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2018-11-28侯少华
侯少华
(广东省东源中学,广东河源 517500)
引 言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学科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近年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被纳入历史课堂之中[1]。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设定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环节。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1.时空观念
历史的本质就是时空的变迁,为了明确过去的时间里具体的人和发生的事,必须将这种转变放在现实的时间框架之中,时间观念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前提。然而,时间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依附于空间,并通过空间表现出来[2]。所以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构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只有具备时空观念才能正确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2.史料证实
高中历史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就是学会史料证实,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证据在历史论证中的价值,学会运用思辨的方式思考历史问题,知道根据不同的历史事件来搜集相关的材料。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根据,只有通过对史料的认识、分析、比较、辨别才能将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资料作为基本依据,从中提出有用的信息,正确认识历史。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历史理解就是对史实的叙述需要理解事件的意义,增加对史实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讲述的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可以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需要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更好地理解历史中发生该事件的意义。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表现为以历史真实发生的事情为依据,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进行公平客观的理解和评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给出自己独到的评价和看法,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做出正确的分析。
5.历史价值观
通过高中历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凝练出历史中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能够分辨历史事件的真伪和善恶,学会分析事件是否正义、公平。这是学习历史重要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1.导学设疑
导学设疑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梳理,初步了解历史知识。“导学”应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设定,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可以继续推动其向前思考,帮助学生将课本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学案”。“学案”是由教师来编写的基础知识框架,由学生自主完成,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更深一步的研讨,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晦涩的历史知识进行解读[3]。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学习中,首先应该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让学生在时空观念上对事件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时空顺序来构建事件、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问题探究
历史问题的探究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史实本源的追溯、历史意义的研究、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推导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快速的信息提取能力、高度的概括解释能力等[4]。通过问题的探究来扩展已知问题的区域,引导学生合理思维,将问题转变成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学习的迁移。
在讲授《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时候,在学生完成学案,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应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问一些具有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采取“一国两制”的方法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为什么“一国两制”可以解决我国香港、澳门问题?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内政问题,为什么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法,目前不能解决台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这样的问题探究,能够让学生从历史理解的角度来对历史产生同情理解。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让他们可以设身处地地认识具体的历史事物,从理性角度理解历史,感受历史;也可以让学生在时空的框架下对历史上产生“一国两制”政策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情境体验
历史情境体验指的是通过虚拟历史情境,再现真实的历史,渲染气氛,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内化。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感受历史。比如在讲授《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时候,“一国两制”是解决国家统一的政策,可以在这个政策上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分角色扮演再现场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历史。在问题“为什么要实现统一”中,教师可以通过余光中的《乡愁》、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等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乡愁的主体,从而真实地感受历史。教师可以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影片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祖国统一的交接仪式的神圣感,让学生由内而外体会到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价值判断,感受历史事件的公平和正义,培养学生爱国的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课本教材内容的延伸、历史资料的补充,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扩展学生的视野。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有关台湾的问题,历史老师就可以加以补充,让学生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比如三国、隋朝、元朝历史时期和台湾相关的历史资料,郑成功和台湾,《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史料实证来了解历史,判断历史的真伪和价值,真正认识历史。
结 语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更高的视角来跨越时间、空间的束缚审视历史,才能对历史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历史的解释才会更有厚度。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告诉学生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历史可以教会我们什么?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历史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以核心素养为志向,以唯物史观去看待历史,并在教学中贯穿“三维教学目标”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1]田春苗,范英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三着力点——以“评价秦始皇”一课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01):42-46.
[2]刘芳,王辉,成学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历史命题例说[J].中国考试,2017,(04):34-43.
[3]胡利利.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科教导刊,2017,(05):119-120.
[4]姜洋.利用第一手史料培育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路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