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品教学效果提升思考

2018-11-28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品营造教学效果

谢 伟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大嵩小学,浙江宁波 315100)

引 言

思品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它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培养平台。由于思品的学科特点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小学思品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理念滞后等。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一学科的教学效果。思品教学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小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我们一定要做好思品教学工作[1]。基于这种情况,要对目前小学思品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把握,设计更好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小学思品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小学思品教学问题分析

小学思品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自小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对小学思品课程的重要性,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家庭,在认识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存在各种问题,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拖累,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小学思品学科非常抽象,很多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很大,这也意味着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下降。从目前小学思品教学方法来看,突出的问题在于教学方法保守、僵化、低效,教师在思品教学方面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一言堂”,结果可能就是教师很累,但效果并不好。毕竟小学生无论是专注力还是理解能力,很难较好地消化、理解教师照本宣科的很多内容。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小学思品教学没有引入更加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如陶冶法、示范法、明理法等,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小学思品教学方法之所以单一,既与教师教学思想保守有关,难以做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与学校条件较差,不具备思品教学方法创新的条件有关。

2.教学情境营造不力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思品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但是从目前小学思品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并不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没有充分地意识到教学情境在思品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做到根据教学内容来打造理想的教学情境,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举例来说,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没有做到借助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探讨,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而言,进行爱国教育、助人为乐等思品内容的讲授时,教师没有做到结合所教内容来进行相应教学情境的设计。当然,思品教学情境营造不力与思品教师能力不足也有很大关系。一些思品教师在教学情境营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限制了教学情境的营造。

3.教学形式局限于课堂

思品教学本身具有开放性,如果教学局限于课堂之上,就很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下降。目前在小学思品教学方面,就存在教学开放性不足的问题,即思品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思品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对学生来说,主要就是理论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之外没有思品方面的教育,例如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忽视学生的思品状况。学生也没有走出课堂进行实践体验的机会,而“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实践机会,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小学思品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小学思品教学效果提升并不容易,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课程理解把握能力要求很高,基于上文提到的思品教学具体问题,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思品教学效果。

1.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思品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固有的照本宣科的思品教学模式效果不明显。诸如探究学习法、小组学习法、任务导向法、角色模拟法等,都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所提到的不同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其共同点就是实践性、互动性、趣味性等更强,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比较契合。举例而言,在小组学习法的应用方面,要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学生分组,布置学习任务,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掌握思品教学的不同方法,能够将这些方法灵活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2.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情境营造方面,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工具,借助故事、音乐、图片等引入思品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举例而言,小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那么就可以结合思品教学内容,将各种道理渗透到生动的故事中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专心地去听,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思品教师来说,教学情境的营造难度很大,这意味着思品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喜好以及学习特点,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一些小视频,利用各种实物来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氛围,形成一个更好的教学情境。

3.走出课堂,体验生活

小学思品教育需要立足于课堂,但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要让小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践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举例来说,可以在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结合思品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到敬老院进行慰问,开展一些爱心捐助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让小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一方面形成乐于助人、帮助他人的良好行为;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得学生更具爱心,有慈善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当然,实践体验活动仅仅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思品实践活动的开展方面,一定要注意做到道德宣讲,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同时给学生讲授道理,让学生写一写感悟,这样才能让思品实践教学活动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结 语

总而言之,目前小学思品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学者需要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同时要在思品教学方面进行不断探索,这样才能够推动这一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在小学思品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中,一定要做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情境营造、走出课堂实践等方面的兼顾,确保上述措施的综合协调、相互搭配。小学思品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思品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地提升思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亚平.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30):75.

猜你喜欢

思品营造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班里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