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背景下移动学习APP的应用模式研究
2018-11-28张涛
张涛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理念的传播下,催生出了智慧校园与移动学习的新形态,移动学习APP已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学习手段。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引入移动学习APP可以解决高校教育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符合软件技术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指出应用移动学习APP应当遵循衔接学校教育、融合智慧校园、强化学习服务、改革教学评价四项原则。
关键词:智慧校园;移动学习;APP;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21-0086-05
一、引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运用,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逐渐普及,高速移动网络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生活”已经开始渗透并逐步取代“(桌面)互联网生活”,成为数字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具体到教育领域,2015年,“互联网+”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当代教育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的学习类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成为教育市场、企业的新宠,如何开发、推广、应用学习类APP成为教育从业者的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理念也改变着学校的教育形态,教育者开始关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研究,主张利用高速网络、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的学习支持环境,改革校园的学习、生活、工作模式,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将以往割裂的部门业务进行整合,提供统一接口和个性化服务平台,为教、学、研活动以及学校提供更广泛的支持,这就是智慧校园。[1-2]
当前全国各高校正在广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以适应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包括移动学习在内的信息化工具与智慧环境的融合,以实现将教学过程真正融入智慧校园,打造符合师生现实需求的智慧教育。
二、智慧校园与移动学习APP
1.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对于智慧校园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描述,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具有侧重点的理解。例如,黄荣怀教授从环境观角度出发,指出智慧校园应当是一种全面感知物理环境,为学习、教学、生活提供分析、评价、决策的开放式支持环境;[3]胡钦太教授从人本角度出发,认为智慧校园应当以服务为中心,融合各项业务工作,整合平台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4]蒋东兴老师从系统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校园重在利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通过跨部门、跨业务的融合,开展智慧教育。[5]但无论具体含义如何,笔者认为智慧校园都应当具备如下共通的特征:
(1)高速泛在网络
智慧校园应当为用户提供覆盖全校、无缝连接的高速网络服务。通过将有线网、无线wifi、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高度融合,支持无感知的网络切换;并通过高速交换设备,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连接。
(2)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信息服务
一方面,智慧校园应当广泛收集教学与学习信息,智能分析各学科、班级教学情况,生成教学大数据,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集中科研基础数据,提供智能科研辅助,帮助教师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跨部门业务整合
不同于数字校园时代所强调的业务信息化,即将各部门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建立统一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智慧校园要求从大数据的角度重新审视部门之间的联系,将校园运行数据进行筛选、清洗、整合,将部门业务融合,以服务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从而打破部门壁垒,发挥整合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
(4)智能生活服务
借助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智慧校园能够实时感知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桌面终端、移动终端、POS机、条码机等终端设备,可以为校园人事、后勤、物业、水电等日常管理提供便利,并为个人、学校、供应商等用户提供智能化、网络化的生活服务。
2.移动学习APP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可以理解为应用程序,通常作为移动端软件的统称;而对于移动学习APP,学界并没有公认的界定,也有研究者使用“教育APP”、“教学APP”等称谓,但都是指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运行的,用于辅助学习的软件或程序。[6]
移动学习APP是随着移动终端的演变而逐渐发展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非智能手机(功能机)时代,随着自定义JAVA程序在手机上的运行,手机的智能化开始有了雏形,一些简单的学习支持程序被开发出来并得到运用。由于设备的限制,这类程序中的学习资源仅限于文字、声音、质量低劣的图片和动画等,主要运用方式为学习内容的显示,没有交互或仅有简单的人机交互功能,学习资源也是完全封闭的,难以改变和更新。随着技术的进步,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出现于教育者的视野中。相较于手机,PDA具有大尺寸、显示效果良好的屏幕,具备一定的无线通信功能,因此能够支持較高清晰度的图片、视频播放,支持简单的交互功能。但由于PDA设备成本高、通信功能简陋以及系统封闭、机能限制等原因,移动学习APP的开发与应用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通常是基于特定设备或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支持软件。[6]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微芯片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性能、低成本、易通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得以迅速普及。与之相应的,移动学习APP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强大硬件的支持下,这类软件表现出极为出色的显示性、交互性、易用性、便捷性,受到全世界学习者的青睐。
根据2015年百度移动分发报告,从2013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四季度,仅安卓系统用户中教育类APP的下载量增长率就达到了521%,用户规模也增长了540%;从年龄构成上看,教育类APP的用户以学生群体(24岁以下)为主,占55%;从使用时间来看,教育类APP用户的主要学习时间集中在周末、晚上等非上课时间。[7]此外,笔者对国内较大的安卓应用平台小米应用商店进行统计发现,在所有收录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应用中,教育类APP总数为3265个,仅次于游戏类APP数量,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移动学习APP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终身学习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学习者改革传统学习方式、获取优质学习资源、提升个人学习效率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应当正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将移动学习APP纳入教学体系,研究其与课堂教学的互补关系,探索智慧校园环境中移动学习APP的应用模式,以更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的信息化优势,促进教学改革。
三、移动学习APP的应用模式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核心场所是教室,基本组织单位是课时,学生于固定的时间,到固定的场所,完成计划的课时学习。具体到一节课,通常在课前由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课上进行知识点讲解与解惑,课后完成练习和作业。如图3所示,这种模式具有封闭性,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较少考虑或不考虑课堂外学习的情境,也没有针对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自学过程实际上并没有纳入到学习体系中来。
然而,一方面,随着高速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资讯获取的渠道越来越便捷,这使学习者取得学习资源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无论在教室还是宿舍、校内还是校外,都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上获得大量优质的公开课、教学视频、学习资料等资源,移动学习已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学生群体的重要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智慧校园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包括无缝全覆盖的网络基础建设、融合开放的学习资源平台、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决策支持等。这些因素都为高校引入移动学习APP,构建开放式、混合式[8]、翻转课堂式[9]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本文以混合式学习为基础,探讨移动学习APP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应用模式。
1.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学习是由E-learning理念演变而来,它将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进行混合,一方面利用课堂学习中的沉浸式体验,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与监控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在线学习时空自由、自主性强、交互体验良好、学习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8]
由此可见,混合式学习旨在融合线上与线下、自主与集中的学习方式,而对具体的工具没有要求,因此可以利用移动学习APP,在高校智慧校园的环境中构建混合学习模式。其学习过程如图4所示:
(1)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智慧校园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系统,使用移动学习APP进行自主学习。但完全的自主学习并不能起到良好效果。首先,本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在于预先学习课程内容,在教学视频、微课的帮助下对课程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为课上参与教学活动做准备,这就需要教师把控好学习的方向和深度,以避免学生的自学过程流于表面,或者一开始就接触过于艰深的内容而产生挫败感;其次,以往多项研究表明,由于学习者自控能力差、意志不坚定、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自主学习往往面临着效率低下、精力投入不足、学习效果差等问题。[8][10]因此,本阶段自主学习过程应当有教师的适度参与,以控制学习方向、内容等,具体包括:教师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学习APP等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向等指导性材料;为学生划分学习范围;指导并监控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学生的问题灯。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指导,利用移动学习APP,以自主或小组方式查找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在智慧校园提供的学习支持系统中记录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通过教师提供的简单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在本阶段,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网络基础环境、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资源平台,以及课程知识库等教学辅助工具,移动学习APP则提供校外学习资源、学习辅导工具、社交沟通工具等,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2)课中——任务活动
本阶段为面对面学习阶段,主要场所是学校的教学场所,但教学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区别。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识记、领会是相对基础、初级的目标,但在传统课堂中,由于面对面学习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传递方式,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讲解基础知识,学生则将课堂上有限而宝贵的时间用于记忆和理解,课后再通过作业、任务等方式完成更高级的目标,这种模式并不利于教学内容的传递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因为学生很可能在面对难度较高的任务时,缺乏教师的及时指导,从而导致任务失败,或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在混合学习模式中,由于上一阶段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课堂上师生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内容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因此在本阶段,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自学内容相关的作业、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在必要时加以指导、共同完成;同时在课堂上组织相关活动,如实践演练、训练模拟等,以锻炼学生应用、分析、综合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组织集中答疑,将疑问在课堂上解决。通过以上教学过程,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学习的内化也发生在教师的全程参与之中,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本阶段教学过程中,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在线教学平台,用于组织活动、呈现任务,学生將活动过程性内容发布在平台上,可以进行小组间交流,教师则可以随时监控、记录各组的任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介入小组研究活动等。移动学习APP既可以作为课堂辅助学习资源的来源,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也可以作为师生交流工具,在实践课等非教室环境下发挥作用。
(3)课后——深化拓展
在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中,课后通常是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完成作业与测试的阶段,该阶段通常标志着当前学习主题(章节)告一段落,即将开始下一主题(章节)的学习,如此循环。而事实上,随着移动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获取方式的便利,以及“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课后时间也开始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习者依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自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种学习通常是兴趣导向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方向进行学习,因此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开放性。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如果能够利用课后时间,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内容,设立更高层次的目标,提出更高难度的要求,拓展学习范围,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将本阶段设定为课后拓展阶段。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主题化学习,并利用移动学习APP的直播等功能,积极开展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学生则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在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的帮助下,进行查找信息、研究统计等活动,最终形成研究结论,与班级成员分享。由此,学习不再是封闭的循环过程,也不再局限于校园范围内,而是逐渐走向开放化、长期化、习惯化。
在本阶段学习中,智慧校园作为学习支持平台,为师生提供项目呈现与管理、学习笔记与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云计算与实验台等功能,为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提供技术条件。移动学习APP作为自主学习工具,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同时提供直播、社交等功能,为教师指导学生探究过程提供便利。
由以上混合学习模式可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高速连通的网络环境,精品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源,知识库和课件等辅助学习材料,学习项目管理平台、作业与任务平台等学习支持工具;移动学习APP则提供了连通国内外优质学习资源的学习平台、师生互动交流的社交平台、满足直播协作等特定需求的功能平台。可见智慧校园与移动学习APP在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合,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是移动学习APP能够帮助师生在不同环境下随时随地连接沟通,而不局限于校园范围,体现了学习的时空连续性,满足了泛在学习的要求。此外,根据具体学科不同,该学习过程可以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或在具体实施方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可以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组织思辨性较强的活动,如讨论、辩论、讲座等;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则需要提供实验性的活动,如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
2.移动学习APP的设计与应用原则
当前移动学习类APP的发展趋势十分迅猛,无论是数量还是使用率都在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软件界面设计不合理、内容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11]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类APP大多由商业公司开发,更加注重软件的技术性和商业性,而在前期调研方面投入不足,没有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此外商业性学习APP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没有很好地契合教育规律与学习规律,而仅仅是简单堆叠和全盘展示,也削弱了学生使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智慧校园环境中设计、开发与应用移动学习APP,应当遵循一定原则,符合教育规律,体现用户需求。
(1)衔接学校教育
移动学习APP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容虽然丰富,但往往无法与学校教育内容直接配套,难以应用。高校若将移动学习APP纳入教学体系,参与日常教学活动,就必须注重其与现有教学体系的衔接性,在教学内容、学习资源的选择和取舍上需要与课程大纲有所关联;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注重一线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的直接参与,以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从而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融合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建设对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所具有的大数据、云平台、资源库、学习支持系统,从实质上改变了学习的形态,使当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学习”成为可能。因此,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开发与应用移动学习APP,必须考虑其与智慧校园的融合,打通平台与移动端的连接通道。具体包括:资源融合,即移动学习资源与教学平台资源的融合,利用平台强大的存储与处理能力,打造云资源库;管理融合,即移动端与平台端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业务互通;数据融合,即学习数据、管理数据等完全融合,同步学习进度,实现两端无缝对接。
(3)强化学习服务
智慧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提供强大的学习服务功能,包括学习目标与进度管理、资源获取与智能筛选、大数据统计与报表分析、信息订阅与智能推送等。这些功能需要依托强大的云服务器和相应软件来实现;此外,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在资源方面有需求,还存在交流需求、移动需求、学习支持需求等,而其中部分功能需求是与智慧校园重合的。因此,移动学习APP的开发需要引入服务器端对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持服务,并通过与智慧校园建设相连接,可以节约成本、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4)改革教学评价
高校传统教学的评价模式主要由先验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构成,在实践中往往更重视后两者;评价方式主要是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但这种评价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体现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认知,同时唯结果论的评价模式也难以全面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混合式教学中,应当改革现有评价模式,借助学习平台的学习跟踪与自动评分系统,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机器自动评价与人工评价、感性评价与理性评价,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移动学习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新学习形态,已经开始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也必将对传统高校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在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当下,引入、设计、开发、应用移动学习APP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同时高校教育者也应当注意到移动学习APP与现有校园学习条件、课程体系的衔接性,从师生需求出发,综合考虑不同技术的融合,打通技术壁垒,共享资源条件,发挥技术与教育的双重优势,以此来促进“互联网+教育”产业在高校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曹晓静.移动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9):33-36.
[2]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3]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6.
[4]胡欽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5]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08-114.
[6]马玉慧,赵乐,李南南等.新型移动学习资源——教育APP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4):64-70.
[7]百度移动分发报告2015初夏专版[EB/OL]. http://doc.mbalib.com/view/c77aa8db954987a0eeea2304b16c595e.html.
[8]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52-55.
[9]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1.
[10]武开,徐荣贞.混合式学习中监控方式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37-40.
[11]甘耀明.移动学习APP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29-30.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