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橘子(有删节)
2018-11-28俞平伯
□俞平伯
深秋,树头橘实渐渐黄了。这一半黄的橘子,便是在那边贴标语“快来吃”。
我们拿着细竹竿去打橘子,仰着头在绿荫里稀里哗啦打一阵,扑通扑通的已有两三个下来了。红的,黄的,红黄的,青的,一半青一半黄的,大的,小的,微圆的,甚扁的,带叶儿的,带把儿的,什么都不带的,一跌就破的,跌而不破的,全都有。好的时候分来吃,不好的时候抢来吃,再不然夺来吃。抢,抢自地上,夺,夺自手中,故吃橘而夺,夺斯下矣。有时自己没去打,看见别人手里忽然有了橘子,走过去不问情由地说声“我吃!”,分他个半只,甚而至于几瓤也是好的,这是讨来吃。
打橘有道,轻则不掉,重则要破。有时候明明打下来了,却不知落在何方,或者仍在树的枝叶间,如此之类,弄得我们伸伸头猫猫腰,上边寻下边找,虽觉麻烦,亦可笑乐。若只举竿一击,便永远恰好落在手心里,岂不也有点无聊吗。
然而用竿子打,究竟太不准确。往往看去很分明地一只通红的橘子在一不高不矮的所在,但竿子打去偏偏不是,再打依然不是,橘叶倒狼藉满地,必狂捣一阵而后掉下来。掉下来的又必是破破烂烂的家伙,与我们的通通红的小橘子的期待已差得太多。不知谁想的好法子,在竿梢绕一长长的铅丝圈,只要看得准,捏得稳,兜住它往下一拉,要吃哪个橘子,便准有那个橘子可吃,从心之所欲,按图而索骥,不至于殃及池鱼、张冠李戴了。但是拉来吃,每每会连枝带叶地下来,对于橘子树未免有点说不过去哩。
老实说,打橘子及其前后这一段短短的生涯,恰是我儿童味永恒的时光……
桔子和橘子有什么不同?
北方叫“橘”,南方叫“桔”,“橘”字俗作“桔”。现在两者已经没有区别了,都指同一种水果。
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八布桔、金钱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尾张桔、黄岩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橙黄。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质韧,容易剥离,瓤瓣7~11个。味甜或酸,种子呈尖细状,不耐贮藏。
金桔
金桔,又称金枣、金柑、小橘子。原分布中国东南沿海各省,特别是广东地区,种植和食用金柑的历史最悠久,是名副其实的金桔之乡。
橘子历史
橘子原产地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橘子在荷兰、德国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中国是橘子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据考证,直到公元1471 年,橘、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中国传入葡萄牙,公元1665年才传入美国。
丑橘
丑橘是由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久留米分场口之津试验站于1972年以清见与中野3号椪柑杂交育成。
橘子全身是宝
人们对橘子的了解一般比较简单,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全身是宝”的中药。橘子的皮、核、络、实皆可入药。下面纠正两个常见的错误。
错误一
许多人吃橘子时,都喜欢将橘瓤外白色的筋络扯得一干二净。其实,这种吃法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橘瓤外白色的网状筋络就是“橘络”,它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肋疼痛不舒还有辅助治疗作用。
橙子
橙子,亦称为黄果、柑子、金环、柳丁,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橙子起源于东南亚。
柠檬
柠檬,又称柠果、洋柠檬、益母果等。柠檬产于中国长江以南,原产东南亚,主要产地为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