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2018-11-28周小芳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猜想科学探究有效性

周小芳

摘 要: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本文从“生活体验是猜想的基础”“教师的引导是猜想的灯塔”“实践的验证是猜想的归宿”“修改与反思是猜想的保障”四方面简要阐述在科学探究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关键词:猜想;科学探究;有效性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的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考,又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计划的前提依据。可以说,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比得出一个结论更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猜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生活体验是猜想的基础

猜想虽然是一种想象或猜测,但它的提出也需要科学依据,而不是主观臆造,更不是无根据地猜测和幻想。

1. 猜想以生活、知识经验为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首先要奠定猜想的基础。任何一個大胆预言或最新理论提出时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因此对学生得到的每一个猜想结果,教师一定要追溯猜想结果的来源,发现学生思维的轨迹,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思维的再加工,提出猜想。

2. 经历促进猜想的体验活动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可是如果没有,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机会,提供经验,弥补不同学生之间经验上的差异,让学生有依据可寻,才能做出更有效的猜想。

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很多学生没有生活体验,要猜测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刚学会制作电磁铁来安排一次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电磁铁,然后比一比哪组制作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钉最多。比赛结束后,把吸大头钉最多和最少的电磁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有了体验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猜测磁力大小可能与铁钉的长短、电池的多少、线圈的圈数等有关。体验活动为学生的合理猜想做了铺垫。

二、教师的引导是猜想的灯塔

猜想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具有未知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受学生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要求学生得出正确、合理的猜想往往有困难。如果学生的思维过度发散,其结果是假设和验证的方法很多,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给操作带来不便;如果学生的想法单一,就没有创新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猜想是科学探究最难的环节,这时学生最需要教师的帮助启发与引导。如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在学生说出各种发声方法后,教师追问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从而总结出“振动”一词,再引出“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最后能得出一个有价值的猜想,主要是因为教师对猜想活动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积极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分析、筛选和整理,使验证的目标更明确,避免了重复验证,提高了探究的效率。

三、实践的验证是猜想的归宿

猜想并不是科学探究的最终目标,它只是引领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的纽带。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其意义,否则只能是空想。把猜想与验证紧密结合,可以产生猜想的良性循环。如在研究“斜面的作用”时,在学生猜测了“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后,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学生探究欲望更强,兴趣更浓,精心设计了实验方案,认真仔细实验,效果惊人得好。

四、修改与反思是猜想的保障

猜想是学习科学的翅膀,开放的猜想活动生成的结果也必然是开放的,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从猜想提出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可预见的结果是否切合实际等方面进行讨论,或者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再或者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和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初步提出的猜想结果进行反驳、筛选、修改、反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猜想与事实有出入,最初的猜想被证伪。这时,教师借助有结构的材料,通过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重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不但对原来的猜想进行了反思、修改,使它进一步完善,而且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了科学猜想的思维方法,培养了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这样学生获得的才远比仅提出一个猜想或解决一个问题多得多。

参考文献:

王素英.培养低年级学生猜想能力的策略[J].科学课,2017(6).

猜你喜欢

猜想科学探究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