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老行业
2018-11-28罗秀华
罗秀华
台湾老行业形成背景
明清时期起,陆续有闽粤一带居民因逃荒、捕鱼、经商等目的移居台湾。当移民人口愈来愈多,对民生物资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各行各业于焉兴起。
由于早期移垦居民长途跋涉来台时,大多选择在安平、鹿港、淡水、艋胛(今万华)等重要港埠上岸,并就地利之便在附近定居下来,逐渐形成重要聚落,并因与大陆沿海往来贸易方便,而促使这些地方的商业活动旺盛,除了碾米店、布庄、竹器店、打铁店、弹棉被、金香铺、青草店、中药店等一般性的民生行业,还有重要的对外贸易商行,成为臺湾开发最早的重要市街。
此外,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这些地区的庙宇信仰跟着发达起来,遂活络了工艺品的发展。不过初期庙宇兴建、彩绘,以及雕刻神像、锡器、锣、鼓等工艺品,大多采取直接由大陆进口,或是聘请漳州、泉州、福州等地的工匠来台制作而成,因此这些从大陆来的师傅便统称为“唐山师傅”,或者由他们来源地而有“泉州师”、“福州师”等称法。
这些来自大陆的工匠,在台湾耕耘日久后,有的因经常乘船往返两岸十分危险,而选择落地生根,有的则在台湾收徒传艺,再加上清朝末年时港口贸易衰退,由大陆进口的各种手工艺品的货源减少,有必要引进技术自己制作,使得这些技艺得以流传台湾,甚至由此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其中鹿港即是保留传统技艺最多之处,尤其当初因引进泉州的手艺技法,而保有泉州传统风味。
台湾老行业何处寻?
如今在万华、鹿港等地的街巷间,还可以找到一些自清朝时期经营至今的古老行业,如:万华西园路上行号林立的佛具店、绣庄、青草店、糊纸店;鹿港的传统锡店、香铺、灯铺、神轿雕刻店。数量较之鼎盛时期虽有天壤之别,但在现场仍可见到刻佛、画佛、刺绣、制锡器、画灯等手艺,是现代都市中难得一见的景观。
至于其他地区,少数早年在台湾发展过程中扮演社会、经济中心的古市街,或多或少还保留有古老行业的遗迹。如三峡老街上仍可找到打铁店、糊纸店,大溪老街上也有数量颇丰的木器店,新竹北门路上的竹器店、棉被行、中药店,都可追想及认识昔日台湾人的日常生活。
子承父业的经营特色
老行业技艺的传授途径除了收学徒外,最主要还是由后代子息继承,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思想向来讲求子孙要“克绍箕裘、继承衣钵”,再加上不少行业因涉及秘方等商业机密,不便外传,所以有传子不传女或传媳不传女的规定,而师徒之间也常有“留一手”的现象,因此多数老行业虽然以“祖传秘方、家传绝技”造就了累世经营的家族事业,并因世代经验的传承而累积了宝贵知识,但是保守的心态却也容易发生技艺失传的问题。
人情味浓厚的交易方式
老行业的交易方式充满了人情味,与顾客间的互动也较为频繁。例如早年杂货店都有一本赊账的账本,凡是邻居买东西忘记带钱,或是手头缺现金,只要向店家知会一声记在账本上,通常就能把东西带回家。等到手头方便了,或是过年前将账结清即可,较之现在的便利商店确实是有人情味得多。
此外,到府服务、以物易物也是早年充满人情味的交易方式之一。据说昔时偏远的村庄由于交通不便,村民难得进城一趟,因此便和城里的剃头师傅说定,每月定期到村庄替村民们理发,然后再以稻谷代替理发费用,同时解决了交通不便及理发费的问题。
-老行业的营业场所
老行业的营业场所可分为固定性和流动性两种。
拥有固定营业场所的老行业,早年店铺和工作间通常在一起。其空间配置多半前面为店面,后面为工作间,或者两者合而为一。例如棉被店是前面为店铺,后面为弹制棉被的操作间,而竹器店、木桶店则是两者合而为一。
早年这些拥有固定营业场所的业者,由于交通不发达,为了拓展生意,有时会把做好的成品担在肩上,或捆成一大包扛着四处兜售。部分只要携带简单工具即可展开工作的业者,也会应雇主的要求,来到偏远村落服务,例如弹棉被、制灯笼、做炉灶、做竹器等行业即是。又因往返间耗时费日,所以一次总是做足全村的生意,由村民轮流招待三餐及过夜。
至于少数流动性的行业,例如补鼎、修雨伞、画肖像、卖杂细、磨菜刀、阉鸡、阉猪、收破铜烂铁、剃头等行业,业者常常只身挑着工具箱,长途跋涉来到偏远乡间,挨家挨户寻找生意机会。
经济型态的转变及石化工业的出现
闽粤移民来台后,一直是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由于人口密度尚低,除了自给自足外,还可将多余的农产品输出海外。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发展为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糖、茶叶、樟脑等农产品大量输出,成为非常市场化的经济体。
1945年后,初期的经济发展策略仍以农业为主,待农业经济稳固,足以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后,欧美各国恰巧需要轻工业产品的加工地,工业活动很快地遍及全岛,“客厅即工厂”是当时家庭生活普遍的写照。
1965年,台湾出口货物中已有半数是工业产品,1972年则已超过百分之八十,台湾逐渐朝向工业化发展,所有老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其中打造农具的打铁店、碾米店等与农业紧密相依的行业,面临了最直接的冲击。
此外,1950年当局开始推动石化工业,而石化工业是塑胶制品的上游行业,于是带动各类塑胶制品的发展,部分老行业遂迅速被便宜、轻巧的塑胶制品取代,例如蓑衣即不敌轻巧的雨衣而在1971年后消失无踪,曾赚取大量外汇的蓪草纸花也被塑胶花淘汰出局,木桶被塑胶桶取代,木屐也因塑胶拖鞋而几成绝响。
社会型态、商业型态及生活习惯的改变
随着台湾的工业化转型,经济开始高度发展后,社会型态及商业型态也逐步产生变化,有愈来愈多的妇女投入职场,不再有时间上传统市场买菜,于是因应趋势而有超级市场的出现,而早年走遍大街小巷与主妇打交道的小贩,如卖糖葫芦、面茶、酱菜、爆米香等小贩,愈来愈难以生存,并在食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下,更加迅速地被淘汰。
此外,随着生活日渐富裕及外来观念的影响,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部分老行业的命运。例如由日本引进的便利商店,以24小时全天不打烊的营业服务,符合现代人求快及随性的生活步调,因此也使得遍布街头巷尾的传统杂货店逐步消失。
传统文化及信仰的式微
昔日行业有许多是因中华固有文化、宗教及民间信仰而产生,例如文房四宝、佛像雕刻、佛绣、鼓、糊纸、灯笼等等,即与中华文化及宗教信仰有极深的渊源,并且唇齿相依。因此当社会型态逐渐变迁,一般人对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的认知愈来愈贫乏,也愈来愈不重视时,连带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
大陆及东南亚的低价竞争
台湾在步入发达经济体之后,人力工资年年飙涨,而老行业多依赖手工制作,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少数业者便外移到人工便宜的大陆及东南亚地区设厂生产,或者直接从大陆及东南亚等地进口。但是这两种途径进口的成品,囿于技术水平及原料皆不及台湾,所以十分粗糙。不过在民众贪小便宜的心态下,遂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致使留在台湾的老行业业者遭逢经营困境,自然无以为继。
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的问题
老行业大多依赖手工制作,属于“出卖劳力”的行业,而且工作环境恶劣,通常是在嘈杂、密闭、闷热、脏乱的空间里工作,一整天下来,常常搞得灰头土脸、汗流浃背,再加上三年多的学徒生活考验,非现在草莓族世代的年轻人可以忍受,因此除非是个人兴趣使然,或者有继承家业、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少有年轻人愿意投入。
此外,业者因深知此行的辛苦,以及对于它的前途并不乐观,而不希望下一代继续接手。因此,现在老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高龄化,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由于生意时有时无,而且体力大不如前,几乎都呈现半歇业状态。
(选自台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的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