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2018-11-28卢中林

文学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水潭阿里山神木

卢中林

一.教学目标:

品位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到黄山,我就想到了林语堂先生说过的两句话:“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按林先生的说法,黄山绝对是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篇美文。可谓是千峰竞秀,万壑峥嵘,风光如画,美不胜收。经常游山玩水,大家欣赏山水的水平肯定不同凡俗,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去欣赏中国当代作家吴功正先生案头的山水——《阿里山纪行》。

板书:阿里山纪行

(二)整体感知,理清行踪

1.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说说看,在欣赏完风景之后,作者对阿里山的风光总体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一齐回答。(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板书:美

2.在欣赏着美如画的自然风光时,作者沿路看到了哪些景点,欣赏到了哪些美景呢?在预习的时候你都圈出来了没有?圈好了的同学可以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客串一下导游。如果你就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当天的行程?请大家参照刚才圈出来的标明作者行踪和景点特点的语句,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可以小组合作讨论。然后选一个代表做导游。

该怎么给大家做导游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微课,这位导游给大家介绍武汉风光,大家来观摩一下。

……

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已经有同学在跃跃欲试了!谁来客串一下阿里山的导游?

(这位同学模仿得不错,有几分导游味儿,就是语句通顺一点,简洁一点就好了。谁再来试一试?)

示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我们将从松山机场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途中我们将看到阿里山浓稠的云海,历时3小时后我们会到达阿里山站,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走过一片林区,我们会看到一泓清澈漂亮的潭水——姊妹潭,接着要穿越一片静谧的原始森林,经过铺满厚密青苔的曲径幽路,再弯过一片无边无际的林海,最后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拔地参天的神木。

(三)品味语言,赏析美景

1.通过刚才的行程介绍,我们了解了吴先生一行将欣赏阿里山浓稠的云海,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林区,铺满青苔的曲径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最后参观神奇的神木。在参观神木之前,有哪些景观你特别喜欢?你的理由是什么?由这些景观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首先,老师来做一个示范。

示例:我喜欢阿里山的云雾。文中第二段描写云海虽然只有两句:“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浓稠”本是形容液体浓度高,粘稠。在这里形象地表现出云海遮天蔽日的厚度和水汽淋漓的感觉。 “漫”、“溢”两个动词,让我们想象到云海在千山万壑中奔涌,升腾,试想如果你此时坐在森林小火车中,会不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呢?

2.学生自主品读。(可以自主品读,也可以小组合作)

3.学生课堂交流。看到神木之前,有哪些景物你很喜欢?你的理由是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

(1)(我喜欢林中的水潭,因为这个潭特别地清澈)怎么写水潭的清澈?(两个比喻)同样是写水潭的清澈,两个比喻描写的角度其实是有远观和近看之别的。你看出来了吗?(作者说“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形象地写出了水潭的清澈透亮。这是远观的视觉效果。又说“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这句是近看,连山林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都特别清晰,可见水潭是多么清澈!)潭影空人心啊!

(2)(我喜欢未加开采的原始森林,因为它特别安静。)

从哪里看出林区特别安静?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复)有什么作用呢?(强调了林区的安静)

禅的世界:(宁静,质朴,本真)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明明写有声音嘛!为什么这样写呢?(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以有声写无声,反衬。)那么,作者一行人喜欢这个地方吗?从这一段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因为爱,所以要“深深的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爱屋及乌,这里是爱阿里山附带着爱这里的空气了!

找一位女同学把这一段轻轻地读一下好吗?

(3)(我喜欢山间的曲径幽路和那些青苔)

文中哪几句在写青苔?你最喜欢哪一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一句中“染”用得特别有意思,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好像一位画家的大手笔将曲径幽路抹绿。是不是可以想起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哪一个字?——“绿”。这两个字好有一比,特别有生气。漫步在一条绿色的曲径幽路上,是不是特别诗意,特别浪漫?

为什么要连用三个修饰语呢?就用“毛茸茸”的不行吗?“茸茸”指草出生细密柔嫩的样子;“毛毛”指鸟兽的毛柔软的样子;“濛濛”本指下微雨,这里写出了青苔细嫩、柔软和湿润的特点)三个都是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吗?换成“很嫩、很软、很湿”好不好?不同在哪里?——传递出作者对青苔的喜爱。

板书:音乐情韵我们找一位女同学把这一段读一读。读得不错,读出了音乐美情韵美。

(4)(我喜欢森林中的那些树,因为这些树又多、又高、又粗、又密)

这一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哪几个比喻?(一共6个:作者先用“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形象地写出了树的多,又连用三个喻体:“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写出了树的形态各异。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句用两个比喻写出了森林树木的整齐、肃穆、威严的特点,这两句不仅仅是比喻,还对偶,读来很有节奏感,朗朗上口。

如果我们把“孙武”、“秦皇”删去,喻体仍是军阵、兵马,读来有没有区别呢?(孙武、秦皇都是历史人物,加了之后似乎更能突出原始森林厚重的历史感和威武肃穆的特点)

在文章中加入历史元素,能使文章读来更厚重,更有文化气息,也更耐人寻味。大家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到同样具有文化气息的语句呢?比如引用古诗文等等。

“忽然间,我觉得……入云深处亦沾衣”,这句引用了唐人的诗句。这是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七绝《山中留客》中的最后一句。有同学知道这首诗吗?(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即使天气晴朗,因为空山幽谷,云雾缭绕,湿气浓重,你走入深山,也不免沾衣欲湿。

文中引用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为什么会想到这一句呢?(因为山林雾气很重,使他的衣服也“分明有点薄湿了。于是就想起了千年前古人所说的一句话,古人与现代人在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后,居然还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学生联想:

早春踏青,濛濛细雨中,草色若隐若现,你是不是会想到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看到初夏荷叶上的蜻蜓,是不是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比如看到枫叶红了,就会想起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看到一夜之间,大雪纷飞,我们会不会想起一首边塞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引用一些历史文化元素,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审美体验。写作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融入一点,让文章有一点文化气息。

板书:文化气息

这么有气势的一段描写我们应该请谁来读呢?全体男生一起来好不好?

(5)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令人向往的神木。(我喜欢神木,因为神木神奇。)

奇在何处?(奇在它香、高、粗、老)树有多高呢?大家快速估算一下:

58米有多高?如果一层楼3米的话,大约19层楼高。

胸径6.5米,那么周长大约多少米?(20米左右)若是一个人伸开双臂有1.5米,那么整整要14个人才能合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规模!

树有多大年龄?三千岁左右,三千年前,我国处于商周时代,算起来这棵神木比我们的大圣人孔子还年长500岁左右呢。

神木除了高大、古老,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呢?

更奇的是,即使遭到重创,被劈为三段,这棵树中的巨子还是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那种百折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正是神木丰富深邃的内涵。

——这么高大古老的神木,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坚韧顽强,又岂止是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这何尝不是台湾岛的标志和灵魂?又何尝不是我们泱泱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和灵魂?

全班齐读第九段。

大家读出了气势,一是我们理解了神木的精神内涵,更关键的是作者写出了这种气势和神韵,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写风景,也要注重形神兼备,写出精神内涵来。

板书:精神内涵

(四)小结:

看来,文章真的是案头之山水,可以供我们细细欣赏,把玩。前不久,有一句话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道出了无数人渴望行走大千世界的心声。同学们,如果有空闲,我们就去品一下大地上的文章;如果时间紧,我们就多读一下案头的山水。读书就是行路,行路也是读书。让我们将读书与行路结合起来,丰富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胸襟,陶冶我们的性情!

猜你喜欢

水潭阿里山神木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非公党建 不是“挂牌子、摆桌子”——神木非公企业这样寻求新优势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