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

2018-11-28刘雪飞

西部论丛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专业教育

刘雪飞

摘 要:信息时代下,市场对人才的标准不断提升,想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市场要求,创新以及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局面的转变,市场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型的创新人才,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也要結合自身办学优势,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为高校转型奠定基础,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人才。但是当前,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深化教育形式、促进高校发展,成为地方高校需要探究的新课题。

1、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教育目标不明确

当前,各大地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是在教育方向和办学定位方面存在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课程尚未形成系统性体系,缺乏教育资源和聚合力。

1.2与专业教学缺乏整合

首先,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更加倾向利用校园活动或者实践体验等方式,与专业教学缺乏有效整合;其次,课程作为教学核心,虽然很多地方高校将其创新创业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但是却没有与专业课程实现交叉教学,二者的融合度较低。

1.3师资建设存在问题

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存在本质区别,需要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业经验和创新意识,但是当前,地方高校在师资建设方面依然以就业指导教师和团学教师为主,师资团队存在创业经验匮乏、学历不高以及数量不足等问题。

1.4缺乏实践平台

受到创业基地、创业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高校难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缺少创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自身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难以获得有效提升[1]。

2、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相关路径分析

2.1明确改革目标

首先,明确思想目标,地方高校要结合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以技术转型为改革契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拐点,明确教育的操作性和目的性,并且将其落实到教学全过程中;其次,明确教学目标,高校需要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充分结合,并以此为依托提升教学质量和层次,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上,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业指导机构,协调资源、统一思想;最后,明确实践目标,成立由社会服务、后勤、资产、人事、科研和教务部门共同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并且加强创业实践、课堂创新、创业服务、科技竞赛等工作的管理,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全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进行[2]。

2.2加强专业融合

首先,高校要注重开发和设计教育通识课程,尤其要结合时代特点开发创新思维、网商创业等新课程,促使广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和专业特点自由选择相关课程;其次,高校要组织各个院系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必要能力和创业基础知识,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要突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将教学知识与学生在社会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密切结合,促使学生可以在未来的职场中掌握资源、发现机遇、开展创新;最后,各个专业也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创新,积极引入翻转课程、慕课、微课等新形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不断优化,提升评价的引导性和操作性。

2.3搭建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更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渠道和机会,进而提升其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避免出现实践实训与理论教学脱节的情况。首先,高校要培育校园创业文化,在校内积极举办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创新实践中,扶持学生创业社团,并且加强宣传报告,在校内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其次,高校要积极拓展校友、企业和政府等创业资源,对当地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其作为创新创业基地,并且邀请创业学生、创业校友以及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创新创新指导和交流,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实践平台,调动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后,高校要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源、技术、资金和场地的支持,发挥实践教学和专业院系在创业项目扶持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符合专业发展的创业项目,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创业中,给予其专业方面的指导,通过课题合作和项目研究等方式,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3]。

2.4优化教师团队

高校要通过各项有效措施构建创业创新型教师团队,首先,要将具有文化创意、财会金融、信息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融入到创业教育团队中,优化现有教师结构,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其次,高校要积极从社会中吸纳具有学术背景和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例如政府官员、创业校友以及企业家等,向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创业帮助和咨询;最后,高校要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学科研,并且从资金、制度和政策三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入[4]。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构建创业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对促进地方高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和关键作用,因此,地方高校需要给予其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路径和举措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为地方社会繁荣和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占艺,汪凯.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23-27.

[2] 崔玉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济意义和行动条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85-93.

[3 路贵斌.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4):73-76.

[4] 李月云,杨文艺.强化协同: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2):56-60.

项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云南工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ZZX33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专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部分专业介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修脚店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