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018-11-28李琦晖王晓磊邓舜天
李琦晖,王晓磊,李 凡,邓舜天
(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道门口院部 40001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血液在静脉腔中异常凝结,多见于左下肢。未经及时治疗,病情迁延可引发DVT后遗症(PTS),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改变等,严重者可表现为静脉性溃疡[1]。目前对于DVT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溶栓和抗凝[2-4]。然而由于溶栓和抗凝治疗本身的限制性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临床观察证实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能够改善血管内瘘患者血管弹性、血流速度及疼痛症状,还能减轻血管吻合口狭窄程度,改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预防瘘口血栓形成。据此笔者推测非热康谱远红外线对下肢静脉血栓亦有相同作用,期望能为DVT患者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DVT患者。全部患者病情均由下肢血管彩超确诊。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按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5],见表1、图1。排除标准:孕妇;有过敏性疾病病史;有出血性疾病病史;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表1 下肢 DVT 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
注:临床可能性,低度≤0分; 中度1~2分; 高度≥3分。 若双侧下肢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为准
图1 DVT诊断流程
表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严格卧床休息,架高患肢,高度应超过心脏水平,保持大小便通畅。对照组基础治疗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5]推荐,采用低分子肝素4 100 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联合疏血通6 mL每日1次静滴治疗持续10 d;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6 mL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治疗(非热康谱由台湾宽谱公司生产,TY-102,功率Hi强档),即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非热康普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处,每天1次,每次强频照射40 min,持续10 d。
1.3观察指标
1.3.1患者症状与患肢直径变化 治疗前询问两组患者患肢的胀痛情况,并测量患肢膝上15 cm的直径,10 d治疗后再次询问两组患者患肢的胀痛情况,并测量患肢膝上15 cm的直径,对比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肢直径变化情况。患者患肢直径变化情况(cm)=患肢肢围-健康肢肢围。患者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1.3.2生化和凝血指标检测 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均检测血脂、血糖、D-二聚体,凝血4项[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对比治疗前后和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别。
1.3.3血管彩超检查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再通和血流速度情况。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肢胀痛改善和直径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胀痛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患肢疼痛VAS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直径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患肢直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n)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和凝血指标变化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FIB和D-二聚体的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后,FIB和D-二聚体的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血糖、PT、APTT、TT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再通和血流速度情况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流速度在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而患肢静脉的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后,静脉的狭窄程度比对照组减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4 患肢直径变化情况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凝血指标和生化指标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6 血管再通和血流速度情况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DVT发病的诱因众多,分为原发性危险因素和获得性危险因素,原发性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地域差别、遗传因素等,获得性危险因素有创伤、手术、血管插管、肿瘤、血管疾病等[6-7]。其致病的三大病理基础分别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8]。DVT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血浆D-二聚体检测、血管彩超及血管造影。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有抗凝药物治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9]。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和地龙组方,其主要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和蚓激酶样物质。水蛭素能与凝血酶紧密结合成稳定复合物,高效且特异性地抑制凝血酶活性(t-PA),达到抗凝和抗血小板作用。蚓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不仅有强烈的直接溶解血栓及纤维蛋白的活性,还有纤溶酶原激活作用,增加t-PA活性。
DVT 属于中医学脉痹、瘀血、肿胀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创伤、手术、妊娠、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长期卧床等因素以致久坐久卧伤气。气为血帅,气伤则血行不畅,气不畅则血行缓慢,以致瘀血阻于脉中;或因饮食不节,素食膏梁厚味,湿热内生,流注于血脉湿热与瘀血互结,阻于脉络所致。总之,脉络血凝湿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红外线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辐射线,其光谱靠近红光[10]。它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波长为760 nm至1 mm。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线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研究表明,红外线对很多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包括失眠[11]、关节炎[12]、烧伤[13]、褥疮[14]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其辐射产生的热量会被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通过直接作用或神经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15-17]。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红外线干预可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18]。WANG等[19]研究发现,远红外线可以逆转由miRNA-134高表达引起的高血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与传统的红外线不同, 红外线是利用热效应,穿透深度较深,但作用深度较浅,有可能烫伤皮肤。而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的波段,可被蛋白质的特定结构所吸收(α-Helix), 治疗温度低(38~39 ℃的恒温),穿透深度浅(<0.1 mm), 但可作用于深层,有利于深部组织修复。2011年美国肾脏医学会(ASN)上发表的医学临床研究显示使用非热康谱治疗仪可减少日后瘘管并发症的概率, 如血管纤维化、感染、疼痛、血肿、静脉炎等不适, 进而减少血管硬化及硬结的发生。非热康谱治疗仪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管挛缩, 减少血管内皮炎症。AKASAKI等[20]发现, 重复性的远红外线理疗能够促进内膜氧化氮的合成表达和血管再生。除了激活内皮细胞氧化亚氮合成酶(eNOS)表达之外, 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是远红外线理疗的另外两种非热效应。然而,罕有报道涉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DVT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与使用传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方案相比,可以显著降低静脉狭窄程度、FBI和D-二聚体水平,提高静脉血流速度,从而起到对DVT的治疗作用,并且对患者的疼痛也有明显改善,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将可能为DVT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新方法。
本研究受限于样本个数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提高红外线对DVT的治疗作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笔者也将深入探讨红外线对DVT的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和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