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孩子聊死亡,我们在恐惧什么

2018-11-28陈会昌韩铭

家教世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佩佩恐惧爷爷

文/陈会昌 韩铭

孩子为什么会恐惧

农历十月有一个与“清明节”相对的“寒衣节”,在不少地方,这个节日都要去扫墓,还要往坟头压纸,代表给祖先送入冬的棉衣。清明节也会压纸,提醒祖先开春了,要换单衣了。这是一个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

古人一般在家里寿终正寝,周围的亲人,不论年龄大小,包括小孩子在内,都要帮忙料理后事,一直到他们亲眼看着亲人被埋葬在家族土地或当地公墓,并且定期去扫墓。

如今,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熟人的死亡。而且医院和殡仪馆的专业人员会承担大部分后事。

除了电视、电影、新闻中的事故、谋杀案和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拒绝承认死亡的文化中。家长往往不愿意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人们用五花八门的忌讳表达,如“离开了”“走了”“没了”等等,使人们避开了对死亡的坦率承认。

这种刻意拉大的距离,造成了孩子们对死亡的恐惧。

如何和孩子解释

5岁的米丽在她的小狗佩佩死后第二天来到我所在大学的实验幼儿园。她的老师发现,她不像往常那样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而是一个人靠近老师站着,看起来很忧伤。“怎么了,米丽?”老师问道。“爸爸说佩佩病得很厉害,必须让它睡觉。”过了一会儿,米丽看上去充满希望,“等我回家的时候,佩佩也许就醒了。”

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不会的,佩佩再也不会站起来了。它不是睡觉。它死了,就是说它再也不能睡觉,不能吃东西,不能跑,也不能玩了。”

米丽怅然地走开,过了一会儿,她又回到老师身边,眼泪汪汪地、后悔地说:“我追佩佩追得太凶了。”

老师搂住米丽,“佩佩不是因为你追它才死的,它太老了,而且有病。”

后来几天,米丽又问了很多问题:“当我睡觉时,我会死吗?”“肚子疼会死吗?”“爸爸和妈妈会死吗?”

向孩子解释死亡,有5个要点:

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

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亡。

终止性——所有的生命功能,包括移动、思想和情感,都会因死亡而停止。

适用性——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死。

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衰老、疾病,或者受到伤害。

如此解释,孩子就不再错误地认为是自己导致了亲人或宠物的死亡,与此有关的种种猜测,比如:肚子痛会使一个人死,死人能吃东西,能去卫生间等等,就不会再有了,更不会认为死亡和睡觉是一样的了。

坦率地和孩子谈论死亡

死去的人或者动物不会再活过来了,这个事实其实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明白,因为他们在其他情境中见过这种事情。例如,他们偶然捡到没有了生命的蝴蝶和甲壳虫,同时又看到外面正在飞的蝴蝶和活的甲壳虫。

有的孩子到幼儿园大班时就能理解,死亡会让一个人不能再行动、思考或者微笑、哭泣了。不过多数孩子到10~12岁仍然认为,死了以后还能思考,能感觉。当然,一些成人也相信,死亡之后还存在某些形式的个人意识。

父母经常担心和孩子坦率地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者会加剧他们的恐惧。但其实,对死亡的方方面面有较好了解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生命的离去。像米莉的老师那样,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作解释,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成人对此用一些套话或是误导的说法,孩子会感到困惑。当妈妈告诉5岁的女儿,“爷爷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了。”女儿就会纳闷,“他为什么不带我去?”

有时孩子会问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会死吗?你会死吗?”这时候,父母可以做出既真实又让儿童容易接受的回答:“不会,要过好多好多年,我先要高高兴兴地看着你长成大人,然后我就要做爷爷/奶奶啦。”

和孩子讨论时还要注意,可以帮孩子把宗教和科学这两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不要相对立。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把自己对死亡的认识同宗教哲学观点结合起来,这在丧失亲人时能起到抚慰作用。

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孩子对死亡拥有真实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在丧失亲人后节制悲伤。

小怪物长什么样?有眼睛吗?鼻子长什么样?有没有嘴巴呢?

它穿什么颜色的上衣呢?裤子呢?小怪物要不要穿鞋子啊?

对孩子来说,在这个他还不够了解的世界里,总有未知的东西让他们好奇又惊惧。

有家长反映:她家孩子看到风吹窗帘都直说“怕怕”,问题当时还是大白天。这让她非常费解。

费解不代表无解。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不理解孩子的“怕”,就随意安慰“没事”,或者急着告诉他“别怕”。

了解孩子恐惧的来源

婴幼儿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直接经验,对事物的了解流于表面,较难发现事物背后的逻辑。这种对事物的“知之甚少”,往往会引发孩子的警惕。特别是遇到以下情况后,孩子的恐惧会更严重。

情感分离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这种心理恐惧的折射表现之一,是孩子出于本能的“自保机制”。孩子意识到亲近的人有可能会离开,但又不确定这种离开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的,就会产生焦虑。

但其实这段焦虑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恰恰是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部分。弱小的孩子正是靠着这种本能的恐惧反应来规避许多危险,同时及时向外界求援。

认知有限 有一阵子,我发现我弟弟Eric如厕之后,不大愿意自己来按冲水,表情也有点怕怕的。他以前都是好好的,对此并没有特别恐惧。

后来我才了解到,他看旋转下去的水涡,觉得很像黑洞。偏巧那阵子他开始了解太空知识,小家伙在担心:厕所黑洞会不会把自己吸走呢?

你看,虽然孩子开始自己“解读”,但认知水平总归是有限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帮助孩子补齐认知缺口。

情绪敏感 丰富的联想能力除了帮助孩子认识事物,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苦恼。朋友家的孩子有一阵子很害怕夜晚的光影。他会跟大人说,“红色的好像眼睛啊,那一条红色一条黑色好像条纹的是什么?”在大人眼里,或许只是斑斓璀璨的灯光,但孩子却联想到光怪陆离的“怪物”。

外界强加 有次带孩子去小区里逛,一个两岁多的小妹妹走路走得很慢,我就听着爷爷在前边大声地喊着:“你再不走快一点,小狗就把你叼走啦!”

小妹妹听完,赶紧快速跟上去。爷爷很满意,继续补充着说,“真乖,走路快的孩子才不会被叼走。”

这其实是一种“吓唬”。这种简单粗暴的吓唬,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治住”孩子,但结果往往是让孩子真的认为小狗会伤害自己,或者认为爷爷会丢下自己。

猜你喜欢

佩佩恐惧爷爷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我亲爱的小伙伴
马蹄花香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冬爷爷
站着吃
恐惧
爷爷说
管好你的嘴
表达恐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