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11-28王亚妹

广西农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加工业广西加工

王亚妹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 530007)

农产品加工业是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富民产业,是联结工农、沟通城乡、亦工亦农的三产融合产业,也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产业。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央及广西愈加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2017年,广西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了专门部署。本文以广西农产品加工业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提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旨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

1.1 农业产业规模大

广西是全国温、光、水资源配合得最好的地区之一,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15%左右,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海南省,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2017年,广西园林水果产量1701.3万吨,在全国排第4位。其中:柑橘、砂糖桔、芒果、百香果、罗汉果规模和竞争力居全国第一;糖料蔗产量居全国第一;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在全国排第8位;蚕茧产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木材年产量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45%,居全国第1位;有40多个县(市、区)先后获得“中国沙田柚之乡”、“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桂圆之乡”、“中国罗汉果之乡”、“中国芒果之乡”等命名。

1.2 农产品加工业有基础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广西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2017年,广西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900多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注册登记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5万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915亿元,在全国排名13位。广西拥有省(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35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58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崇左、来宾等为重点的蔗糖加工集聚区、北部湾粮油加工集聚区以及桂北果蔬加工、桂中南现代中药加工、桂东南畜禽产品加工、桂南水产品加工、桂西南香料加工、桂东南和桂西北林产品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

1.3 农产品品牌有竞争力

广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全国76个长寿县中,广西就占了近1/3,绿色、有机、生态、健康已成为广西农产品极为突出的标志和亮点。2017年,广西农产品类地理标志商标达到2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58个,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企业600多家。广西拥有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排全国第六,排西南、华南第一。广西的“百色芒果”和“桂平西山茶”,获中国政府与欧盟互认谈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广西的“灵山荔枝”、“隆安香蕉”、“武鸣沃柑”、“富川脐橙”、“荔浦芋头”、梧州“六堡茶”,以及永福的罗汉果、北海的红树林海鸭蛋、防城港的金花茶、柳州的螺蛳粉等农业品牌享誉国内外。

1.4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较高

2014年5月,广西提出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整合全区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一批要素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到2017年底,广西累计创建1730个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其中:已认定147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28个县级示范区、310个乡级示范区。这些示范区,把发展特色农业与加工、物流、旅游、休闲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拓展了农业功能,延长了产业链,很多示范区成了农产品加工区、农林业生态旅游区,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据统计,2017年,广西各示范区共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089家、冷链物流企业485家,累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91.6亿元;接待游客1.37亿人次,旅游总消费46.2亿元,其中门票收入5.78亿元。

1.5 对脱贫攻坚的贡献大

农产品加工业是个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各产业的关联度高,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强,对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意义重大,是促农增收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广西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约30万人,辐射带动农户约70多万户,促进农民年人均增收400多元。当前,广西上下正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各级各部门都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017年,广西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约1.39∶1,农产品加工整体转化率约为40%,远低于全国2.2∶1和65%的平均水平,与广西目前的农业生产规模不匹配;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少,产品结构不够合理;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果蔬、畜禽、水产品深加工率不到10%;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宁、桂林、玉林、柳州等市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河池市不到1.2 ∶1,百色市仅为 0.9 ∶1。

2.2 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广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总体规模小,真正与农户结成利益联结机制的企业不多,缺乏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机构组织农民专业化生产,带动能力弱。2017年,广西农产品加工企业4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仅占加工企业总数的5%左右,远低于全国16.7%的比例;农产品生产集中度不够,加工园区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转化增殖的幅度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吸收转化能力弱,缺少创新发展后劲。

2.3 生产要素制约依然突出

广西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和原料基地缺乏,加工专用原料种植仅占8%,加工企业自建基地拥有率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人工、水电、土地、设备等要素成本偏高,推高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本;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专业研究机构少,缺乏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专业性人才严重短缺;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模仿多、创新少,引进多、研发少,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尤为突出。

2.4 配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广西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滞后,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制约突出;缺少合理布局,冷库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区;农产品加工对外贸易、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缺乏;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3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机遇

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产品加工业带来历史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各级党委、政府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国家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三农”工作,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三农”工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三农”工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广西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破解农业瓶颈制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作用。

3.2 开放型经济快速推进为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发展空间

广西处在“一带一路”交汇对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和陆海统筹的重要节点、关键区域。随着“一带一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升级,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一批跨省合作园区的加快建设,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推进农业对外合作,扩大农产品出口,拓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空间。

3.3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农产品加工业创造巨大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农产品的消费逐步向营养、健康、安全、多样、方便、美味发展,由过去吃饱、吃好向多样化、便捷化和个性化需求转变,品牌化、高端化成为消费需求新的增长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可以推进广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健康、安全、多样、方便、美味等产品的生产,为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巨大市场。

3.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农产品加工业注入新动能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渗透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之与生态、健康、养老、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可以延长广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带动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及农户分享价值链增值收益,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4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广西提出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是:主要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68%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

4.1 以工业理念指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转变生产理念,改变以往“种田耕地求丰收”、“春播夏种秋收冬修”等传统农业发展思维,树立产业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的大农业观,坚持瞄准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以个性化、品质化、健康化为标准,想方设法指导农民种好品种、种出优质产品、种出市场、种出效益,增加农业的比较效益。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从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品牌建设、销售物流、新型业态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业态融合和转型升级,以系统思维和全产业链理念布局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开拓市场,做好产销对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和区外的各种农业展会等平台以及各种媒体、媒介,宣传推介广西的加工农产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4.2 立足地方特色抓好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通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等建设,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的原料基地,为企业提供质量安全的原料来源。以基础较好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核心,重点围绕甘蔗、粮食、果蔬、蚕茧、畜牧、水产及中药材等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新的农产品加工园,将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以及物流节点集中,打造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资产等入股企业,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方式把农民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结起来,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新机制,让农户分享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4.3 努力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做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加快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扶持建设适度规模的产地贮藏保鲜设施,推广蔬菜、果品、禽蛋、水产品等产地预冷技术,促进农产品低温贮藏、运输和销售,提升产地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减少产后损失。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积极采用现代精深加工技术生产多种类型加工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纵深发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成农产品多重转化增值。注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减 少损耗浪费,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降低产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4.4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培育成长计划,建议一批集原料基地建设、仓储物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加工企业。注重发展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全程信息化生产、品牌培育、资源深度开发等方式,促进种养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产业100强等行业龙头企业,聚焦重点产业,特别是要围绕我区甘蔗、桑蚕、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上下游,开展重点招商,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4.5 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加大品牌创建,指导企业积极创建一批知名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培育打造一批“桂系”加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规范品牌的使用,积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采用先进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全程化品控能力,确保加工农产品质量,夯实品牌基础。围绕养生保健等市场热点,开发一些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食品,不断放大品牌效益。对区域公共品牌统一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宣传,合力打造规模优势,放大品牌效应。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聘请代言,以及各种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传统、新兴媒体,扩大广西加工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4.6 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素支撑

强化资金支持,通过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招商引资、金融支持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农业信贷担保的方式,着力解决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强化科技创新,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企业发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企业职工以及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创新。

猜你喜欢

加工业广西加工
广西贵港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广西戏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农业部部署扎实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工业4.0背景下的机械加工业优化升级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