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2018-11-28李世权
李世权
摘要: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内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商业银行如何在变革环境下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动因出发,对商业银行转型面临的形势及下一步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思考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承担核心职责,其转型发展也事关风险防范目标的实现。目前,商业银行转型已在进行时,有必要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对转型动因、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更好促进其转型发展。
一、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动因探讨
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具有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重要职能,其转型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在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宏观、微观环境的改变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动因。
1. 从市场因素看,集中表现为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推动银行转型的因素不断增加。尤其是发展的新旧经济动能转型之即,新动能从数量的增长变成质量的提高,直接体现就是新经济的登场,如人工智能、大湾区、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去产能、一带一路等,都反映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变革已来,商业银行所服务的对象和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转型已是必然的选择。
2. 从政府因素看,由于政府主导是商业银行的鲜明特征,路径依赖决定政府因素是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因。尤其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资本监管约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使得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不断被激发,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经济发展动能,更带来新的行业、新的业态,这都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走转型发展之路。
3. 从银行自身因素看,商业银行已经历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面貌大为改变,但仍面临市场定位不够清晰、部门银行问题突出、创新能力弱化等问题,不得不继续从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
二、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1. 优势还有多少。从定位和发展看,商业银行优势包括有国家信用支持,有吸引客户的产品及业务体验;结算网络成熟,能“汇通天下”,有完整、成熟的结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服务渠道健全,有遍布全国的网点、自助设备、电子银行服务平台等服务手段;资金雄厚,品牌出众,安全性强;对政策监督规则了解更深,具有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意识,风控标准更为严格;具有较全的金融运营牌照,运营更为稳健等。
2. 劣势已经明显。如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部分服务和环节的效率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运营机制缺乏灵活性,经营整体效率较低;数据整合能力较低,对客户资信状况了解不够全面;行业监管过于严格,可操作性较低;没有互联网金融的丰富经验,缺乏专业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员工年龄结构不均衡,高层次专业人才不足,团队活力不强。
3. 威胁已经到来。一是金融改革深化和脱媒加剧。如利率市场化提速,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利率风险不断增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引发的技术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支付中介、信用中介的地位带来挑战。二是互联网金融跨界竞争进一步增强。大量非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大力拓展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通过开展小额贷款、信用支付、P2P贷款、众筹融资等,跨界进入金融领域,蚕食商业银行固有的市场份额。同时,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不仅在客户融资等传统领域,而且在投资理财、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与商业银行争抢客户和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三是监管要求升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监管部门在银行资本约束、流动性管理、杠杆率控制、动态拨备等方面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新规、更细致的监管指标,这些监管举措在规范业務发展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经营和盈利增长带来压力。
4. 机会也在眼前。一是市场巨大,商业银行在服务国家发展、互联网金融领域还有巨大市场空间;二是长期的运营及数据积累,对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与理财行为更了解,发力点较多;三是具有信息技术等专业能力,具有颠覆互联网公司的积累和实力;四是发展的基础较为稳固。包括治理框架稳定,基本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在大力推动新体制、新机制的落地,管理体制更趋科学完善,基本适应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经营环境。
三、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1. 继续保持传统优势。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自身发展需要有机结合,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机构布局、服务机制、信贷配置、产品创新等,做好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以及民生、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是提高行业分析把握能力。通过持续的产业分析和数据整理,摸清行业发展趋势,形成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的行业分析框架。二是加快摸索,根据行业价值链特点,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更好扶植实体经济创新,在防控风险的同时,获得合理回报。三是围绕创造更大综合经营贡献,加快考核、激励等配套措施的优化完善,而不仅着眼于单一客户的贡献度。
3. 加大信息科技研发和投入。一是加强自身金融科技力量的培养,加快新技术应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以流程银行思路来规划和打造技术系统,着眼于客户服务、市场反应,有针对性地提升技术支持水平,使精细管理、数据挖掘更加有效,使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流程的机控成为现实。二是加强外部合作。通过合作,甚至投资、并购等方式,获取新的创新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三是注意金融科技风险防范。金融科技发展时间较短,尚未经历充分的风险暴露和风险数据积累,数据可靠性、系统稳定及防护方面风险值得注意,在应用层面仍存在一定风险。
4. 加快流程银行建设步伐化。当前,关键是加快改变部门银行格局,要按照客户导向、效率导向,调整优化流程,达到有利于科学管理、有利于权责对等、有利于控制风险的预期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科技系统建设为抓手,推动流程银行的整体规划设计,建立企业级流程,逐步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流程科学化、专业化。同时,按照流程银行的要求调整优化组织机构,科学界定部门职责,促进管理的专业专注,做到职责对应,有针对性解决有的部门无事做、越权揽事,有的事多人管或无人管的问题。
5. 推进集约化发展。加快集约化经营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一是客户层面进行服务整合,包括调整面向客户的管理流程和机制,如实行统一授信、综合定价及精准营销等;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账户集成,实现客户细分和定制服务等。二是营运层面的集中处理,包括前后台分离、后台业务集中处理、业务标准件管理等。三是资源层面的科学整合,包括后台建设的整合和集团共享、渠道整合和优化等。四是技术支持层面的整合,包括服务的标准化、组件化,以及新技术手段、大数据的运用等,以提升集约化的效率和效果。
6. 落实好创新驱动战略。从产品创新入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吸收国内外先进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建设创新型银行。加快实现从仿制跟随到自主创新,抢占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链式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和综合金融服务的创新制高点。同时,实施差异化的创新策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更精准细分市场和客户,创新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7. 提升客户服务和营销能力。全力推进战略客户、重点客户和高端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以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基点,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既要注重客户的识别和选择,又要围绕新市场、新业态、新产业和集团服务新要求,在政策、定价、创新等方面提供综合化、差别化的服务方案。同时,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规范和服务评价,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纯纯.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庆国.商业银行转型研究的风险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2017(10).
[3]刘依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7(09).
[4]王睿.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业转型研究[J].时代金融,2016(09).
[5]詹向阳.对当前银行业发展中几个焦点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07).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风险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