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愚昧时代彰显的真善美

2018-11-28马梦丽

戏剧之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芙蓉镇谢晋真善美

马梦丽

【摘 要】在中国电影一百一十三年的发展历程中,“谢晋”这个名字伴随了我们将近六十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谢晋的高度就代表着中国电影的高度,作为当时拥有最多观众的国内导演,谢晋无疑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芙蓉镇》是谢晋导演“反思三部曲”的巅峰之作,当时,影片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一股收视热潮随后获得了百花奖、金鸡奖、金熊猫奖、水晶球奖等国内外奖项。现在,影片在上世纪80年代的轰动与风光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悄然流逝,但是,当我们在30年后再次回首《芙蓉镇》,宛如昨夜星辰,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本文以《芙蓉镇》中的胡玉音形象为研究蓝本,探析胡玉音形象在影片中得以成功建构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谢晋;《芙蓉镇》;胡玉音形象;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007-03

时代有谢晋,而谢晋无时代。谢晋是一个非常多产的导演,在长达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共创作影片30部。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每一个足迹,都成为中国百姓心中深刻的时代印记,正如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所说:“回想一下,在这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如果没有谢晋,一大批中国人如果没有《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等电影可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失落?因为他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集体审美历程的一个组成部分。”[1]的确,谢晋的电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的共同集体记忆。《天云山传奇》(1981年)、《牧马人》(1982年)、《芙蓉镇》(1986年)被称为谢晋导演的“反思三部曲”。

影片《芙蓉镇》是根據古华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故事片。基本保留了原著的“故事”要素,时间——从1963年到1979年;地点——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的湘西芙蓉镇;人物——身份、地位、性格、命运与原著基本保持一致,基本的故事情节结构也保持了原状。影片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下,关照小人物的命运起伏,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但是,影片并不是对文革给芙蓉镇带来灾难的简单揭露,也不是重复一个悲惨的历史故事,而是以人的历史为出发点,着力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复杂性、丰富性、多层次去反展现一个特殊的时代。

美国著名编剧和制片人谢尔德指出,“人物是你的电影剧本的基础,他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2]谢晋导演也曾说过:“我一贯注重人物。”“在我看来,一个剧本,人物好了,其他方面还是可以修改提高的,如果人物缺乏表现力,我是不大选它的。”[3]长达四十多年的电影艺术创作生涯中,谢晋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而在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当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是谢晋影片独特的魅力所在。如吴琼花、冯晴岚、宋薇、赵秀芝、胡玉音等魅力独具的女性形象,她们构成了谢晋电影风格的标杆,也是谢晋阐释电影的重要载体。“谢晋写人,最主要是写人的独特命运,他尤其擅长对女性独特命运的描写。在他的影片中,最有光彩、最富魅力的是那些有着独特命运的中国妇女的美好形象。”[4]历史总在一天天刷新它的影像记忆,但是谢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胡玉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谢晋对胡玉音这个中国妇女美好形象的成功塑造。

一、真

著名美学家波瓦洛称:“真是美的前提。”[5]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也曾说:“美就是真,真就是美。”①胡玉音形象之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人物角色的真实

在影片《芙蓉镇》中,谢晋导演对胡玉音这个角色的塑造上,与同一时期其他女性形象的塑造——《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牧马人》中的李秀芝、《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大娘相比,胡玉音的形象更具有真实性、可信性。谢晋导演并没有盲目歌颂和拔高卖豆腐的个体小商贩的思想,而是将其放置于真实的社会处境之中,呈现其最真实的形象。在影片《天云山传奇》中,冯晴岚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中国女性形象——忠贞、高尚,她的出现实现了对罗群身体和灵魂的双重拯救。一方面,她在恶劣的风雪中,用板车将病重的罗群艰难地拉到自己的宿舍,举办了婚礼,这是对罗群身体的救赎;另一方面,她始终支持罗群有关社会建设的工作,并且在罗群得到平反之后就病重去世了,使她的精神得到了更高的升华。显然,胡玉音没有冯晴岚身上那种不顾一切、舍己为人的精神。在《牧马人》中,李秀芝被塑造成一个道德化的人物,她不在当时宏大的政治语境之下,是一个田园式的女性形象。她养什么成什么,像大地母亲一样照顾着许灵均。很显然,胡玉音没有李秀芝那样具有包容一切、哺育一切的能力,也没有梁大娘无私为党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然而,正是因为导演把她从崇高的“神坛”上拉下来了,人物人性的部分凸显出来,从而更加符合现实,使人物更加真实。

(二)还原历史——真实环境的营造

谢晋是一个现实主义大师,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在承认现实改造现实之间、在继承传统和超越传统之间,谢晋导演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谢晋导演的创作态度。现实主义作品要求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强调时代环境、情节结构、人物性格、感情等的细致刻画。《芙蓉镇》是对特定特殊时期——“文革”的反思,采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胡玉音和秦书田在晨光微稀风雨雾雪中长年扫着狭长崎岖的青石板街道、“胡记”老客栈门前的石碑坊、永远笼罩在昏暗色调中的路亭、一盏泛着微光的煤油灯、一张拥挤的木床、一扇破旧的木门、一座粗糙的土灶头,都能使观众产生一种可触摸的真实感,这些电影的基本语言——画面造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以产生情景交织,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一切都与导演营造出来的社会环境的真实感相融合——1963年店铺纷杂,集市繁荣,胡玉音与丈夫黎桂桂的米豆腐店人来人往,生意火爆; 1964年“四青”开始,墙上、地面上随处可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字报,街市很冷清;1979年芙蓉镇恢复了繁荣的景象。 芙蓉镇是人物生活的场域,芙蓉镇的变迁会影响每一个人物的命运走向,导演营造出来的芙蓉镇是真实的,那就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形成天然的具有了真实性。例如,胡玉音和秦书田因为申请结婚而被审判的电影段落,在大雨磅礴的街巷中,秦书田对胡玉音喊道: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使观众的心为之一颤。是啊,在那个愚昧的、泯灭人性的年代,有多少像胡玉音和秦书田这样的人是必须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个场面是那个年代真实生活的写照,两个在心中都彼此相爱的人,在面对胜生离死别的那一刻喊出的那句话是那么自然、真实,拨动观众的心弦。

诗歌善于警句、小说善于描写、电影善于用画面来再现现实生活,使观众感受到审美享受和对生活、社会、历史的反思。谢晋在《芙蓉镇》呈现了一系列真实可信的画面,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关注人的历史,着力展现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主人公——胡玉音的命运轨迹,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女性形象。

二、善

波瓦洛说:“善是描述人性的。”[6]波瓦洛给出了善的内容和方向,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②孔子给出了善的标准,即孔子认为韶乐不仅要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也要符合道德要求。

在《芙蓉镇》阴霾蔽空的年岁里,唯一怀有微弱却不灭的人性角色是粮站主任谷燕山,在战争中受伤致残,颇具正义感的北方大兵,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共产党员,像大多数普通劳动人民一样正直、善良,甚至超出一般的正直、善良,同时他又具有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基本素质,就是他从粮站把碎米卖给胡玉音支持她的生计,也因此被“调查”关了起来。胡玉音从亲戚家“躲风”回来之后,全然忘记自己的恐惧和将要面临的灾祸,替谷燕山的命运担忧,对他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当她去找谷燕山得知老谷因为卖碎米给自己而致祸时,更是执意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能怪罪到老谷头上。这都表现出了胡玉音的善良、正直、纯真。但是这并不是超社会超阶级的善良、正直。其中有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诚挚感情,因为在胡玉音心目中,老谷代表的是共产党、政府、社会主义新中国。由此可见她的善良、正直是溶解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核之中的。

三、美

胡玉音形象的美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形美和理美。是形美和理美的和谐统一体。

(一)形象外在美

俄国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③很显然,面貌和衣裳属于外在美。同样,电影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首先就该好看,这是吸引观众的首要一步。 胡玉音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个米豆腐摊,在《芙蓉镇》拍摄之前,像胡玉音这样的个体小商贩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非常少,即使出现了几个,人物的面貌被丑化了,衣裳也是破败不堪的。但是,在《芙蓉镇》中,谢晋导演塑造的这个个体小商贩胡玉音,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豆腐西施”。她有一双会说话的明亮眼睛,神態秀美,可谓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④干净素雅,体态健美,在热闹无比的芙蓉镇上,在人来人往的圩集中,总是能一下吸引观众的视线。

(二)理美

1.德行美。影片没有简单的停留在具象的外观上,更侧重于对人物、心理内涵的表达,使人物由内而外、由外而内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首先,辛勤劳作之美——勤劳能干的中国妇女形象。影片开头,伴随着阵阵歌声,天还是黑的,一盏煤油灯、一间简陋的木屋、一台老石磨、一对正在劳作的夫妻,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换来的是那从磨台中缓缓流出的米浆,和圩集上售卖的一碗碗米豆腐。在盖新房子的过程中,胡玉音和丈夫一起干活——白天用背篓背石头,晚上继续磨豆腐,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她那湿透的衣服和满头的汗水是她勤劳的最好证明,终于靠自己的辛勤劳作盖起了一座新房子,住在自己用辛勤汗水搭建起来的新屋中,其欣喜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对胡玉音勤劳持家的最恰当的评价是新屋门上的大红对联——勤劳夫妻发社会主义红财,山镇人家添人民公社风光。导演塑造了一个淳朴、勤劳、能干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其次,外柔内刚、外和内强的性格之美。勤劳能干、淳朴善良的胡玉音因为自己的劳动果实——新木屋而惨遭打击。当“运动”来了的时候,吓坏了胆小怕事的丈夫,当李国香来新木屋“调查”时,丈夫害怕地躲了起来,一家之主的重任就落在了胡玉音的身上,当李国香问话时,胡玉音是非常紧张、局促的,但是她仍然能顶住压力、笑脸相迎、机智应对。导演塑造了一个机智、精明、自强的女性形象。

导演塑造的淳朴、勤劳、能干、机智、精明、自强的胡玉音形象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她是承载了来自传统的、民间的、人文的价值观,和当时政治的、暴力的阶级的价值观不同,这填补了意识形态的缺失和人们寻求新的精神支柱的要求。

2.对理想执着追求之美。作为一个塑造成功的典型女性形象,胡玉音身上散发着道德情感的理想之美。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爱情上,胡玉音的经历都是非常曲折的,但是,她对生活、对爱情、对幸福的执着追求是撼动观众心弦的。丈夫胆小怕事最终被逼自杀,自己又被定为“新富农分子”,受到侮辱。生活中的不幸接连而来,压得胡玉音几近崩溃,在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同时天涯沦落人”的秦书田的爱情和谷燕山的关怀给了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然而,生活绝非易事,胡玉音和秦书田的爱情也经历了许多波折。胡玉音和“右派”知识分子秦书田被罚一起扫大街,两人在相互关心、帮助中逐渐萌生了爱情。刚开始她内心是非常挣扎的,但是胡玉音是一个对幸福爱情有着非常执着追求的人,最终,她接受了秦书田的爱情、开始和他一起“过日子”。之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向组织提出登记结婚的申请,被送白对子“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非但没有批给申请,反而遭到了更残酷的审判。

面对残酷的现实,胡玉音并没有屈服,开始变得勇敢、坚强,她牢记秦书田的嘱咐——活下去!象牲口一样活下去!由开始的逆来顺受到顽强活下去。导演的塑造不再仅仅局限于电影儒学中勤劳能干、淳朴善良、温柔恭顺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对生活、爱情、理想执着追求的胡玉音形象。谢晋在塑造胡玉音形象之“美”时,并没有盲目歌颂,而是蕴含着深层的思考,她不再是逆来顺受,而是有更多的个人生活、自我思想。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开始思索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其表现出来的理想人性之美,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谢晋电影的成功。

谢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西方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理论所说的女性是观影的基本动力不同,谢晋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不是“欲望”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中国文化和传统美德“真善美”的道德符号。“生活也是一条河,一条流着欢乐也流着痛苦的河,一条充满凶险而又兴味无穷的河。人人都在这条河上表演,文唱武打,红脸白脸,花头黑头。[7]”在影片《芙蓉镇》中,导演着力塑造的是胡玉音在人生之河中的表演,影片中呈现了胡玉音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典型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形象,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美与丑、善于恶、崇高与滑稽以及坚守与无奈……

余秋雨在论及黄佐临时曾写道:“有的艺术家,一生膺服一个字‘真,孜孜于历史的真相与社会真相繁荣揭露,拷问自己与别人的真诚,生活态度也非常现实;有的艺术家,始终皈附一个‘善字,呼吁公正、申诉理想,义正言辞;相比之下,佐临更寄情于一个‘美字,特别执着的关注这艺术本身的命运。”[8]很显然,谢晋导演是一个膺服“真”、皈附“善”、寄情“美”的电影大师。因为他曾说:“我们未来的影片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文艺作品要发挥艺术的力量,使它能够起到提高整个国家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作用,起到提高每个人思想境界的作用。”[9]这种电影人的高度责任感伴随谢晋导演创作的一生。

总之,谢晋在《芙蓉镇》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浮雕式的女性形象——胡玉音,向观众展现了愚昧年代胡玉音身上的真善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彰显着一代中国人的时代风貌,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见于约翰·济慈诗歌——《希腊古瓮颂》

②见于孔子《论语·八佾》

③见于契诃夫剧本《万尼亚舅舅》

④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足迹——谢晋电影艺术生活回眸·序[M].1998.

[2](美)悉德·谢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钟大丰,鲍玉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30.

[3]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218.

[4]张铭堂.谢晋电影之谜[A].论谢晋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5.

[5]戚廷贵.美的发生与流变[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585.

[6]戚廷贵.美的发生与流变[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589.

[7]古华.芙蓉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8.

[8]余秋雨.佐临的艺术人格[A].佐临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41.

[9]谢晋.歌颂真、善、美[A].《天云山传奇》导演阐述[C].谢晋电影理论选集·反思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5.

猜你喜欢

芙蓉镇谢晋真善美
美丽的芙蓉镇
电影《芙蓉镇》中的食物叙事与20世纪80年代的世俗伦理
谢晋寻子
谢晋的《寻人启事》
谢晋的《寻人启事》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一幅湘南山镇民俗风情的展览画
缅怀谢晋导演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