚王没有与周王室的血缘姻亲关系可依,没有辽阔的疆域可恃,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以致用,以独立强盛为目标,因而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务实性。这些特征多基于楚人的善于学习、包容众长的博大胸襟。青铜冶炼正是楚人学习吴越地区人民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四)问鼎中原,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这是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楚国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西周初算起持续了七百年。起初楚国的疆土不过五十里,春秋之际楚国疆域不断扩大,楚武王“欲观中原之政”,公然藐视周室。楚文王元年(前689年)建都于郢,国势愈发强大,成为中原地区的巨大威胁。楚庄王八年(前606年)北伐陆浑之戎,亲至洛邑,观兵周郊。楚庄王公然询问周鼎之大小轻重,当王孙满告诫他“在德不在鼎”时,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可见楚国之强大,足见楚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近代,楚人问“问鼎中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于辛亥革命中“武昌首义”等政治方面,在工商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即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楚人有尚武之风,如荆州博物馆有一种叫“连发弩”的文物,李白有一首五言绝句,写到秦始皇,其中有“连弩射海鱼”的诗句。连弩可以连发十箭,可见楚人很早就在研究发明武器。在丰富的楚文化中,有很多例子反映了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国发兵救楚,在秦国朝廷中哭了七天七夜,終于感动了秦王;楚将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楚武王、楚文王、楚庄王、楚共王等都身先士卒,亲临战阵之中,体现了非常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有代表性的是屈原,屈原有这样的诗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其精神千秋万代为世人景仰,成为民族脊梁的象征。楚被秦灭时,楚人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不仅是预言,也是誓言。果然不过十六七年,秦国就在以楚国后裔为主力军的农民起义中被推翻。楚人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时空,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枚奇葩,楚成语又是楚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湖北的发展要从荆楚文化中去吸取营养,寻找动力。沧海桑田,时值今日,我们荆楚儿女传承先民的始祖精神必将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因为:湖北先祖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习总书记提出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并行不悖;楚人“抚夷属夏,兼收并蓄”的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一脉相承;楚人“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与以“勤俭节约”为根本的中国梦古今呼应;楚先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及“问鼎中原” 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底蕴永远是世界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我们应当让荆楚文化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亮点,成为二十一世纪湖北经济文化发展的引擎,成为建设中部经济强省的重要资源保证。

忆往昔,湖北先民艰苦创业,开创璀璨的远古文明;看今朝,同一片热土,荆楚儿女秉承先民始祖精神,谱写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始祖荆楚楚文化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走读湖北
荆楚老乡敲钟忙
荆楚战疫之歌
华夏始祖
致逆行者
陕西民间“始祖”文学资源产业化开发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