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分析
2018-11-28王嶺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管理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生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一直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基本方法
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管理。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一、关爱照顾学生,坚持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
当今的学生具有自己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所以班主任不能使用传统的硬性管理理念对其实施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秉承着照顾关怀的心态,并且要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该种管理模式在学生看来是充满着关怀的,而不是严肃以及冰冷的。在一个优秀的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一定是和谐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多加关心。比如,在每天早上上课前,班主任可以询问学生前一天的状况,也可以为他们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以此促进交流。此外,当学生出现问题或是不小心犯错时,班主任一定不能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指责,而是应该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为其出谋划策,使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维护自尊心。
当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时,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理念,切忌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班主任可以对其实施表扬以及奖励。当学生成绩下降时,班主任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对其实施鼓励,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实施管理
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弱,如果班主任不对其多加管理,就会造成松散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应该对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为学生制订合适的管理制度。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制订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可行性。比如,当今部分小学班主任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会要求学生一个人上学放学。这种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在制订制度时,班主任一定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能力。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要求其自己携带抹布以及水杯,在每天上课前收拾好自己的书桌,培养其爱好干净的习惯。
当班主任制订好规则之后,一定要按照规则管理班级,对于犯错的学生实施管理,以此保证制度的威严性。此外,班主任自身也应该按照制度进行工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更加顺利地实施管理工作。
三、给予学生尊重与信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意识。班主任对其进行管理时,一定要给予其充分的尊重与信任,与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时,班主任应该注意,学生有自由的权利。当今多数班主任在实施管理工作时,都会在班级中安插自己的“眼线”,要求其定期汇报班级内学生的状况。这种措施不仅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同时也会使得“眼线”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阻碍其健康发展。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班会,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安装意见箱,学生可以匿名投递信件,信件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烦恼,也可以是对班级的建议,班主任定期回信。这种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加深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
四、争取获得家长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努力
很多家长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将学生送到学校后,其日常生活就应该由学校负责,进而不对学生加以关心。但是事实却是,在学生的成长中,虽然班主任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家长也是其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与家长多沟通,使其意识到自身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争取其配合,进而共同帮助学生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切忌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班主任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意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华.让成长的心灵充满希望——小学班級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理念的实践感悟[J].学习周刊,2013,3(11):15-16.
[2]孙小平.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研究[J].语文教学导刊,2013,3(14):48-49.
作者简介:王嶺(1977— ),女,重庆云阳人,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