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初探

2018-11-28曾绍俊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礼仪文明游戏

曾绍俊

(成都市青白江区巨人树幼儿园(南区),四川 成都 610300)

古人云“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浅,国无礼则不宁”。可见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礼仪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给予的更多关注,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现在的孩子在礼仪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懂得礼仪、不关心别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们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上还不明确什么才是有礼举止,在参与集体活动、社交活动时还不懂得以礼相待。

俗话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品质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一时机,就像我们在织毛衣时丢掉了一针,既便是发现了,日后再补也总有补过的痕迹,如果没有发现,丢掉的这一针将来可能会使这件毛衣形成一个大洞。毛衣丢掉一针可以拆掉重织,而孩子的成长可以重来吗?因此,在幼儿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为什么这样说呢?经调研结果显示:人与人之间说“对不起”“请”等礼貌用语,这些看似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导致我国每年因琐事纠纷而发生近六十万起刑事案件,占全国每年刑事发案总量的85%。也就是说现在的青少年,成人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们学会尊重别人,没有教他们做错事要说对不起,没有人教他们在别人做错事时要学会宽容,结果每年都有近百万人因此被关进牢房,被判几年,几十年甚至被执行死刑。同样有近百万人被伤害,有的甚至致残,乃至死亡。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我们今天要做的不敢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但我们能保证每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会去伤害别人,不会被伤害,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优秀人才,但我们能保证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会被他人尊重。

如何来对我班5岁左右的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呢?在实践中,我们结合我园课题《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以下途径对我班幼儿进行了礼仪养成教育的尝试。

一、重视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氛围

创立一个整洁、优美、和谐、文明的氛围,运用良好的环境陶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班级群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我园大型礼仪环境创设就是利用一颗礼仪树营造礼仪文化。在树上挂礼貌用语标语,时时提醒孩子们用文明礼貌的用语与他人交流;礼仪儿歌和礼仪故事图片,为家长们接送孩子时提供了丰富的礼仪教育的素材;在楼道旁设计了一些礼仪标记,提醒孩子们走路要轻,行走靠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楼道两边墙上张贴图片:小小话语“我来帮助你!”“我跟你做好朋友!”“您先请!”“谢谢你!”……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体验美好,感受了礼仪之道。

二、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切入口学习礼仪知识与要求

将幼儿礼仪教育纳人幼儿教育课程中,是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们知、情、意、行的过程,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教孩子们学会认知应该在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认知领域中大胆尝试。教师或是利用礼仪小故事、礼仪儿歌或是将礼仪行为编成一定的情景进行表演,或是进行示范演示,或是采用行为辨析、看图排序等方法对幼儿直接进行礼仪教育,幼儿既喜欢又易接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可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如:故事《白雪公主》、《团结果》、《孔融让梨》、《萝卜回来了》等等,通过这些故事学习判断美丑、善恶、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礼仪认知水平。文明还选择了一系列古典文学作品对孩子们进行礼仪方面的熏陶,学唐诗、读《三字经》、念《弟子规》等。通过开展古典文学礼仪教育,有效帮助幼儿从小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道德情操,也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班组织“今天我做值日生”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体验为集体服务的系列活动,懂得“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道理。集中教育活动《好朋友》使孩子们懂得同伴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情景游戏《小熊请客》使孩子们懂得怎样有礼貌地待人接物。

三、用实践活动巩固规范幼儿礼仪行为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

(一)“文明小天使”行动。

文明礼仪贵在行动,光说不做会导致礼仪行为流于表面,只有按照规则行动起来,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在长期坚持下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为此,幼儿园采取让每班幼儿轮流上岗担任“文明小天使”,让幼儿体验在幼儿园门口,以饱满热情的态度和有礼貌的问候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把自己最文明、最彬彬有理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有礼貌地迎接每一个人,把微笑、快乐和文明传递给每一个人,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人与人之间要以礼相待、热情迎接、懂得尊重他人。

.在班级设置了“每周文明礼之星”、“争做文明值日生”评比活动; “小鬼当家”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孩子学习礼仪以及长期坚持文明行为的兴趣。

(二)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纲要》中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文明礼仪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因此,在幼儿园,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早上来园时,老师主动地和幼儿、家长打招呼,道一声:“××早上好!”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能跟你一起玩吗?”或说:“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文明交往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学习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把礼仪养成教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机随时进行。在游戏、入园、进餐、入厕、午睡、户外活动、教育活动、过渡环节等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制定各项行为规则。如进餐做到文明用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养成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

(三)游戏中锤炼认知交往礼仪。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礼仪知识渗透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习得。

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大班的礼仪教学活动内容应侧向于以社会交往礼仪为主,为了能让幼儿体现和巩固所学到的礼仪行为,教师应积极创设角色扮演游戏区,通过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不同社会角色而实现角色转换,在角色交往中习得礼仪言行,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礼仪习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和创设适应的环境,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体验各种角色的对话、动作、心理,既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也增进了幼儿的交往,满足了幼儿模仿、扮演的心理。我们每天早晨入园都安排有固定的游戏时间。孩子们可以用自己选择区角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和作业活动,在这期间孩子们三三两两,互相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区角游戏。两位老师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指导孩子们学习用文明的方式与同伴共同游戏和学习。

(四)组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如:“我是文明小乘客”、“学做礼仪宝宝”、“小手牵大手”等。开展“小手牵大手”系列礼仪活动,让孩子们将学到的礼仪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人。我班将在我区樱花节时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一边看樱花、观春色,一边查找陋习,并提醒同伴、游客改掉不文明行为。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以“亲近自然,保护环境”为理念的环保活动和亲子游戏。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小手牵大手,大家找陋习;小手牵大手,共养好习惯;小手牵大手,寻找新风尚等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提升文明素养,共同争创雏鹰礼仪奖章。

通过组织一系列社会礼仪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的行为实践、情感体验、礼仪行为不断的得以巩固。

四、整合家庭礼仪教育的力量

家庭是幼儿培养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是塑造幼儿习惯的又一环节,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配合和补充,是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父母的言行和家风对子女的影响及其深刻。所以,幼儿园应力求建立与家长的互动关系,在每一位家庭的配合下使得幼儿礼仪教育工作协调一致。

家庭礼仪教育立足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方式出发,着眼于从小事、身边、现在做起,突出人际关系中的尊爱、友好、平等原则,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能利用环境与日常良好的礼仪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培养幼儿的礼仪修养。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发家长们参与礼仪论坛,交流自己的家庭礼仪育儿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小故事来讲述着家长们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心得体会。

经过一学期的礼仪熏陶和培养,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在道德行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进步。但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集腋成裘。特别是对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行不通的。需要老师们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探究,不断去寻找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更科学、更规范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礼仪文明游戏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文明歌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