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的诗意与失意

2018-11-28李春飞

名师在线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诗情诗意语文课堂

李春飞

(安徽省界首中学,安徽界首 236500)

引 言

适逢笔者阅读《故都的秋》,和学生说道:“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学生都很茫然: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当时笔者想,假如这个时候带学生来到槐树之下,让他们赤脚踩一踩,他们一定会有触动心灵的诗意体验。

一、理想中诗意的语文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诗意的课堂。在我们的理想中,语文大略是这样的:暮春时节,纵使不能细赏“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也可以来到郊外,“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炎夏来临,纵使不能畅游“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丽景,也可以来到水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秋时分,黄叶飘零,既可以吟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也可以唱一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寒冬季节,大雪之后,既可以遥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也可以寻赏“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二、现实中语文的失意

现实中的语文课堂,局促于狭小的教室中自然不必细说。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从未想过将语文课搬到室外,只是中规中矩固守教室,语文课中的诗意便渐行渐远[1]。新课改之后,“以学定教”成为当下教育界的潮流,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那么,我们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呢?他们忽略了诗情,不重视人文,甚至不需要博学,他们重视的是分数。仅此一项,就将语文的诗意“扫地出门”,难入“厅堂”。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关注考纲,关注考点,关注试卷,关注得分等,却单单忽略了诗情。另外,语文本身的模糊性、文意的多解性以及试卷的不规范、不严谨,又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常常维持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区间。这些都将语文挤进一个尴尬的角落,它只能独自失意。

三、语文走向失意的原因探析

面对失意的现实、尴尬的处境,众多学界专家、一线教师也在不断地追问探寻:为什么本该富有诗意的语文,会走向如此境地?细究起来,原因大略有如下几点。

(一)教师诗情的缺失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课堂状况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其担负的责任也不容推卸。要想让课堂丰富起来,充满诗意,首先需要教师内心充满诗情。教师有了诗情,才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感受诗情。目前,富有诗情的语文教师极少,却出现了许多着眼功利的解题型专家。这些教师认为,学生要考试,就应教给学生考试的方法;学生要成绩,就应教给学生解题的技巧。这样,真正有热情、有诗情的教师越来越少,关注考试关注成绩的教师却越来越多。

(二)社会取向的影响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生活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总会受到社会风尚的影响。当下,学生家长常常过多地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名校录取率,而对学校是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否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是否用心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终身发展等关注较少,甚至有家长坚决反对学校开设与高考没有直接联系的特色课程。诗意的语文课堂着眼于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这样的现实环境,造成了语文课程诗意的缺失。

(三)评价机制的单一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意识依然深埋在很多人心中。在实际操作中,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简单方便,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却牵涉方方面面,需要调整革新的内容太多,加之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内部评价机制往往较为单一,这一情况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成绩、升学率、名校录取率成为评价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名教师的最终,甚至唯一标准。

四、语文走出失意的途径探寻

现实的问题让我们焦灼彷徨,寻求破解之道成为当下之必须。基于以上原因的探析,我们看到,要让语文走出失意的窘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协调用力。

(一)为教师职业注入诗情

为教师职业注入诗情,一方面,要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在研习课程、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之外,留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有机会追寻诗意的生活,在业余时间充实自我,享受诗情;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鼓励引导,让教师们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拥有诗意情怀,将这份诗意情怀融入自己的事业之中。

(二)培养诗意的社会氛围

我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物质文明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在物质文明发达的同时,还应注意对精神文明的培养。人不单要追求物质生活,还应注意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同理,发达完善的社会,不仅要物质充裕,人们生活富足,更应当精神充裕、充满诗意。

(三)探究灵活的教学形式

教室是教学行为的主阵地,但教学绝不应当局限于教室一处。对语文课堂来说,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教室之外,搬到田间野地,让学生在对自然之美的体悟中丰盈内心,充溢诗情。纵使置身教室,我们也应当大胆创新,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让教室变为呈现诗意的空间。当然,这也需要主管部门制定更为合理的配套评价机制。

(四)让主管部门引领方向

教育主管部门是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也是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因此,主管部门在施政时应当多方开掘,引领方向。一方面要发挥智慧,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助推诗意课堂的成长;另一方面要找准方向,勇于放手,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结 语

语文是一门学科,它生存于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能脱离教育生态而存在。因此,我们应当群策群力,多方协调,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在此基础之上,让语文课堂的诗意扩展放大,进而更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诗情诗意语文课堂
诗意地栖居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冬日浪漫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