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线竹鼓壶》的形、意特征

2018-11-28平海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紫砂陶双线竹节

平海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是陶的古国,也是茶的故乡。宜兴紫砂器在茶、陶文化的交融中,经历千载的孕育和发展,积淀了中华民族的厚重文化,传扬了民间工艺的不朽灵性,造就了紫砂的传奇和东方的神话。人们在茗饮和把玩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愉悦和物质享受,因而,提炼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语。宜兴紫砂作为“朴素天下而莫能与之争美”的大俗大雅艺术,正沿着文化大道,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千年陶都,文化之邦,不仅人杰地灵,紫砂文化氛围浓厚,一把紫砂壶,凝练一座古城的新貌,更传递着文化的历史使命。

苏东坡有句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有竹即可知足,可见古代文人对竹的崇拜。“竹”在宜兴方言中,谐音“足”,《双线竹鼓壶》以“竹”为造型重点,壶中处处不离竹,“处处满足”。此壶寓意幸福的真谛,在于品位简单,懂得知足。

《双线竹鼓壶》三节竹枝作壶流,蓄势而出,引流向上,出水流畅如一泻千里。当小小的茶叶置身壶中,注入沸水,开始上下翻腾,慢慢散发出阵阵的清香,不只是茶香,似乎也闻到了竹的清香。细观壶把,我们像是看见了在被大雪压弯了的竹枝,弯而不折,折而不断,透视着为人的刚正。明太祖朱元璋曾给竹这样的刚正之誉:“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此壶精心雕刻,而壶身则光润疏朗;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形成张力,曲线代表柔软,直线代表刚硬,加上紫砂泥料的可塑性极佳,成型手法直接随意,整个壶体、流、钮、盖统一和谐,结合竹的清秀飘逸,令人赏心悦目。

《双线竹鼓》原矿大红袍朱泥

《双线竹鼓壶》,原矿大红袍朱泥全手工成形,做工周正,细节处理到位,竹节造型韧性十足,是不可多得的花货。此壶器形把握到位,造型精美,泥质晶润,做工细腻,造型挺拔,充分掌握了传统的《双线竹鼓壶》要点,捧壶在手如温玉在心,让人爱不释手。

《双线竹鼓壶》壶身为短柱形,以双线装饰,细腻齐整,端庄雅致,壶肩与壶腹显浑厚圆融,加底同样稳健。壶钮、壶流、壶把竹节造型,精准而传神,将竹节的力度与刚挺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韵味十足,整款壶出水畅快,器形稳健,围坐品茗,与友人共茶话乃是一大乐事。

《双线竹鼓壶》整个壶体的中心、重心及壶的底心落于一线,稳定而均衡;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形成完美的结合,而壶把与壶流相互呼应,匀称均衡;整个壶浑然天成,制作工艺精湛,既有艺术品的观赏性又不失壶的实用性。

自然之美,流露着清静与活泼,阳光与快乐的味道,自然尚有意趣,人间自有闲情。艺术工作者总是格外敏感而超前。竹趣壶营造了一种意境,就像一篇耐人寻味的文字,情境总是引人入胜。欣赏《双线竹鼓壶》,似乎亲临竹林深处,空气清新入喉,微风轻轻拂面,竹韵吟风,陶醉其中。自然中的竹,是上天对人类的恩惠,而笔者的《双线竹鼓壶》,更是艺术对你我的恩赐,让我们领略生活的美好,在忙碌中依然感知自然之韵,获得愉悦和放松。

《双线竹鼓壶》是用捏壶技艺制成的新品佳作。“竹”是紫砂艺术的传统的题材,以竹入壶,以竹饰壶在紫砂壶的历史上屡屡可见。整壶,壶型如鼓,饱满莹润,壶身高圆,精工细作,型正,稳重,性价比高,全手工制作,壶把和流有竹子的骨感。竹子没有牡丹的绚丽多彩,没有梅花的婀娜多姿,可它朴实无华的特征,让人看得心旷神怡。紫砂的细腻让一节节竹竿像用砂纸搓过似的光滑,曲中有直,直中带弯,最终一气呵成,好不清秀。

宜兴紫砂沉淀了千年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的精髓,细腻精致的陶土,可塑性极强,造型千变万化,种类多样,是传统工艺、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宜兴紫砂,因稀有的资源、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难得的艺术瑰宝。宜兴紫砂陶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它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紫砂以其不张扬,不浮华,沉稳内敛,真心实意的姿态征服了凡夫俗子,以这一独特的品性得到了更多爱壶人的爱屋及乌和不离不弃。作为紫砂工艺技术人员,在不断进取的同时,亦需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帮助,才会产生出更多完美的紫砂陶艺珍品,回报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让紫砂陶艺驰誉中外。

猜你喜欢

紫砂陶双线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学做“竹节人”
双线并行,交相辉映——2021年遵义市中考作文《灯火背后》升格举隅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
“竹节人”中说“趣味”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