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变革视角下高校学习型社团的创新与实践

2018-11-28王钰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型社团成员

王钰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在高校创建学习型社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时代要求。学习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创新,谋求高校进化、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学习型社团及其特征

高校学习型社团是按照学习型组织理念组建的学生社团,根据学习型组织的五要素: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原则进行社团运作,并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社团建设。

(一)社团功能

首先,学习型社团的功能特点表现为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创新。学习型社团是通过营造组织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实现成员自我超越为动力,即通过发挥社团成员的创造性能力,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学习型社团组建成立的目的就不是针对重复性的常规工作,而是为了实现个人和组织的不断创新。

其次,学习型社团的功能特点表现为实现知识经验的互动与碰撞。个人和组织的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通过摆脱思维定势才能获得。因此,通过知识经验的互动与碰撞可以实现对前沿思想的了解和把握,使组织很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围绕当下的思想潮流,开展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社团结构及管理

学习型社团以成员的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下,实现信息流自下而上的传递和流动。因此,学习型社团的组织结构以扁平式结构为宜,在发展过程中运用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型社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强调以项目为中心,通过授权将任务项目化后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团队成员间知识信息的互动交流,实现创新。因此,学习型社团更适应于团队工作。利用项目化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团运作模式让社团成员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寻求彼此间进行合作。

图1 学习型社团组织运作模式图

(三)社团规则及环境

学习型社团都建立有一定的学习制度,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的时间、成员、内容、要求、形式、方式方法并进行考核,定期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成员以团队形式通过交流不断更新和深化知识,有效保证团队学习的效果。

学习型社团以学习环境为载体,为成员搭建宽松、自由,适于社团成员学习和沟通交流的文化环境。通过营造社团珍视学习价值与提高学习效率的社团文化,使学习型社团及其成员具有自我超越的个人成长环境、思维自由发散的创新环境,具有共同愿景的社团认同环境、集体学习的社团成长环境、全局思考的社团发展环境。

(四)社团成员关系

学习型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信息沟通、相互影响和知识共享。因此,淡化等级权力是学习型社团成员角色最为显著的特征,社团成员要求对彼此负责而非对上级负责。同时,社团成员的凝聚力建立在学习环境和系统思考的基础之上。系统思考要求成员面对复杂的系统时能够正确认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社团角度出发,用整体的观点处理成员之间的关系,解决复杂的人际关系。

二、高校学习型社团建设的创新

组织变革是源于环境的变化,使得组织需要对其技术、结构、人员、管理、文化进行改造以实现组织发展成长的需求,组织变革管理即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指导组织进行必要的变革。组织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组织的特征、功能、结构、规则、环境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因此组织变革管理的动机、目的、途径、结果也存在差异。

(一)权力结构调整

学习型社团在权力结构设置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组织的等级权力控制,因此在对社团进行组织架构设置的时候需要改变上下级负责制的垂直型体系。学习型社团以横向团队为基本结构,团队成员以具体项目为核心进行团队分工,进行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同时,社团各部门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通过团队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系统思考的社团信息交流网络。

权力结构调整对学习型社团最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社团结构发生变化,横向团队权力的弱化或者平均化便于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共同目标为愿景、以共同任务为动力、以信息共享为途径的社团活动与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社团成员学习。网络化的权力组织结构尽量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极大提高了社团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僚主义作风,促进社团成员进行自主管理,实现学习型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成员角色设定

1.指导老师

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主要包括引导社团发展方向、监管社团活动开展、为社团成员提供相关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其指导老师的影响力大小和作用效果不同。根据学习型社团的特点,其较为适宜运用师生共建性引导模式。因此,学习型社团指导老师的角色定位是与学生共同参与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以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创新水平为目的,通过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组织学习环境,实现社团成员(包括指导老师)与社团的共同发展。

2.社团干部及成员

学习型社团的干部和成员与组织环境融合后必然会成为学习型的个体,具有与社团相匹配的全面学习能力。社团干部的学习性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他们能够通过自我启发,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社团成员的学习性体现在能够不断寻找和把握学习机会,提高自己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学习型社团中学生干部和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动机,即实现创造性的终身学习。干部和成员的区别往往只是在于分工不同,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其权力性影响力的依赖程度较小。

(三)管理方式探索

根据学习型社团的特点,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削弱制度化管理,强化目标管理;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核心手段,形成组织与组织、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学习型社团管理的协同创新。

1.建立沟通渠道

学习型社团在进行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以及沟通个体的参与性。因此,实现学习型社团的有效沟通首先需要保证交流个体的平等自愿;其次,为社团内外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交流成员实现信息共享与自由学习;最后,需要对社团沟通交流的内容和渠道进行规范以及思想政治方向的把握。帮助社团成员在沟通交流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社团营造一个宽松专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采用多样的方式方法帮助学习型社团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2.社团管理方式

学习型社团适合采用社会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采用社会化管理模式是根据学习型社团的特点,要求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接触社会生态,尽可能地收集信息服务于社团发展,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为社团及学生成长提供机会。同时,根据学习型社团的组织结构,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包括矩阵式结构、团队式结构、网络式结构等,以项目为中心,促进社团成员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实现各组织部门的协同合作以及对社团的高效管理。

(四)社团文化塑造

高校学习型社团在建设中必须拥有以信息和知识交流为基础的文化环境,在学习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才能实现社团成员和组织的不断发展。因此,针对学生社团自身特点,塑造适应学习型社团的文化环境,分别从社团成员观念、学生社团环境以及学校环境三方面保证学生、社团以及其他高校组织之间信息和知识获取以及交流的自由、丰富、便利、有效,始终以学习观念为核心,打造学习型社团文化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

图2 高校学习型社团文化环境塑造

三、高校学习型社团发展创新体系的建立

图3 学习型社团发展创新体系示意图

为实现组织的不断发展,组织变革应该成为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建立高校学习型社团发展的创新体系,其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社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组织的不断创新,以此保证高校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充分发挥高校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从而能够满足在校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思想理念创新

学习型社团是一个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学习承担能力的学生组织,所以学习型社团在思想理念上强调全员的全过程学习。学习观念是学习型社团开展活动的核心,也是其进行文化建设和思想理念方面最重要的创新。

根据约翰·瑞定(John Redding)从战略规划理论角度提出的被称为“第四种模型”的学习型组织理论。针对各级各类高校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普遍经历的准备、计划、推行三阶段,学习型社团必须将学习过程融入社团活动的各个阶段,强调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做到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二)内容制度创新

学习型社团在内容制度方面的创新体现为学习内容的递增性以及组织制度的默契性,社团及其成员不断学习是为了适应变化的内外环境并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社团学习需要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行动,通过行为保证社团的竞争优势和长效发展;同时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社团及其成员拥有高度默契的社团制度作为行为规范,在“分享信息——制定预期目标——改善行为——评估并执行方案——达成目标”的良性循环中实现社团的发展和创新。

(三)组织管理创新

运用组织变革管理理论指导学习型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从上层制度设计,包括社团指导老师的管理以及社团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两个维度进行。

学习型社团的发展需要较为宽松的文化环境,因此学校在开展学生社团工作中需要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设计便于社团成员学习和发展的文化活动,利用学校资源探索高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程序。社团指导老师在工作中需要对学习型组织有一定的了解,改变传统思维中对于学生组织的管理式指导,善于交流并有能力构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把握政策方向的同时善于分享权力、信息、观念和智慧,善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型社团在组织管理中强调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因此社团成员通过相互影响达成一致的目标可以为社团成员树立默认的行为规范。学生与社团在共同的愿景下,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目的,最终实现学生与社团组织的自我发展。

(四)功能体系创新

学习型社团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即在于其功能体系的创新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带动高校学生社团在思想理念上的创新、内容制度上的创新、组织管理上的创新,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因此,通过创新学习型社团的功能体系,明确学习型社团是高校专业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教师与学生在指导与参与社团和学术科研相关的活动中,例如比赛、研究、项目课题等,可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同时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成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造学生社团的新价值。

猜你喜欢

学习型社团成员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