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与“塑”的对话
——试论陶瓷艺术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技法

2018-11-28陈其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弥勒德化白瓷

陈其平

雕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中国的雕塑艺术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除原始石器外,从夏朝起到目前为止,按照遗存的资料和它的发展顺序的主要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殷商至战国(上古前期);2、两汉至晋(上古后期);3、南北朝至五代(中世纪前期);4、宋至清(中世纪后期)。遗存最著名的有: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秦代的大型陶兵马俑、铜车马和雕刻有龙、凤、`狩猎、农耕图案的空心陶砖;西汉的大型石雕(霍去病墓)以及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延年益寿”、“长生无极”等吉祥语的瓦当;东汉的墓石壁雕;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石窟造像;唐代的“唐三彩”陶塑;宋代起的瓷塑。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最基本的形式有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

圆雕——不附着任何背景,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雕塑。手法与形式多种多样,分写实与装饰两大类。圆雕的题材多为人物、动物等。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形象的背面附属在另一平面上,适宜于一个方向欣赏。既可同圆雕相结合,又适于制作装饰性雕塑。主要表现形式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浮雕适于表现比较热闹、复杂的场面,如山水风景、亭台楼阁、街市等。“在人的视点和浮雕面的关系上,中国浮雕创造了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们与西洋美术中焦点透视的原理不同,但在视觉上仍然是合理的,具有丰富和完美的艺术效果”。

透雕(也称镂雕)——界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有的

可供两面观赏,因此在门、窗、玄关、床、椅、栏杆上使用最多。

陶瓷雕塑虽然只是雕塑艺术的后来者,但也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隋代就有狮、象大兽进献皇宫。两宋时期吸收陶 、陶马、石刻、泥塑等雕塑艺术提高技艺。明代出现许多精雕细刻的瓷佛像,颇负盛名。清代的镂空转心瓶,公道杯等都是著名的瓷雕产品”。烧制雕塑瓷最著名的窑口有两个,一个是江西的景德镇窑,一个是福建的德化窑。景德镇窑和德化窑雕塑瓷的最大区别是一个加彩,一个为纯白素瓷。而德化窑历来以纯白素瓷著称。

德化白瓷始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德化窑在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元、明时期逐渐发展为白瓷。德化白瓷在中外书箱中都有记载,日本上田恭辅在《支那陶器时代的研究》中载:“德化窑在明朝时代的产品白釉瓷,确定是白瓷中的白眉,甚至胜于白玉。……德化白瓷的艺术性瓷塑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技巧。特别是观音塑像最为出色。”英国波西尔在《中国艺术》中载:“福建德化窑……其窑之特品为白瓷,昔日法人呼之为:‘不兰克蒂支那’(中国之白也),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吴仁敬、辛安潮在《中国瓷器史》中载:(德化窑)“以善制佛像著名……明季由宁波流入日本,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足见其精美矣”。那些书中提及的瓷塑、观音塑像、佛像制品之最著名的制作人是明代的何朝宗。何朝宗因技艺精湛,且所雕塑的人物惟妙惟肖而深得世人喜爱,其作品被世人视为珍宝,这在清乾隆时期的《泉州府志》中有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瓷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

何朝宗“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这些泥塑有的保

留至清末和民国时代。其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何朝宗塑造得最多的是观音和达摩,其观音像有大小、坐立及旁有童男童女等多种形式,而达摩像仅有坐立两种形式。他的传世作品《渡海观音像》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互置袖中,赤足,立于水波莲花上。衣褶线条柔润,头发丝丝毕现,刻画精细。《渡海达摩》秃头长耳,双眉紧锁,双目有神,脸部流露出缄默沉思的表情。达摩身着通肩袈裟,袒胸,袖手合拱于胸腹间,赤足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宛如乘风破浪飘洋过海。这两件作品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

我出生于德化,何朝宗先生对德化陶瓷雕塑作出的贡献自幼悉听,被其精湛的技术深深地折服,潜移默化间立志长大成为优秀的陶瓷雕塑艺术家。现如今,我真的成为了陶瓷雕塑艺术队伍里的一员,因为对何朝宗先生的崇拜,自入行之日起一直都在仿效其作品。

德化雕塑瓷的传统装饰饰技法以刻划、压印、堆贴、镂空、雕塑为主:

刻划(又称线刻)——是以凹下去的阴线和凸起来的阳线作为雕塑造型手段的技法。大多表现装饰性图案。

印花——用刻有纹样的模具与坯体一次性印压而成,脱模后,再对坯体进行修整,粘合成器物。印花纹饰有阳印和阴印两类,以阳印纹饰为主。

堆贴(又称塑贴、堆雕、堆塑)——是将印出或塑出的立体状纹饰贴附在陶瓷的坯胎上,然后罩釉烧制而成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装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极感强。

镂空(亦称为透雕)——先在坯体上绘好图案,再用工具将图案中需通透的部分雕透。此技法多用于熏炉、香炉、笔筒、花瓶等器物上。

雕塑(雕、刻、塑三种技法的总称)——是一种塑造立体器的技法。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塑堆增可塑性物质材料来达到艺

术创造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这此技法对我来说已烂熟于胸,并能灵活运用,不仅如此,我在运用这些技法时没有局限于承袭,而是有所创新。

我的雕塑作品也以佛像为主,有观音、达摩、弥勒等。我自创的《五子闹弥勒》,以佛教文化中的“弥勒菩萨”为原型塑造。“弥勒菩萨”“大腹便便、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得世人喜爱,其“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处世态度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

《五子闹弥勒》取材于中国汉传佛教的民间传说——五子代表民间五种人物:好财、好色、好名、好食、好睡,他们想拉拢戏弄弥勒菩萨,但弥勒菩萨不为之所动。意为佛菩萨心静如水,不为欲所动。

佛之纯净的品格以德化纯净洁白的瓷质极度相符。德化传统佛塑都以纯白素瓷表现佛,原因也在于此。

我塑佛像没有局限于小器,而已创大尺寸的大器。大型雕塑与小型雕塑相比,难度要大些,无论在塑形、雕刻、烧制等诸方面都有许多工艺难点,但我以前辈“不畏难,只求精”的精神为座右铭,努力探索攻克难关,现在技艺已成熟。

我深知,承传统,只是将传统发扬光大,要想让当今的德化陶瓷雕塑比传统更优秀,需要后来人不断创新,当然创新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我执着陶瓷雕塑艺术,愿为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更加辉煌奉献毕生的精力。

猜你喜欢

弥勒德化白瓷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基于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研究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弥勒市总工会:抓紧抓实城镇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莫高窟西夏洞窟壁画弥勒经变考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