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早期教育中2至3岁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与训练
2018-11-28廖龙光
廖龙光
幼儿成长阶段是运动的开发最重要时期,每一个幼儿都拥有无限的潜力。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的控制下进行的,在幼儿的幼儿阶段会通过动作来实现对智力的开发,特别是大动作的发展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大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站、蹲、跪等等这些,在2岁至3岁的幼儿会开始有一些复杂性大动作的活动。动作的发展会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有着重要辅助作用,2岁到3岁的幼儿的幼儿的大动作比如并足原地跳、能够双脚交替下楼梯、并足跳远。24个月到36个月的幼儿可以实现单脚站立到控制物体平衡能力发展。我们通过2岁至3歲时期幼儿的大动作发展特点和成长的相关联系来分析关于幼儿的教育建议。
一、粗大动作发展的定义
粗大动作是指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动作,包括头部活动,发展躺卧、滚翻、坐、跪、站立、行走、跑步、跳跃、爬行等动作,是幼儿身体生长,智力发展社会行为培养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幼儿大脑的催化剂,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毅力、胆量、自信心、自控能力和良好个性。增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促进其更快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
二、粗大动作发展对于幼儿重要意义
运动会促进骨骼生长,通过运动消耗会增大反射性的刺激消化系统功能增强,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更加完善,在运动中心肺能力和免疫能力得到提高,加大呼吸使膈肌运动幅度加大对内脏形成的良心刺激。运动会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立体化发展,运动能力水平是大脑成熟的重要标志,能够很好的诱导和促进幼儿的智能发展运动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胆量自信、克服困难及自控能力,为缺少同伴交往的独生子女提供游戏伙伴,培养社交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在运动中,幼儿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新的活动领域,在运动中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三、2岁至3岁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的各个月龄的具体目标
幼儿的大动作发展顺序:从全身到局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从上到下(头部、躯干、下肢)。
2-3岁的大动作的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站立、行走、上下楼梯、跑、跳、攀登、平衡等。 特点是以发展运动机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衡发展,包括走(不同方向、曲线、倒走)、跑(追逐跑)、跳(原地跳、向前跳)、投掷等。
各个月龄的大动作发展目标具体表现为:
23-24个月:能向前跳10厘米,并能保持平衡,双脚起跳向上跳5厘米,能独自上楼梯(两步一个台阶上4个台阶)。能在成人的帮助下走过2米的平衡木。能向前连续跑5-6米。
25-26个月:能无辅助两步一个台阶下4个台阶,能倒退走三米。能投100克的沙包1米远。能单脚站立。
27-28个月:能双手叉腰向前走直线走三步;能扶着栏杆或墙壁一步一个台阶上四个台阶;能并足从40厘米高的台阶向
下跳。
29-30个月:能双手叉腰踮脚走5步。
31-32个月:能向前跳60厘米,双足同时起跳和落地;能从60厘米的高处向下跳,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
33-34个月:能跳跃障碍;双手叉腰踮脚走3米。能投沙包2.5米—3米远。
35-36个月:能协调手脚动作翻越133厘米的攀登架。
2到3岁的幼儿的大动作发展还可以根据所能使用的运动器材来作为判断标准。例如在走的方面有推玩具走、捡球、走平衡木、追泡泡、踮脚走路;跳的方面从板子上跳下来、上下斜坡、袋鼠跳等等。
四、2-3岁不同月龄的粗大动作训练方案设计
24-30个月的幼儿在走和跑方面成人可以与幼儿玩“捉迷藏”、“找家长”等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追逐,有意识地让幼儿练习跑和停的动作,使幼儿逐渐学会在停止跑之前先放慢速度,让自己的身体站稳。经过多次训练,幼儿慢慢地能放心向前跑,不至于因速度快而头重脚轻,向前摔倒。在跳的动作发展上成人可以让幼儿双脚并拢,向上跳起,再双脚着地。这个练习可以反复练习,促进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腿的平衡能力。或者与幼儿相对站立,拉着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向前面跳。待幼儿熟练后,再让幼儿独自跳远,并练习从最后一个台阶上跳下,能够独立站稳的动作。
30-36个月的幼儿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粗大动作的发展会更加成熟,在走和跑方面成人可以和幼儿一起玩“你来追我”的游戏,还可以让幼儿与成人相互追逐,相互躲闪,在跳的动作发展上可以玩摘苹果的游戏,在客厅的一端牵一根线,在线上挂一串剪成苹果形状的纸条,距离幼儿伸手有一定高度但幼儿跳起又能摸到。给幼儿一个小桶,让幼儿提着小桶去摘苹果,摘上几个就送给家长一次,以增强幼儿的大肌肉协调性。这些游戏可以全面训练幼儿的运动能力,练习行走自如、跑、跳以及长距离运动,从而促进粗大动作的发展。在粗大动作中平衡能力是一个整体的能力,其发展是其他感觉发展的基础,而2~3岁则是培养平衡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的平衡力可以在房间里的地板上,按一定的间隔摆放8块墙砖,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块15厘米宽的木板,搭成一个简易的平衡木,鼓励幼儿在上面来回行走。不过,成人要注意在旁边用手保护,以防幼儿摔倒。通过反复练习幼儿逐渐行走自如,这对更好地进行其他运动很有益处。
五、2岁至3岁幼儿的大动作训练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粗大动作训练原则
1.根据幼儿的情绪选择游戏的种类,幼儿情绪饱满吃睡正常,适宜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如翻身、捉迷藏、跑,在幼儿困倦、身体不舒服、情绪不佳的状态下要选择安静而平和的游戏。幼儿的动作发展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2.根据幼儿的个性和表现选择游戏,对于天性好动的幼儿适宜选择激烈的运动项目,要经常带到比较开阔的地方,让幼儿跑、跳甚至打滚,对于内向的幼儿适宜选择较为平和、安静的运动项目,经常和他一起唱歌、讲故事、搭积木或者玩拍球的游戏。
3.为幼儿提供空间,利用幼儿床作为运动的小空间,在家里面为幼儿开辟运动游戏天地,不要放置危险的东西比如热水瓶、电插班、花盆等等物品。
4.利用运动玩具来促进运动的发展,根据幼儿的游戏类型选择适宜的玩具,有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训练。
注意事项:
以上各个月龄的大动作发展目标是作为一个总体的参考依据,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别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来实施训练方案。幼儿动作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反应比较比迟缓,在设计游戏动作要配合幼儿动作发展的步调进行。尊重每一个热幼儿的个性和年龄特点,在训练中从简单到复杂,用表情和语言与幼儿沟通。尊重幼儿发展权利的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动作训练要注意上肢和下肢同时刺激,大动作训练时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幼儿沟通、大动作训练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大动作训练时候要做到动静交替、繁简搭配。
大动作发展与专注力的关系
大动作的发展需要肢体的协调完成,2至3岁的幼儿由于身体各个方面比较柔软,骨骼继续骨化,随着幼儿的运动器官的逐渐成熟,运动技能不断发展,需要在一系列的配合下完成,协调过程中比如走平衡木主要以腿部的平衡为主,手臂、腰部、头部等的动作为背景姿势,动作和肢体的协调能够很好的实现精神的专注力。
比如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过平衡木的时候,不是只有脚部的动作也有其他部位的动作,背部的肌肉要怎样平衡摆放、双脚的站位、手臂的摆动、头部的朝向、腰部的力量都是需要到位和协调才能实现平衡行走的完成。一个稳定的身体姿势需要通过肌肉发育到位,不过其中一个协调不好会造成结果完成不了。这些大的部位的相關肌肉发展如果发育不正确,那么就会造成动作的不标准也会导致幼儿一系列的姿势不良,身体各个部位无法协调,如果完成不了动作就会缺失专注力,不能够集中精神不利于幼儿的发育和成长。
总结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往往通过一些列的动作来实现,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大脑成长可以展现。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动作可以当做幼儿智力的大厦。幼儿的动作发展具有科学的规律和要求,家长应该时刻观察和研究对于这些动作表现以便于及时纠正。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往往通过一些列的动作来实现,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大脑成长可以展现。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动作可以当做幼儿智力的大厦。幼儿的动作发展具有科学的规律和要求,家长应该时刻观察和研究对于这些动作表现以便于及时纠正。幼儿的教育应该遵循科学的规划和规律的指导,根据相应的训练原则和方法来指导幼儿的大动作发展。智慧源于运动,运动机能得到锻炼会让幼儿在成长中得到锻炼。2至3岁的幼儿尤其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和时期,所以更应该得到关注和指导。在不断的发展中促进大动作的规范发展,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和较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高秀杰.对2岁半—3岁半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估研究.科研与教研.2000年
吕婀娜. 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COR)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杨轶冰、鲁峰. 论0-3岁儿童智力发展中的动作训练[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6):110-111.
上海虹口区0—3岁幼儿教研中心组.幼儿的动作发展与游戏.幼儿教育.2011年
张晓艳.论2—3岁幼儿亲子教育活动的设计.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8月第31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