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路漫漫,求索人才正当时

2018-11-28刘汝军

人力资源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客课程教育

刘汝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无疑是2017年中国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而“新”字在习近平总书记长达三万多字的报告中贯穿始终。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思想,“发展”“改革”“创新”“教育”再次成为2017年度高频词。作为创新教育改革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客教育与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时尚风潮。

创客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利用开源硬件和互联网,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关于创客的起源,有人认为最早源于2001年由美国 MIT 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Fabrication Laboratory)创新项目。也有人认为,创客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无论源自哪里,创客运动和“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创客精神已风靡世界,并在我国迅速发展。

为顺应和支撑整个社会的大变革,为迎接人类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创客精神与教育的结合,即创客教育应运而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 月“Educate to Innovate”运动的发言中呼吁,“每个学生都应成为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随后,美国白宫启动“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MEI),该计划旨在通过推动创客空间的建设以及发展各种创客项目,激发孩子的兴趣、信心和创造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创客。

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这是我国首次由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提出“创客教育”的概念。

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客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发展,如:

1.上海已在656所中小学建设了1141个创新实验室,覆盖41%的小学、55%的初中和83%的高中,到2020年将实现创新实验室中小学校全覆盖。

2.2017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山东省学校创客空间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政策促进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发展。根据规划,2018年底,全省所有学校都将建立学校创客空间。而创客教育、跨学科学习等新兴教育模式将逐渐在学校普及。

3.2017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宣布,将在全省范围内确定100所具有一定规模、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的创客教育试点校。此外,河南省还将成立创客教育专家团队,加快创客师资队伍建设。

4.深圳市拟投9000万继续推进建设200个创客教育实践室,每个投入45万元,届时,深圳市半数公办中小学将拥有创客实践室。

5.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市建设100所创客教育实验学校,建设有本校特色的科普实验基地,90%的学校建有不少于一个项目的科技教育创新实验室。

6.2017年5月,西安市教育局启动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到2020年,全市50%的小学、75%的普通中学至少建有一个适用的创客教育实践室。

创客教育的意义

●创客教育正在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组织、模式与方法。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这符合未来社会人才发展和培养的要求。

纵观人类文明历程,无不是由问题的驱动而前进。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具备这种问题解决能力之后,不仅能够应对考试,更能够在未来所面对的真实世界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的想象等技能,帮助自己解决面临的任何复杂问题。创新素养形成之后,将以不变应万变。在创客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置身于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情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与技能,合作探究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协作者,做到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创意。因而,创客课程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与路径。

●创客教育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创客教育的重要理念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思想。“做中學”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真实体验中学”。

我们常常批评孩子们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动力,但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模式方法,教师讲座式教学、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不实用……这些根本就不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何谈“自主性、探究式”创新教育模式?欧洲、北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提出这样的口号,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I hear……and I forget, I see……and I remember,I do……and I understand。”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见了,我会记住;我做过,我会理解。而创客教育所倡导的“创”和“做”必将给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新的思路。

●创客教育为新课程理念的“落地”提供了新的“抓手”和“路径”。通过动手操作、协同探究、项目合作等多种基于创造的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将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乐趣,进而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通过持续的创客课程建设与实施,有助于彻底解决传统教育面临的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够灵活、与社会实践脱节、授课方法单一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效变革。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義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并把科学课程列为同数学、语文同等重要的基础学科,首次把探究式学习和跨学科教育列入纲要;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课程定义为,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并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而教育部刚刚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智能家居、机器人制作、创新与创新文化成为了新课标的重要内容。而所有这一切与创客文化和创客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完全一致。

●变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才能变人口负担为人口动力。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它是“活”的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同时也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当口,我国若想实现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跨越,也必须从科技创新中寻求突破口,培养更多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创客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也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

创客教育发展中的误区

创客教育的开展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无论是对学术理论的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没有太多的参照,很多人包括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还不甚了解,很多创客教师在创客教育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偏差和误区。如:有人把创客看成一门新的学科,认为创客就是科学技术课程,就是软件编程或者3D打印等。

需要说明的是,创客不是以掌握一门或者几门技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要实现某个创意,知识技能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创客教育与传统学科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传统的知识学习是通过实验活动来论证某个知识或理论的正确性,而创客是要用所学知识或原理亲自动手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某种功能。传统的学科教育将学科之间割裂开来,而创客教育提倡的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另外,有人把创客教育理解成兴趣班或者活动小组。很显然这种理解也有失偏颇。创客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创客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不以比赛为目的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的、学科融合性的、实践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创客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启智思考,在于动手创造,每个人都是创客。创客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有会呼吸的笔、智能杯子、自动喂狗机、自动空调、自行车报警器、多功能餐具、电子盲人领路器等,创意无处不在。

再有,创客教育不是建一个空间教室、摆放一些装备器材就完事了,创客不是作秀,更不是搞“运动”。创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创客环境、创客课程、创客学习、创客文化、创客教师队伍、创客教育组织、创客教育计划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创客教育绝非仅仅是教育界的“内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融合,尤其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如企业、协会、公益组织、研究机构等的参与。

创客教育的核心问题

当前阻碍我国创客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丰富多元、科学系统的课程资源,二是缺乏标准化的专业教师队伍。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培养人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多学科整合、以真实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课程形态,创客课程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要想更好地促进这样一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丰富的课程资源的研发、建设和供给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现在的创客教育课程大多是以硬件设备的功能或者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基础,由智能设备硬件商家提供产品和配套使用教材,但是这容易导致“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问题,就是把创客上成了技术技能课或者设备组装课,这肯定有悖于创客教育的理念。由帕皮科技发起成立的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青少年创客教育产业联盟聚集了国内二十多家优秀创客教育机构,遵循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依据认知能力目标,采用项目制、问题式教育模式,开发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和中学的科学系统化的创客教育课程教材及教学设备,课程主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面向社会,课程设计充分融合了跨学科教育的验证、理解、反思、实践、评价等先进的教育思想。这些优秀的创客教育教材极大地丰富了创客教育的课程资源,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太原、福建等多个省市中小学全面展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若想实现创客教育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我们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地培养创客教育的合格师资。

据有关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校目前在开展创客教学的教师,要么是信息技术教师,要么是科学教师,更有甚者是由一些音体美教师兼任。首先从数量上就远远不能满足创客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客教师师资极度匮乏。

不仅如此,创客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学科综合能力,兼具科学与人文艺术素养以及较强的工程设计、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这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普遍都是分科培养的,基本与中小学的学科教学相对应。由于中小学课程的分科教学特征,导致教师的职前学习也是以分科的专业性学习为主,几乎没有综合性课程来培养能担当综合类课程教学的师资。随着我国创客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优秀师资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而创客教育在我国国内刚刚兴起,更多的还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探索,所以要保证创客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专业化的教师人才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而现在无论是体制内的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还是社会教育机构创客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以技术培训为主。但是对于当今教师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掌握某一种技术,某一种工具,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过去教学中常用的是记忆、理解、应用等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一种模仿性思维;如今我们培养“创客”,更需要的是培养一种分析、评价、创造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担负起培养“创客”的艰巨责任,教师首先要改变思维。所以,创客教师培训中面临的没有专业的培训课程、没有标准化的考核和认证机制是目前创客教师队伍面临的最大问题。

而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由北京帕皮科技教育专家团队联合中国国家培训网开发出了国家创客教育指导师、机器人教育指导师、科学教育指导师和学能教育指导师等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并由中国国家培训网颁发全国通用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填补了我国无专业创客教师人才的空白,满足了创客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据悉,目前在全国有16个创客教育指导师培训基地,各地教师可以就近开展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认证,北京和广州地区已有部分创客教师持证上岗,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更专业的优秀创客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助力我国创客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创客教育在我国已经蓬勃开展,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创客教育人才的培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编/张晓莉

猜你喜欢

创客课程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