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
2018-11-28彭正海
彭正海 刘 雄
在双创背景下,如何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国民生产力成为当前社会各大高校工作的重点,全国各地兴起的大学生创业热潮中暴露出来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特点以及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特点进行双创工作将影响着我国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前景。
一.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背景
(一)良好的社会氛围改变传统思想
创业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很大的冒险性,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一直有着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士农工商的传统文化社会秩序,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商人在中国的卑微地位,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经济在经济命脉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社会经济的提升促进各个新兴行业的出现,并且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带动行业发展。大学生创业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未来创新创业活动必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在创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方向,并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的创业文化氛围,培育和营造更加有利的创业环境。
(二)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潜力巨大
中国当前众多的知名院校科研所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群体,在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聚集、高科技技术聚集地带,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创业驱动经济发展优化转型。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创新创业公司层出不穷,加上政府出台的创新创业鼓励政策,可谓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创业机会,只要抓住商机便可成功创业。基于我国经济的地域性差异,劳动力分布的不均匀,大量的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又为创业提供很多机会,创业者们便可在先进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策略的支持下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当前空前浓厚的创业社会氛围下,大学生创业活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已经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环境下,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为高校提供就业创业活动指导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明确指出,在现代高校教育中需要有效加强社会创业基地建设,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世界范围内,较早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创业型院校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带来了成功的例子,其中沃里克大学和百森商学院就是在办学的理念中融入了创业教育的思想,不断的为大学生营造适合创业的独特的小生态环境,从而在大学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沃里克大学成立与1965年,并在短短30年内成为世界的顶尖大学,这种跨越式发展源于其不寻常的战略选择,将学校办学理念融入创业家精神,走上了办工业和商业的特色学校之路。美国百森学院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最终跻身世界着名商学院,引导大学生创业,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探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们大学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同时,各级政府还积极引进外国创业教育项目,组织大量的学者专家对国外的创业教育、创业生态、创业过程进行研究并积极应用于指导当前的工作实践。教育部成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和咨询。同时大量的创业家也积极对创业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创业模式,并且从创业的过程分析出创业也有不同的形式。在浓厚的高校创业教育氛围下,大学生接受到了创业的相关基础知识,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二.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
在近几年创业热潮下,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创业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有积极创业的意向,渴望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学者曾晓玲、吴绯对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57.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创业,而且在这些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中,曾经有过实习经历或兼职经验的占85%;学者吴忠宁、汪保安对全国21所高校、60多个本科专业的4734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创业意向的占76.64%;在李国珍、宋波进行的针对武汉市大学生的调查中,在问及“大学四年里或毕业后有没有打算创业”时,60.4%的大学生表示创业的打算,并且有8.4%人已经有曾经创业的经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有创业意向,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有极大热情,不管是面临毕业还在在校学习,当今的大学生都早早地将创业问题纳入日常考虑的范围,积极主动的设计着自己的未来。
(二)大学生创业技术含量低
成功的创业者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所创企业的技术含量问题,因为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才能让创业企业有独特性、创新性和未来竞争力,同时也能够给新创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避免被他人模仿。但是由于大学生知识储备和在校学习专业的限制,大学生创业更多的选择的行业都是一些基础的低风险、门槛低、投资少的服务类行业。
学者刘凤清和乔芬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被问到如果创业会选择哪个领域时,15.5%的大学生选择软件等高科技行业,54.9%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易开业、风险较低的行业,16.5%的大学生选择跟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13.1%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很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也为了兼顾学业,降低风险选择在学校周边创业,根据自己的喜好开一个咖啡馆、零食店等,这样的创业方式大大的限制了创业的选择面。目前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文化传播、小型餐饮业、常规零售业等第三产业;进来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创业者也相对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无需产品研发、生产和维护的网站建设等领域,这些创业者虽然是在互联网行业,但是相对缺乏技术含量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再加上大学生创业者的眼光和格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这些行业容易起步,但是很难再后期做强做大,形成欧美一样的改变社会的大型创业企业。
同时由于大学省创业者的资金来源比较少,目前主要靠自筹和父母支持,因此缺乏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在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科研价值的创业项目上,大学生很难启动创业计划,如果申请银行贷款,需要有固定资产等作为抵押,大学生创业者往往没有工作经验和收入来源,很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创业资金,这些都大大的限制了大学生创业者的行业选择。总体上大学生创业多部分是基于大学强大的人流量和消费需求,做一些服务在校学生的行业为主,这些行业组织规模小,对资金和人员配置店铺大小的要求不高,虽然对比传统的商业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性,但是其整体的技术含量还是相当较低。
(三)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与全国上下浓厚的创业环境相对比的是一直居高不下的大学生创业失败率,2015年在首届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马云在谈及大学生创业时提出,一百个创业者里面能够活下来的只有一个,《中国青年报》2015年引用的数据表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2.4%。据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超过90%,青年创业项目失败80%以上,广东省的大学生成功率仅仅只有1%,全国各省中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率最高,差不多4%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但是世界平均创业成功率为10%,我国的创业成功率跟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第三方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影响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前三位的因素为:缺乏资金、缺乏管理经验、市场推广困难。由于很多大学生并且不真正了解市场,对市场的判断不准确,项目实施的方案脱离市场情况,仅靠创业的激情盲目创业,市场的变化瞬息莫测往往打的大学生创业者措手不及,这样导致创业者放弃经营计划使创业终止。很多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初期也能有相应的发展,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后期,大学生创业者往往不能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思考发展问题,面对风险投资人和融资机构的考察,大学生创业者通常会注重自己的技术创新,但是投资人更看重的是产品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及市场营销拓展方案。大学生创业者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关注点对立难以让投资机构对创业项目产生足够的兴趣,很多时候大学生创业者的营销方案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导致风险投资失败,从而创业失败。
(四)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是一个具有风险性和挑战性的事情,对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执行力、管理能力等都有很高要求,在我国大学生是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大学生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较少,对创业普遍缺乏信心。据调查数据显示,83.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成功创业的需求,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创业能力主要由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六个方面构成。获取知识不仅仅是大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创业更多的是需要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等。创新思维是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的思维活动,大学生创业者难以突破常规思维定势,不能敏锐的捕捉到市场的信息,因此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计划书十分幼稚,难以实施。当前高等院校教育中都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创业必须的能力培养欠缺,大学生创业者在获得市场信息后很难及时的捕获到行业的走向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信息处理能力不能够胜任创业的需求。对大学生来说,经营管理能力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的大学创业者自己都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一般,在创业这样高压力的项目执行中略显吃力。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思路分析
(一)改革创业教育,重点结合专业知识以及加强创业实践
基于受到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高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对书本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传授,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研探索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的创业认识不够,面对创业这样的综合性问题缺乏相应的能力,不能开展自己的创业活动。因此我们的创业教育应该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相关的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现状和未来他们讲面临的挑战,不仅要传授相应的创业基础知识,更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发相应的专业创业课程,让不同的学科的大学生能够有坚实的创业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结合相关专业前沿进行创新探索,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业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的创业项目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持久的发展潜力。
创业教育的形式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和讲座分享的阶段,应该增设更多的创业实践教育环节,让大学生在接受了书本知识后能够实际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创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沟通学校、政府部门、企业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源互动创业教育平台,让社会的创业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让大学生能够享受到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实践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
(二)加强创业基地、创业园的建设提供创业支持
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比赛、创业项目孵化、创业交流实践的综合平台,通过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园的建设能够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高校要有专门的创业基地建设资金,对有较大发展潜力和一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为相关大学生创业项目前期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营运成本,并且通过筛选多层次多领域的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让不同的创业项目相互碰撞不仅能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还能激发相应的创意增加创新活力。
大学生创业基地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其创业教育的作用,对创业园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化管理运行,对入园项目的评选和退出建立完善的机制,并且实施动态管理,不断的激发整个创业基地的发展潜力。同时也要积极的走出校园,让大学生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与社会接轨,将创业项目成功的孵化成成熟的企业。
(三)大学生创业过程指导与扶持
大学生创业扶持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高校进行阶段性的跟踪帮扶,创新创业教育内在体系的构建缺失目前还在制约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有相应的专家队伍能够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指导和帮扶,让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能力的专家精准化的供给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家精神,不仅需要在创业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其成功转化创业项目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公司,更需要不断的提升创业所学的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只有将创业精神的培养融入整个创业扶持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