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大考堂

2018-11-28韩宗英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拇指竹篮鸿沟

韩宗英/文

1.手的第二个指头为什么叫“食指”?( )

A.第二个指头可以切掉了吃 B.可以指点食物,试食物的冷热

2.“吉祥如意”中“如意”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

A.镇纸 B.挠痒

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4.下象棋的同学们都知道“楚河”和“汉界”,那你知道它们实际上在我国哪个省吗?( )

A.湖北 B.河南

5.“顶礼膜拜”中“顶礼”指的是:( )

A.礼帽 B.脚

6.某班有个女生诗写得很好,老师称赞她是“咏絮之才”,那么“咏絮之才”原本指的是谁呢?( )

A.谢道韫 B.李清照

7.“他把这件事分析得非常透彻,其见解可谓入木三分。”其中的“入木三分”最初是形容什么的?( )

A.书法 B.雕刻

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上喝木兰花上的露水,晚上吃秋菊的花儿的人是谁?( )

A.屈原 B.陶渊明

9.通常把物品称为“东西”,为何呢?( )

A.古时候没有南北 B.东西对应金木

10.我们要是穿汉服演出一个节目,那么应该怎样穿呢?( )

A.左襟压右襟 B.右襟压左襟

参考答案:1.B 2.B 3.B 4.B 5.B

6.A 7.A 8.A 9.B 10.A

答案解析:

1.大拇指是五个手指中最大的,所以叫大拇指;中指是五个手指中间的那根,所以叫中指;小拇指是五个手指中最小的,叫小拇指;比小拇指大一点儿的也是“无名小卒”,所以叫无名指。但是第二个指头为什么叫食指呢?因为中国古人就习惯用食指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和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所以就叫食指了。

2.“如意”是我国传统吉祥之物,它的头部的造型是灵芝状的云纹,衔接带手指的长柄。最早的如意,柄端是手指的形状,用来表示手不能达到的地方,但用它可以挠到,所以叫作“如意”,就是如人之意,俗称“不求人”,如今叫“痒痒挠”。

3.曹操、曹丕、曹植三人是三父子,他们是汉末三国时期人物,他们仨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开始填词呢。宋朝是词的兴盛期,苏洵是父亲;同学们应该最了解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他写的;苏辙是弟弟。这三人都能词能诗能文,被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三。

4.当年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最后双方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鸿沟现在在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现在那儿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

5.顶礼是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为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后形容对人崇拜崇敬到了极点。所以,礼是脚,不是礼帽哦。

6.谢道韫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东晋诗人,留下的作品很少,倒是有一个关于她的故事被人所熟知。故事里说她少年的时候把雪形容成“柳絮因风起”,后来人们就称女子的诗才为“咏絮才”。

7.“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和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据说,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让王羲之把一篇祭祀用的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因为字的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哪!”

8.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的句子。屈原在这里只是以早晚服用的干净芳香的物质,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并不是真这样吃!

9.“东西”这词的由来有好几个版本,我们今天先讲一个有趣的。宋代有位大师叫朱熹,有一天,他在街头遇上好朋友盛温和。朱熹望着盛温和手中的竹篮问:“你手提着竹篮子有什么用?”盛温和答:“装东西。”朱熹问:“不能叫装南北吗?”盛温和答:“不可以,东方属木,西方属金,竹篮子装得了金和木;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竹篮子怎么能装水和火?”后来就把买货物称作买东西了。

10.汉服是左襟压右襟,就是右襟在下,称作“右衽”;右襟压左襟,就是左襟在下,称作“左衽”。左衽是少数民族的穿法,死者穿法也是左衽。所以,我们演节目一定要右衽。

猜你喜欢

小拇指竹篮鸿沟
小竹篮里的秘密
彩色竹篮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动动手指能预防早生白发
鸿沟为界
动动手指能预防早生白发
如果没有了小拇指
我家小妹妹
假如没有了小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