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2018-11-28范龄
摘 要: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以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引入经典故事,激发情感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引用经典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经典故事,可以为学生塑造一个音乐形象,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提升教学有效性奠定扎实基础。音乐情感培养的最佳途径是构建优质的音乐情境,把握教学时机,引入与音乐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故事,使学生能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
如教师在教学《难忘今宵》这首歌曲,为学生构建音乐会的情境,并为其准备庆典的头饰,鼓励学生用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的节奏邀请同桌跳舞。之后再为学生讲解相关故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设置学习悬念,调动积极性
音乐作品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在开展音乐欣赏课之前教师需要做足准备,在教学中安插多个与音乐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音乐欣赏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言,表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
如教师在教学《忆江南》时,可与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入手,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聆听音乐,从而充分感受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音乐语言的甜美。為了巩固学习效果,教师还需要设计几个启发性问题,如乐曲的旋律有何特点?你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些江南景物的造型吗?如果我们给《忆江南》配上舞蹈动作的话,那该是怎样的呢?事实上,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聆听者会产生不同的聆听感受,利用问题深化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文化的渊博。
三、巧用多媒体,深化印象
信息科技的发展为教师创新课程教育提供了诸多便利,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构建优质的音乐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并为学生展示更多音乐作品,无形中丰富了教育素材。
如在教学《采茶舞曲》时,开课前几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并要求学生依据唱谱寻找出歌曲构成音、色彩音和调式。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带领学生进行模唱体验,利用多媒体播放伴奏,深化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并鼓励学生结合想象,为音乐伴奏填词,借此实现知识内化迁移的效果。
四、引入流行音乐,创新课堂教学
随着文化交融程度的深化,越来越多流行音乐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并受到了初中生的喜爱。将其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品鉴音乐作品,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还为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奠定了扎实基础。从课堂教育的角度分析,引入流行音乐能全面丰富教育内容,为教师构建优质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因素去感染学生。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分支,它的文化性、群众性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旋律较为轻松,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与传统音乐相比,流行音乐更接近现实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借助对此类作品的欣赏,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多学习灵感。
五、优化评价机制,解决学习问题
教育评价是初中音乐欣赏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巩固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形成音乐感知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踏雪寻梅》时,考虑到学生存在学习差异,为学生布置了层次性练习任务。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对于平时不喜欢发言的学生,可以设计难度稍小的问题: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做什么?在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后,教师带领学生演唱作品,告诉学生使用集中、圆润的声音哼唱歌谱,并在学生演唱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在评价学生学习表现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批评学生,一旦发现学习问题可以采取启发的方式指导学生反思问题,此举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会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需要重视欣赏课,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马金影.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94.
作者简介:范龄(1978— ),女,四川宁南人,专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