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 一座难求 ”创建“老年人平等学习的机会”

2018-11-28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慈善老年人教育

近几年,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就“老年人平等学习的机会”问题展开讨论。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现实且富有实际意义的重要问题。比如现在我国老年大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座难求”现象就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座难求”的实质反映了老年人学习机会不平等。因此,攻克“一座难求”的难题,就是为了创造“老年人平等学习的机会”。

笔者的思考是:

一、“一座难求”的根本问题是需求与资源的不对等,真正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靠上层(中央、省市)出政策法规、出资金,依靠领导重视。

二、努力把区(县)和基层老年大学都办成优质老年大学,以分流、减少一些学校“一座难求”的压力。“一座难求”在办得好的老年大学表现尤为突出。省市老干部大学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教学、服务水平,更激化了“一座难求”问题。因此,应该向近几年来基础教育大规模实施教育平衡、大力度扶持薄弱学校的举措学习,用心血、下气力,把各区(县)和基层老年大学都办成优质校,在分流中减小一些学校“一座难求”的压力。

三、缩短课程周期(年限),促进学员流动。把摄影分解为摄影、图片处理、影视制作三科,把“老年声乐”分解成“老年声乐”和“唱歌班”,把山水画分解成《树篇》《石篇》等,把花鸟画分解成《菊花》《牡丹》《梅花》等,每种均学一年左右。这样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并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需要的内容,避免一个人长期待在一个班占位不走的情况。对歌咏、拳剑等可尽量开设大班额课程,一个班可容纳数百人,利用多功能厅上课。

四、限制学员所报课程的数量,腾出一些资源给其他老年人。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入学校,实现学校资源的公平性。

五、严格实行结业制,不再放任部分学员长期待在一个班里不离开,杜绝“永不毕业”的现象。

六、尽量把教材编写得浅显易懂,便于自学。可以让学员买教材回家自学或送朋友,不一定非要来学校上课。

七、举慈善的旗子,走市场的路子,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教育中来。

(一)举慈善的旗子:

1.大力宣传孝老爱亲。要把人口大国、发展中的大国变成爱心大国。可以考虑请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等单位,写写文章,搞些活动等,把慈善的方向引导到弱势群体中最大人群——老年人身上;中央、省市,组织部门、民政部门、中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协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可以考虑与有关单位(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基金会等)合作召开一些新闻发布会、研讨会,重点围绕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及其高速、加快的严重现实进行宣传和研讨;关注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不断增长和老年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营造慈善指向老年教育的浓厚氛围。

2.向一些大型慈善会、基金会、大财团等,主动致函,慈善招标。

(二)走市场的路子:

1.大力宣传“社会价值投资”。

2.请权威经济学家、知名人士,针对近年来中国投资方向的失误(缺理性思维、科学论证、宏观指导,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如:“购物中心”大大过剩)举办讲座(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或发表电视演说、撰写文章,引导投资面向老年教育的正确方向。

3.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开列老年教育办学需求和合理配置计划,供资金雄厚的企业参考、选择。

4.发动“众筹”,发展老年教育。

八、从分解功能入手,减轻老年大学的负担。

把老年大学的交友功能移交给老年人日间活动中心;把老年大学的娱乐功能转给棋牌室、卡拉OK厅……让一部分单纯寻找精神寄托、消磨时光的老年人从老年大学分流出去,腾出一部分座位来。如上海市,2016年就在全市新增了长者照护之家5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1家,综合协作解决老年人的学习问题。

九、从不同年龄区别对待和引导入手。

对于65岁以下的老年人,重点进行技能性教育;65~70岁的老年人,进行一些娱乐性的培训,比如唱歌、跳舞等;70岁以上的老年人,引导他们或融入社会,或回归家庭,不让其感到孤单就行。

十、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兴趣爱好等细分,创造老年人不同类型的教育学习方式。

现在老年大学中,女性比例偏高,特别是紧俏课程,如唱歌跳舞,女性学员尤多。建议中国妇联可以多创办一些专供老年女同志学习、健身、娱乐的社团会所;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基本满足本单位老年人学习的要求,不去社会办的老年大学挤占学位;社会音体美等机构、协会、学校,创办一些收费低廉的培训班、业余表演团队、沙龙等,共同为满足老年人的学习欲望、精神需求而分流。如中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有50多个,其中中国作家协会可以办写作班;中国戏剧家协会可以办各种戏曲班;中国音乐家协会可以办老年声乐唱歌班;中国舞蹈家协会可以办各种舞蹈班;中国摄影家协会可以办摄影班;中国美术家协会可以办各种绘画班;中国书法家协会可以办各种书法班……面向老年人开放,多方面满足其学习需求。当然还需要有专人制定教学计划,统筹合理安排。会员讲课可以义务,也可以低报酬。这些班都是高水平的班,应该更受欢迎。

十一、向国外学习。

(一)所有的大学都没有年龄限制,只要符合申请资格,通过健康检查的都可以进去就读。

(二)大学开办短期课程,也都没有什么年龄限制,只要符合申请资格,通过健康检查者均可以进校就读。

(三)部分大学只要空间允许,就欢迎老年人去听课学习、旁听,计算学分和授予学位。

(四)动员医院,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学会,基金会主办短期的学习班或老年游学营。年满55岁即可,15~40人一组,1~3周为周期,以人文学科为主,包括远足、单车旅行、文化游览;采取教师指导、专家授课的方式,没有评分。

(五)创办老年人专用网络,专供5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

(六)创办Shepherd中心——基于社区的一种组织网络。帮助老年人以自己的技能和智慧为社区服务,让他们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猜你喜欢

慈善老年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题解教育『三问』
慈善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慈善义卖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