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树莓果实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2018-11-28张志敏刘针杏
张志敏,朱 祥,刘针杏
(1.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树莓(Rubus parvifolius L.)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半灌木植物,在我国野生资源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适应性特别强,常见于路旁、向阳山坡及灌草丛中[1-2]。树莓药用价值很高,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散节止痛等疗效[3-4]。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有机酸、无机盐,以及能清除人体有害自由基的抗氧化、抗癌物质,如花青素、黄酮、鞣花酸等[5-9],是一种新兴第三代小浆果,栽培前景广阔。
树莓栽培历史悠久,已有300余年,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种植树莓,主要分布在美国、波兰、智利、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和德国等国,常见的优良栽培品种有80多个[10]。我国树莓栽培和育种工作都比较滞后,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面积栽培。没有本土的优良品种,一般从国外引进。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是树莓引种栽培中重要的参考指标,对梵净山野生树莓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酚类物质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的优良品系(种)进行引种栽培,为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2018年在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进行。根据野生树莓叶、花、果实及物候期,综合鉴别出4个野生树莓品系[1-2,11],以同年生优良品种“Festival”为对比参照。不同野生树莓品系于2016年3-4月选生长健壮并且一致的植株连根带土挖掘移栽到平地处(海拔400 m左右),同一品系种植在一个小区内,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后植株统一进行常规的水、肥管理。
1.2 试验地概况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峰凤凰山为2 570.5 m,全区总面积约600 km2,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年均降水量1 100~2 600 mm,处于东经 108°35'55''~108°48'30'',北纬 27°46'50''~28°1'30'',与江口县、印江县、松桃县交界;年均温度6~17℃,相对湿度年均80%以上,积温1 500~5 500℃。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
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1) 总酚测定。总酚含量的测定参照Folin-Ciocalteu(FC)[12]的方法有改动;没食子酸(Gallic acid)作为标准物,于波长765 nm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isher Scientific,Ottawa,ON) 测定吸光度,如果样品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最高点(1 mg/mL),用50%的甲醇稀释样品,以每克鲜食中没食子酸的等价物(Gallic Acid Equivalent)表示总酚含量(GAEμg/g冷冻果实)。
(2) 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 测定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根据Benzie and Strain[13]描述且稍微改动,于波长593 nm处测定吸光度。总抗氧化能力以每克新鲜果实中Fe2+的等价物表示(FeSO4·7H2Oμg/g鲜重)。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软件GML过程进行差异显著分析,图表使用Origin 8.5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树莓果实中总酚含量的分析
由图1可知,野生树莓品系1、品系2、品系3和品系4的果实总酚含量分别为2 563,2 891,1 982,3 567μg/g,对照品种(CK,Festival)为2 478μg/g;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4个野生树莓品系果实中相互之间总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除品系1与品系2外,品系4、品系3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品系4的总酚含量高出CK 1 089μg/g,品系3低于CK 496μg/g;品系1和品系2与CK之间无明显的差别 (p>0.05)。
野生树莓果实中总酚含量的比较分析见图1。
图1 野生树莓果实中总酚含量的比较分析
2.2 野生树莓果实中抗氧化能力分析
不同野生树莓果实中抗氧化能力分析见图2。
野生树莓品系1、品系2、品系3和品系4的果实抗氧化能力分别为4 429,3 980,3 245,5 234μg/g,对照品种(CK,Festival)为4 210μg/g(由表2知);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4个野生树莓品系果实中相互之间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除品系1与品系2外;品系4、品系3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品系4总酚含量高出CK 1 024μg/g,品系3低于CK 965μg/g;品系1和品系2与CK之间无明显的差别(p>0.05)。
图2 不同野生树莓果实中抗氧化能力分析
2.3 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酚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见表1。
表1 总酚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知,总酚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913,表现出极度相关性。
3 结论
(1)4个野生树莓品系果实中酚类含量差异比较大,其中品系4酚类物质含量最高,高于优良品种Festival,并且差异显著;其次是品系2、品系1,与优良品种Festival无明显的差异性;品系3的酚类物质含量最低,明显低于优良品种Festival。
(2)4个野生树莓品系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含量差异比较大。其中,品系4抗氧化能力最强,高于优良品种Festival,并且差异显著;其次是品系2、品系1,与优良品种Festival无明显的差异性;品系3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最弱,明显低于优良品种Festival。
(3)野生树莓果实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之间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
另外,该研究只对野生树莓引种后果实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出的结论只能作为初步的参考,生产中引种栽培还要对品系其他的农艺性状(物候期、抗寒性、抗涝性)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