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2018-11-28崔钰晗郇瑞娟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崔钰晗 郇瑞娟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基础学科,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重要学科。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弊端。基于此种情况,将情感教学法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會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帮助。笔者就情感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积极融入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感教学法实施中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1. 拉近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情感教学法融入进来,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要想做到有效融入情感教学法,拉近师生关系,需做到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性格喜好、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更加和谐、融洽。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要用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多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和做法去肯定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情绪上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讲解只局限于朗读、背诵、逐字逐句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乏味,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束缚,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而今,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将情感教学法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引导学生与教材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对教材文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有效融入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加深理解,从而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对一些文本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并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本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教材文本情感

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学生在教材文本中去主动寻找情感。语文教材收录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士或文学大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每一篇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窥见不俗的文学功底和多彩斑斓的情感世界。因此,语文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深度情感挖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与每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对话,激发学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2. 注重语言艺术,传达情感

语言表达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语言表达,不仅可以让教师、学生明白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还可以让师生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语言艺术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上。教师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直接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思,感受教师所要表达的情感。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语言表达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情绪,不能将负面情绪传达给学生,要以积极、正面的情感情绪引导学生,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法的有效融入,不仅让学生与语文教材内容产生了情感共鸣,还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加深了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情感教学法的巧妙运用,逐渐让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心态,并积极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潘仪岚.营造语文课情感的磁场——小学语文情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2]姚明雄.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法的融入实践探寻[J].科教导刊(下旬),2017(3).

作者简介:崔钰晗(1991— ),女,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分析情感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